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天在微博上看了个让人挺心塞的故事。 说某小区有位阿姨感染新冠了,本来要被拉走去方舱,结果现在方舱没有位置,小区居民又不让她回来,于是她只能在小区门口坐着,等居委会给她一个说法。 上海这两天降温,刮风下雨。 虽然能理解她邻居的心情,毕竟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谁都不想被传染得病,但看到这么个故事还是堵得慌。 这不是最近唯一让我心情很差的新闻,每天只要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坏消息就向我涌来,加上上海一点不见好转的疫情,真的让人难过。 不过今天也有一件让我觉得很暖的事情。 我们楼今天也出了个阳性病例。 我们是个全阴楼,之前测了九次核酸,从来没出过一例阳性,然而就在昨天测第十次的时候,有个一直居家不出门的女生突然就阳性了。 女生在群里向大家道歉,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我们这栋楼此前从来没出过阳性病例,包括我们小区近期也没出过病例,大家都封在家里足不出户两周多了。 有几个活跃的邻居每天在群里倒计时,计算我们还要保持多少天全阴就可以解封,至少可以不出小区,就在小区楼下活动活动筋骨。能看出大家都很渴望自由。 现在突然出现一例阳性,我本以为会有那种神经质的邻居跳出来指责她。 然而没有。 没有人对她恶言相向,没有人质问她怎么阳性的,甚至没有人要求她回忆疾控中心的说法,所有人都安慰她不要心急,说可能是疾控中心搞错了: 建议她争取在家隔离: 给她发攻略,发流程图: 给她拥抱: 支持她居家隔离: 后来这些邻居甚至发起了接龙,表示同意她居家隔离,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了: 其实大家也知道,这接龙不一定有用,最后如果疾控中心要把人拉走谁也没办法。(说实话如果不是某些方舱条件实在太拉跨,也不至于让大家对放舱的恐惧大于对病毒的恐惧。) 于是现在邻居发了份去方舱必备物品清单,开始给她凑物资。 有人拿出了自己的消毒纸巾和洗脸巾: 有人拿出一次性浴巾和洁面巾: 有人提供耳塞: 有人提供蒸汽眼罩: 有人关心她水果是不是吃少了,给她点维C带着: 还有人安慰她说:“万一要去的话你就带个热水壶,有了热水壶你就是舱霸,别人帮你排队买吃的。” ——千言万语,总之希望她可以在方舱过得好一点。 现在日用品难买,特别对于有孩子的家庭,很多东西都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根本没地方采购。这时候还愿意把东西贡献出来的,才是真雪中送炭。 其实我们这栋楼也不是这次有人阳了才这么团结,之前就有人做了一张表,大家都把自己多出来的东西放进去,做成一个“共享小仓”,大家缺东西了就可以找邻居要。 解决了很多人的困难。 也不止是我们小区,我把这件事发到微博,有位网友说他们楼给要去方舱的邻居凑了一个大礼包,让他在方舱不要受欺负了。 我觉得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以前总听说“远亲不如近邻”,包括我小学的时候,父母长辈也确实和家附近所有邻居都认识,楼上楼下都是朋友,我放学回家也经常去隔壁潘爷爷家,和他们养的鸡、鸭、鹅玩。 可惜的是,等到我大学毕业之后,基本就和邻居没有任何沟通了。都市往往就是这样,交通发达、物流便利,大家只通过网络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生存的所有资源,而且打个车坐个地铁基本上半个小时就能找到自己朋友,哪还有机会认识自己的邻居呢,哪还有必要认识自己邻居呢? 所以有人说,都市里的人是“原子化”的,不只是上海,很多城市都是这样。 然而因为疫情大家封在家里,却反而促成了邻居之间的感情。 如果说上海这次疫情还有任何一点点正面的东西话,我觉得就是让大家重拾邻里之情。 这段时间真的是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从来没感觉到邻居是这么美好的一个词。 这个故事分享出来,如果能让你有一丝丝欣慰,也是值了。 |
温哥华 27 分钟前
加拿大 半小时前
加拿大 半小时前
生活 半小时前
美国 半小时前
地产 半小时前
财经 半小时前
中国 半小时前
台湾 半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