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智能组织菲莎研究院(Fraser Institute)2013公布的卑诗中学排行榜上,头20名几乎都是私校,温哥华一共有八所学校登上前20名,其中只有两名公校。这个排行榜颇具争议,一些专家认为排行榜无法反映学生整体情况,公校为学生提供多元知识,私校则更看重学习成绩。不过家长们对此依然趋之若鹜,尤其是华裔,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早早就选好校区居住。
根据菲莎研究院的2011-2012排行榜,York House与Crofton House两所老牌私校,并列排行榜第一,素里的Southridge私校排名第三。鲜有公校挤进排行榜前列,只有两所公校例外:基隆那(Kelowna)的Okanagan Mission Secondary与温哥华大学山高中(University Hill Secondary)。
这个对卑诗284所中学排名的序列中,有26所中学在过去五年中进步最大,其中21所为公校,分布在菲莎谷、温哥华岛与卑诗内陆地区,只有一所在大温地区。
菲莎研究院学校表现研究部主任考利(Peter Cowley)表示:“我们的排行榜表明,卑诗学校在不断地进步,无论其在佐治亚王子镇(Prince George),还是南部的Grand Forks。”
学部委员:公校更培养学生能力
温哥华学校局学部委员黄伟伦认为,菲莎研究院的学校排名仅仅凭藉考试成绩,他认为(Fundamental Skills Assessment,简称FSA)成绩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许多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参加FSA考试,而且考试成绩也不是选自同一组学生,不同年级都有参加,因此不具备比较性。
他认为,公校为学生提供的是真实学习环境,周围是社区的孩子,大家在一起不仅学习学术知识,也了解社会技能、环境科学等多元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态度。
他相信,学生们可从公校环境中学到如何关心别人、如何回馈社区等,课程也更广泛多样,不把成绩看成是重点目标。黄伟伦认为,学校应培养一个人终身的技能,而不只是考试成绩而已,因此需要真正掌握这些技能与学习能力。他认为,私校则更看重学习成绩,要求学生学习特定的课程,最终拿到好成绩。
黄伟伦也因此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公校,认为孩子们能够在一个真实的、更开阔的环境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并掌握技能是更为理想的。
大学教授:排行榜仅表现考试成绩
西门菲沙大学(SFU)教育系副教授拉特克(Daniel Laitsch)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菲莎研究院的中学排名太狭窄,只是反映了学生们学习的部分课程与成绩,而且大学录取学生时,也不仅仅参考学生的成绩,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东西。
他举例,一个医生不能只根据病人的体温,来诊断病人的病情,同样,菲莎研究院的排行榜也无法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
他认为,此排行榜是将省考平均成绩,加上学校的平均考试成绩,总结在一起来排名的,学生在学校的实际表现具体如何,完全看不出来。
作为大学教授,拉特克表示:“我会仅仅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决定录取吗?不,绝对不!我要参考学生的经历、各方面能力等,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
他认为,学生的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学习成绩、义工活动、参与社区活动、语言与写作能力等等。他希望学生有一个喜欢的工作与奉献社会,而不是追求成为书呆子,成绩好,却缺乏其他方面能力与主动性。
公校生入读大学表现更好
卑诗大学(UBC)数学教授布鲁曼(George Bluman)告诉大纪元说,他在30多年的教学教学中发现:公校12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超过私校学生。公校学生第一年的物理与数学成绩,较私校学生要好,以后的差距还在拉大。
他表示:“菲莎研究院的排行榜有误导的作用,而学生家长为什么那么热衷私校,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去私校就显得与众不同。私校的环境更受限制,不像大学或工作单位,人们将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群。”
私校投资大 课程涉猎广
据CTV报导,西温的Mulgrave School ,校方认为学习中文有利于学生将来融入国际社会,故将普通话列为中学必修课,学费每年1.9万加元。
另外,在York House,学校聘请了一位微生物博士来给学生上科学课,效果是该女校有50%的学生进入科学系就读。
当然,要获得更多方面的教育,私校可能收费更多。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