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专家指出,确诊新冠肺炎者,大脑也会遭受攻击,加速退化成为失智症。示意图,图中人物与新闻无关。本报数据照片 全球失智症人口增长,专家提醒,年轻型失智症相较老年型失智症,确诊新冠肺炎几率更高,若原先已轻度失智者,恐因长期新冠(long COVID)加速退化,提前进展到失智症。 台北荣总失智症治疗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宁16日出席台湾失智症联合学术研讨会,针对失智症诊断、治疗、预防,以及新冠肺炎对于失智症影响做分析。她表示,失智者确诊新冠几率较一般人高,在国外研究中,年轻型失智症相较老年型失智症,得到新冠肺炎危险性更高。 王培宁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引起中风、癫痫、肝肾功能等急性期问题,也引发长期新冠后遗症,尤其新冠病毒会攻击人体内ACE2受体,其受体在大脑中广泛分布,而导致大脑、认知功能受伤害,专家也警告,感染新冠肺炎恐提早失智、快速退化。 预防失智早期诊断很重要,王培宁说,并非所有失智症都属于阿兹海默症,诊断时除了看认知功能,也要通过生物标记来判定,近年生物标记的血液诊断更加精确,相较用传统免疫方式预测影响疾病的脑内类淀粉沉淀,正确率仅六成,若改以质谱分析,正确率可高达八成。 王培宁说,除了通过血液检测患者脑内类淀粉蛋白沉积外,也正发展更多生物标记种类,包括发炎、免疫、血管因子、突触功能等,若只用单生物标记,正确率仅八成,若用多生物标记,正确率可提高到八成,2021年发表一篇文章提到,失智症早期临床诊断中,若用生物标记加上危险因子,以及年龄、性别等,正确率可高达九成。 美国FDA今年通过可延缓阿兹海默症的新药“Aducanumab”,王培宁表示,新药虽可让大脑中类淀粉斑减少,但在临床试验上,受试者以高剂量、连续14个月情况下才有显着效果,忧心高剂量导致副作用,包括局部脑水肿、发炎、微出血反应等,且新药价格不菲。 王培宁表示,美国今年7月提出新药临床使用建议,用于轻度认知障碍到轻度阿兹海默早期患者,注射药物前须先做磁振造影(MRI)检查,确认脑内是否有病变,每月注射一次,每两个月增加剂量,预计半年左右调到最高剂量,配合药物注射,每三个月要做一次MRI检查,注意有无副作用产生。 早期诊断外,预防失智也很重要。王培宁表示,根据2017年研究,注意危险因子之下,失智症有三分之一可预防。2020年则提升到四成失智症可预防,可控制危险因子增加三项,包括注意中年时期头部伤害、减少饮酒伤害,以及老年后注意空气污染。 2017年研究中,特别点出“听力”为失智症危险因子。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11亿年轻人面临听力受损,恐增加失智、忧郁、跌倒几率,听力不好造成大脑负荷,认知问题也影响大脑结构,造成社交疏离感。2021年美国阿兹海默研究中心最新发表,戴助听器可减少三成几率进展为失智症,若本身已是失智者,戴助听器退化速度也变慢。 2020年最新失智症预防研究,提出“空气污染”危险因子,王培宁指出,近年空污问题影响失智症,以PM2.5影响最大,包括工厂、燃烧、油烟皆为PM2.5来源,不只影响肺部,也影响大脑健康。国外研究指出,空气污染严重区域,民众的认知功能较差,长期追踪后发现,认知退化也较快,呼吁民众面对失智症,需早期诊断、治疗,并注意预防。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