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从美国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的《江城》,到90后美国人戴三才(ZakDychtwald)的《中国后浪》,近年来这些书的问世,反映了美国社会对中国青年一代的特别关注。 2019年7月25日,来自中、美分赛区选拔赛晋级决赛的中美75支团队、300余名中美青年创客,在北京参加“第六届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图/中新 中国新闻周刊:民调显示,29岁以下的美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比30~40岁、50~60岁年龄段的人,要高出20%~30%。美国90后、00后对中国好感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成:“好感度高出20%~30%”这个数据,由一些美国民调机构和我本人15年来分别做的几次调查问卷得出,而最近的数据也是“高出15%”,这个结果无疑是正确的。原因有这样几点: 第一,美国青年的冷战思维不像前几代人那么强,前几代美国人是在冷战时期的1980年代中叶长大,他们中有些人经历过古巴导弹危机等。第二,现在的美国青年比较自由开放。例如,参加2016年和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民主党参议院伯尼·桑德斯最多的支持者就是青年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青年受保守的极端宗教的影响比较小。第三,美国大学里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很高,这个比例在有些美国大学占到外国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三四十。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接触久了,就会发现他们跟自己有很多共同之处,美国青年通过对他们的中国同学的了解,加上接触到中国的功夫电影等文化、Tiktok等科技产品,对中国的陌生感消失了,而且并没有感觉到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 但我还想补充的是,和一般美国民众不同,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的年轻议员或对华事务的年轻官员,主要是80后,他们中很多人属于反华的鹰派。这是由于他们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目前美国的战略定位把当中国作为对手甚至敌人;二是研究中国的美国人,在读大学时,是在美国学界主导的定量研究中成长的,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误区。你要研究一个国家,首先要深刻了解它的人文地理、历史,你要居住那里、跟那里的人有交往,而不能仅仅靠数字和统计学来研究一个国家。 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你对中国90后和00后青年的研究,他们的物质消费观和价值观有何改变?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成:我给哈佛大学的90后学生讲课的时候说,“你们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的同龄人,可能和你们很像。”中国的青年人在物质消费观念和价值理念上,跟他们的父辈非常不同,这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中国青年是在富裕社会中长大的。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22.8倍,GDP增长了33.5倍。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二,90后和00后是在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接受教育的一代。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的毛入学率是9.76%,而到了2018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8%,全国近一半的年轻人可以读大学。第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潮,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2020年是62%左右。青年人成为城市化的生力军。第四,这一代青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独生子女一代,2010年,中国独生子女总数已达到1.5亿人。第五,数字原住民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基于血缘和地域的传统农业时代的社会关系被改变,青年一代带领他们的父辈进入数字时代。青年的公共社会交往中心从过去的大型公共空间,转移到某个主体为中心的小型私人空间、虚拟空间。 以上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当代青年的物质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必然发生革命性的根本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你的研究指出,今天的中国青年爱国而关注社会进步议题,美国青年是否也一样? 李成:中美青年一代都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与权利,这与中美两国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有关。在美国,年龄大的白人往往很保守,有种族歧视倾向。美国的黑人、亚裔等少数族裔对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敏感,这跟他们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地位密切相关,他们非常强调投票权,不得不发声,抗议针对他们的种族歧视甚至言行暴力。 中国正在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潮,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如果你是来自于农村,你一定会对城里人的各种歧视特别敏感。我们在讲青年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理论上是讲得通的,但在现实之中,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我们不要忘了,中国青年群体是很多元的。有些人完成了物质上的需求,但有一些人还没有实现这一点。特别是一些边缘化的青年人群。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青年,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人,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更加敏感。同时,在男女平等、同性恋、弱势群体权利、社会公正等议题上,青年一代与他们的上一代人相比,也要关心得多,更加勇于表达自我。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青年人关注社会进步议题、思想多元化,对未来世界格局来说都是好事。例如,现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遇阻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人类在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时,没有更多地积极参与,无法实现团结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中美两国青年未来合作的领域有哪些?如何推动中美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李成: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各国内部及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全球化“脱钩”现象,并导致激进的民粹主义、种族歧视、极端民族主义等情绪,这些情绪如今还在继续上升。而新冠疫情的持续加重,也进一步造成不同国家在数字经济、公共卫生包括疫苗的分发和网络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更大程度地加剧了不平等和分化。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更应该强调人心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夸大差异,需要更有同情心、同理心、更多换位思考,要相互尊重对方,而不是彼此妖魔化。 为此,中美首先要强调交流。教育交流和民间交往是中美关系重要的推动力。通过教育交流和民间交往,中美两国能够加强彼此了解,避免误解、误判,找到更多共同点。对于代表着未来的两国青年而言,能够在这些交流和交往中做得更多。 从历史上看,中美体育交流对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作用不容小觑。早在50年前,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已经为我们开创了先例。近的来说,2020年1月26日,美国职业篮球明星科比在飞机失事中去世。数据显示,当时中国搜索引擎百度上对科比的搜索量有700万次,是处于疫情之初的“新冠肺炎”搜索总和的6倍多。新浪微博上关于科比去世的搜索量高达10亿次,比当时处于第二位的“新冠病毒”的搜索量多了两倍多。由此可见,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这位美国篮球明星的尊重和喜爱,远超想象。 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科比的体育天赋,更因为科比在中国的影响力。科比和宋庆龄基金会合作,在中国设立了科比中国基金会,他向2008年汶川地震捐了很多钱。科比的小女儿会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令中国人感动。与此对应的是,美国民众也非常热爱中国篮球明星姚明。 中美青年的文化交流也能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打开中国对西方音乐之门的,是美国费城交响乐队的首次来华访问,促使中国一代青年人开始学习西方音乐——弹钢琴、拉小提琴。而现在很多世界著名的华人音乐家,包括钢琴家郎朗、大提琴家马友友等等,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些现象给我们的启迪是,民间交往、教育交流、文化交流、旅行业的促进,都能增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在以上这些领域,青年能够成为中美交流主要的推动力。 中国新闻周刊:对美国政策制定者需重视中国青年对美国的看法,你有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 李成:美国政策制定者脱离了中国青年人,或者将中国青年一代中的很多人推向反美的一方,这样的情况到底符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是不是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发展?这种政策的确值得反思。对此,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要先把美国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美国真正要影响中国的话,就不要用双重标准,把自己的事做好,比什么都重要。其次,美国政府要谴责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包括仇恨亚裔的言行和暴力。同时,FBI不能把“中国项目”用于种族定性,要取消阻碍和为难华人、华裔学者的政策。 此外,要加强和中国的民间交流,继续打开大门,欢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来美国大学学习交流,不要有各种限制,因为大学本身就是开放的。同时可以派更多的美国学生到中国去进行长期学习和交流。也要建立两国青年之间的各种对话机制,尤其是促进中美两国青年讨论气候变化、流行病或瘟疫、核武器控制、经济和社会的鸿沟等国际议题。 |
国际 昨天 22:35
国际 昨天 22:33
国际 昨天 22:32
温哥华 昨天 11:47
加拿大 昨天 11:45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