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校园、网络霸凌都造成青少年巨大的身心伤害。青少年示意图,图中人物与新闻无关。本报数据照片 台湾青少年自杀率连续20年攀升,2020年统计,15至24岁的青少年自杀通报超过1万人次,校园、网络霸凌都造成青少年巨大的身心伤害,根据2022年1月发表于《学校健康期刊》的研究,遭网络霸凌的青少年,从事运动及接受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心理健康风险。专家呼吁,父母除了与孩子创建良好沟通交互,也要能觉察、接受及陪伴,让孩子遇到问题时愿意开口求助。 美国佛蒙特大学的学者根据2013年和2015年《疾病管制中心青少年风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的综合数据,样本包括13583名高中生,分析运动、悲伤、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之间的关联,由学生自我报告是否曾受霸凌,包括在校园被殴打、推挤、取笑或网络霸凌等,或两者都有,同时比对这些学生每天从事60分钟以上的运动天数。 结果显示,受霸凌的学生每周只要有4天以上完成运动至少1小时,其悲伤和自杀企图降低了23%。但值得注意的是,霸凌环境也影响不同结果,若在校园中被霸凌的学生,频繁运动下显着减少了悲伤、自杀意念和自杀企图;但遭受网络霸凌的学生,即便频繁运动,报告中并没有显着降低悲伤或自杀。 屏东科技大学休闲运动健康系教授徐锦兴表示,运动基本上可视为纾压,因运动过程中分泌多巴胺等激素,可让人产生愉悦感,因此运动也被称为是“忧郁解药”,青少年规律运动可以“肯定自我”、“重拾自尊”,尤其遭受霸凌的青少年,从运动中获得肯定、赞美,可挥别长期遭受“贬抑”的自我概念,让身心和身体一同向外伸展。 徐锦兴说,若想帮助青少年从运动中提升自我价值,应避免在团体运动中遭遇另外的霸凌,可从创建基本运动能力着手,设置简单的自我挑战目标,如快走三圈操场、完成三公里跑步,或是一分钟完成20次仰卧起坐等,若运动目标设置太高,无法达成或勉强完成,恐削弱未来运动的动机。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教育推广副主任戴怡君表示,经历网络霸凌的青少年,常因丢脸、怕被责骂,或担心被父母限制使用手机,上网不敢求助等,陷入低自尊、焦虑、忧郁等情绪,提高药物滥用及自杀风险。 戴怡君建议,父母除了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要能“觉察”、“接受”与“陪伴”,当孩子受到网络霸凌,能及时察觉并给予适时协助支持,并接受孩子的情绪,不急着生气或责骂、下指令,并陪着孩子面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自己站在一起,创建对父母的信任感。 戴怡君说,当孩子出现低自尊、忧郁、失去自我价值等负面思考及语言,师长和父母可运用“二不一要”帮孩子跳脱负向情绪。“不要责怪自己”,告诉孩子这不是自己的错,无论霸凌者说什么或做什么,都不该对自己感到羞耻。再则“不要沉溺负面情境”,如果霸凌言语或画面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重播,将会使霸凌事件变得更糟。应该“要聚焦当下的感觉与生活”尝试转移注意力,为自己感到自豪,相信自己的独特,提醒自己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
加拿大 半小时前
加拿大 半小时前
气炸! 照片被篡改发到色情网站 BC女子起诉朋友 内容恶心至极!
温哥华 2 小时前
重获新生! 凯特王妃自爆癌症已缓解 惊喜独自现身 分享抗癌经历!
国际 3 小时前
中国 4 小时前
娱乐 5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