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惊爆!华裔作家杨恒均承认曾是中国间谍!

加新网CACnews.ca| 2020-10-21 08:44 |来自: 美国之音


资料照:澳大利亚华裔作家杨恒均

目前被中国以间谍罪关押的澳大利亚籍华裔作家杨恒均承认,他在1989年后为中国国安部工作长达十年,先后在香港和华盛顿工作,然后才移居澳大利亚。

路透社周三(10月21日)发表的一篇专访报道说,路透社记者亲眼看到杨恒均于2011年写给他过去的老师、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的一封信,而承认曾为国安部工作是这封信的内容之一。

尽管海外早已存在这方面的猜测和传言,但由杨恒均本人亲口承认还是首次被披露。

杨恒均今年55岁,曾经是一名支持民主的博主,拥有众多的粉丝,算是网络大V,被人称为“民主小贩”。

2019年1月,杨恒均从纽约回中国,在广州入境时被捕。今年10月,中国检方向他提出的指控是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

杨恒均在被捕后曾经表示,他是无辜的,永远也不会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路透社说,冯崇义之所以现在公布这封信可能是一种预防措施,以防法庭在审判杨恒均的过程中散布有关他为另外一个国家做间谍的虚假信息。

路透社也承认目前尚没有办法通过独立渠道对有关情况加以确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0月12日证实杨恒均受到的指控是间谍罪,北京一家法院将在近期对这个案子进行审理。

澳大利亚外长佩恩上周表示,澳大利亚还没有看到任何支持杨恒均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

北京当局禁止杨恒均在北京的律师向外界谈论这个案子。

路透社说,该案突出了杨恒均支持者的说法,认为这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自2016年以来压制自由派声音的一个动作,也是澳中关系恶化的反映。

杨恒均第一次被捕是在2011年。当时,警方怀疑他参与煽动北京发生一场持续时间很短的“茉莉花革命”运动。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干预下,杨恒均三天后获释。

不过,在这封给冯崇义的信中,杨恒均否认自己参与了那次运动。他告诉警方,从1989年之后他就在为中国国安部工作。

信中还说,从1992年开始他在香港为国安部工作,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他又到了美国。

杨恒均在香港期间的掩护身份是做旅行社生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期间的身份是智库研究员。冯崇义说,信里面没有提到他在美国参与过哪些具体的活动。

杨恒均在2011年接受广州警方审讯时要求他们跟国安部联系,确认他的身份,但同时也表示他几年前就离开了国安部,所以他发表有关中国民主的文字并不需要得到批准。

信中说:“我的想法改变了,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爱国的方法,这就是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民主现代化,而不是当间谍。”

杨恒均在1999年举家移民澳大利亚的时候辞去了中国国安部的工作,并于2002年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冯崇义是杨恒均在悉尼科技大学的博士指导老师。

冯崇义认为,杨恒均去年从美国回中国在广州被捕的原因跟那个月兴起的全国打击“外国干预”活动有关。

路透社引用冯崇义的话说:“2019年,他被怀疑可能会组织颜色革命。”所谓颜色革命是指支持民主的抗议活动。

2019年,杨恒均在美国纽约居住,当时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在这期间,他还为需要购买美国产品的中国消费者提供网购服务。

冯崇义说,中国惩罚杨恒均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发表批评中国践踏人权和推动中国向民主过渡的言论。冯崇义自己也曾在2017年在广州遭到警方拘押。

杨恒均已经被中国关押了21个月。澳大利亚政府对他的状况非常关切。据报道,去年他几度被戴上手铐脚链,受到长时间的审讯,无法跟律师接触,也不能见到妻子。他的妻子袁晓靓只能通过澳大利亚领事给他捎去简单的问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加拿大惨了 50万人恐失业! 特朗普成立新部门 专掏外国腰包 25%关税要来真的!

加拿大 昨天 20:45

惊悚! 温哥华天车站外男子全身着火 烧成"人形火炬" 英勇律师挺身救人!

温哥华 昨天 20:44

特朗普再表态:我能胜选TikTok有功,我的体验非常好

国际 昨天 18:03

中国80后这代人 吃了多少“时代红利”?

中国 昨天 17:02

英国王室成员财富大揭秘 查尔斯居然不是最富的

国际 昨天 16:57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