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全球连线丨日本快速通关RCEP 借东风?

加新网CACnews.ca| 2021-4-30 14:39 |来自: 新华国际

日本国会参议院日前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于众议院此前已批准该协定,此举意味着日本正式完成RCEP批准程序。


2020年11月,15个RCEP成员国正式签署该协定。RCEP在6个东盟成员国和3个非东盟成员国获批准后,即可在这些批准的国家之间相互生效。目前,中国、新加坡和泰国已完成批准程序。


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15个RCEP成员国正式签署该协定。新华社发


在RCEP15国中,日本与东盟、澳大利亚均已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新西兰则通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建立了高水平的经济合作关系。加入RCEP可以使日本与中国、韩国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


对日本来说,中国和韩国分别是第一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尽快批准实施RCEP,将中日韩三国纳入同一自贸框架,对推动日本出口、拉升日本经济复苏有现实意义。


2020年11月10日,观众从第三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展台走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工业品品种来看,RCEP生效后,中国对日本工业品的关税取消率将从8%提高到86%,韩国有望从19%提高到92%,这将有助于促进日本出口。


日本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在亚洲配置了大量产业链,拥有广泛业务,RCEP将成为其强大东风。从品种看,日本约87%的面向中国市场的汽车部件将得以免税,从年出口额来看,约相当于5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09日元)规模。日本对韩国出口的化学制品、纤维制品与织物、棉织物等将获得免税。日本输韩化学制品的年出口规模约为1.1万亿日元。


日本政府此前发表RCEP经济效果估算报告说,由于中国及韩国均加入其中,RCEP的经济效果将超过日本迄今签署的所有贸易协定。RCEP最终有望使日本91.5%的工业品获得免税,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提高2.7%。按照2019财年的实际GDP计算,相当于拉动经济增长约15万亿日元。出口有望增长0.8%,投资增加0.7%,民间消费扩大1.8%,就业人数有望增加57万。


2021年4月23日,人们走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新华社发(克里斯托弗·朱 摄)


对比之前日本政府关于CPTPP的估算,有日本媒体评论,美国退出后的CPTPP对日本GDP的推升效果仅为1.5%,相当于推动经济增长约7.8万亿日元。相比之下,RCEP对日本经济的利好效果远超CPTPP。


三菱综合研究所的报告认为,与CPTPP相比,RCEP不仅经济规模更大,而且具有地理上的连续性。RCEP生效不仅带来关税下调,通过改善整个亚洲的市场准入,还有望促进贸易和投资,可能重构供应链,提高供应链效率。


2021年4月29日,人们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远望飞机。新华社发(克里斯托弗·朱 摄)


日本经济界人士认为,RCEP是捍卫自由贸易、应对保护主义的重要贸易安排,符合历史潮流。推动RCEP的批准与生效将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将对地区和世界的稳定繁荣产生积极影响。


-END-


记者:刘春燕


视频:郭威


剪辑:张天朗


编辑:徐超 樊宇 刘轶芳 金正 孙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9人丧命! 加拿大黑暗生意酿人间惨剧 每人$1000 带你去美丽新世界

加拿大 昨天 18:01

极端高温热死8人! 欧洲气温飙至46°C 埃菲尔铁塔晒到“弯曲” 城市电力瘫痪!

国际 昨天 18:01

注射新冠疫苗后 多人死亡伤残 联邦政府神操作被骂翻 “就是个骗局” !

加拿大 昨天 18:01

失控的充电宝,成了谁的摇钱树

中国 昨天 14:20

游泳时,千万不要穿白色和蓝色的泳衣,真的很危险!

生活 昨天 13:50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国际 昨天 13:41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