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其实早在去年10月底,就有网友发现,iPhone 13系列的「设置」内,没了「电话降噪」。 但那会儿是新机刚上市,大家也就把它当成了众多bug中的一员。只要等iOS后续更新修复就好了。 可是这等啊等,都到iOS 15.3内测了,「电话降噪」还没出来。这会就有人坐不住了,直接跑去问苹果官方。 可是好端端的一个功能,你删它干什么呢? 相比起吐槽,其实更多的网友更关心的,其实是往后的使用体验。 首先,机哥要说的是:这次取消的「电话降噪」,跟我们常规理解的「通话降噪」是不一样滴。 以保证通话时,能够有清晰的讲话声。 而这次取消的「电话降噪」,如果根据官网的描述,其实应该理解为:听筒降噪。 大家可以理解为,此时的听筒,就是一只降噪没那么好效果的AirPods Pro。 所以这个功能的取消,理论上说,我们会更容易被环境噪音吵到听电话。 这一次的评测相对简单,只需要一台有「电话降噪」的iPhone,和一台iPhone 13 Pro就好了。 根据场景以及环境音大小分级,机哥选择了餐厅、马路和地铁站三个场景进行测试。 餐厅 大家回想一下读书的时候,自习课上一旦有人窃窃私语,就会有种“嗡嗡嗡”的底噪音。这种底噪,就算是降噪耳机都不一定压得住。 测试中,机哥发现,当我和八弟都不说话,13 Pro确实有一种通透感,特别是旁边有人说话,这种通透感就稍微明显一点。 最后的测试结果如下: 总之,就算旁边的熊孩子再怎么嘻嘻哈哈,我们还是能听得清电话内容。熊孩子的声音也没没有被录进电话里。 测试完餐厅后,接下来难度升级—— 路边 但测试结果和餐厅差不多。虽然马路上车流涌动,各种声音是很嘈杂。但只要话筒对人声部分拿捏准了,双方其实都听得很清晰。 其实...已经完全分不清,噪音是从右耳进还是左耳进了。 虽然在餐厅里,好像感知到了听筒降噪的区别。但在马路这样恶劣的噪音环境里,听筒降噪真的没有发挥的余地。 大家还是乖乖的戴上耳机打电话吧。 地铁站 其实测完了马路,地铁内的情况基本就能推测出来了。但机哥觉着,总得来个更加极端的吧,所以还是拉着八弟来了。 地铁测试结果,和在马路的结果一模一样: 要知道地铁进站的呼啸声,可比路上的汽车要吵得多。机哥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担心的,是你的声音会不会被地铁声盖住。 所以机哥和八弟,可以下最终结论了:「电话降噪」,并没什么用。 并不—— 不过也还是有点意外收获吧:至少在三个场景里,话筒都没有混进什么声音,即便是地铁驶过,人声也非常清晰。 平常都是微信音频打的多。 注:这是iOS 15的功能。 只要通话双方都打开这功能,就能给对方一片清静的聊天环境。再配合上AirPods Pro降噪,体验属实不错。 为什么说“又”呢?那是因为已经发生好多次了—— 但虚化算法的加入,使得就算没有长焦镜头,也能拍出虚化和景深的效果。 (iPhone 12 mini 人像模式) 自从夜景模式加入后,咱们手机上的那个闪光灯,也就只能作为手电筒才有一席之地了。 (左:夜景模式 | 右:闪光灯) 以及可预见无线充电的发展,极有可能在未来将手机全面无线化。 但归根到这次听筒降噪的“阉割”,其究竟是硬件问题还是系统问题,咱们目前还拿不准。 至于是不是硬件层面的问题呢,咱们就在下半年的iPhone 14上,见分晓吧~ 图片来自网络 |
加拿大 昨天 16:51
中国 昨天 16:50
中国 昨天 16:50
国际 昨天 16:49
加拿大 昨天 16:49
华人 昨天 16:48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