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总是这样吃最易得胃癌

加新网CACnews.ca| 2014-8-19 09:18 |来自: 强国论坛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一般来说,胃癌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远离胃癌。

  胃癌呈现年轻化

  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胃癌距离年轻人很遥远。从临床数据来看,近年来胃癌发生率逐年增高,而且患者的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我最近几年碰到最小的胃癌患者年仅十几岁,越年轻的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

  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胃癌困扰呢?提到都市白领,人们很容易将其与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等形容词联系到一块,如果白领们再染上抽烟、酗酒的恶习,那么胃将最先受到伤害。

  此外,年轻人平时垃圾食品吃得多,喜欢碳酸饮料、烧烤、麻辣烫、火锅等,这些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和添加剂,都可能对人的消化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致癌。

  此外,研究证实,吸烟使胃癌发病的相对风险增加了1倍;既吸烟又喝酒的人,胃癌发病相 对风险增加了5倍;吸烟的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倍。饮酒也会损伤胃黏膜,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胃病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当人疲劳、工作压力过大时,会导致肠胃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炎等,而严重的胃溃疡被认为是胃部肿瘤的癌前病变。

  吃剩菜,小心胃癌

  究其发病诱因,主要还是和环境污染以及饮食不洁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新发现的胃 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中国大约有6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因而容易患胃癌。这是因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饭店吃饭,中国人大多没有分餐的习 惯,所以很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高温加热过的熟食,喝凉开水,生吃的瓜果要洗净。

  此外,很多人害怕浪费粮食,总是吃剩菜,还有的人喜欢吃熏肉和腌菜等。殊不知,这些食 物当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致癌物质。如果食物霉变,情况更加严重,引起食物霉变的霉菌也是很强的致癌物质,这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 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仲胺,从而致癌。因此建议大家,做饭要适量,不要每次都满满一桌子菜,尽量不吃剩菜以及腌制食品。剩菜也并不是绝对不能吃,首 先,保存条件一定要格外注意,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不同的剩菜要分开储存;其次,尽量不吃剩的蔬菜;最后,凉菜不论荤素最好都不吃剩的,因为未经过加热,其中的细菌不易被杀死。

  定期检查是防病关键

  胃癌早期一般没有典型的症状,但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现象,很容易被当 作一般的胃病而被忽视,这也是患者难以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虽然不能说胃病与胃癌有直接关系,但若患有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 溃疡、胃息肉、残胃等疾病,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较大,应注意定期做胃镜检查。

  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 和不含胆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也应及时做胃镜排查,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有胃病家族史且持续胃部不适,即使年轻也要立即去医院做 胃镜检查。没有高危因素的人,建议40岁以上的每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早期胃癌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央行警告! 加拿大经济或再无翻身之日;顶级城市新房销量暴跌40%! 利率将降至1.5%?

加拿大 16 分钟前

雷军千万年薪争抢的她,不是什么天才少女

科技 1 小时前

圣人变恶魔:法国医生自曝“恋童日记”,30年侵犯300人!

社会 1 小时前

惊曝!范冰冰已再婚,丈夫是东南亚大佬?在柏林电影节当评委,现场图流出

娱乐 2 小时前

18岁小花一夜爆火,刷新内娱甜妹天花板,网友:赵丽颖2.0!

娱乐 2 小时前

美国最火娇妻,“偷师”李子柒失败

娱乐 2 小时前

一片混乱! 多伦多机场爆骚乱, 警察紧急出动! 华人曝加航连续5天飞不成! 全网骂翻!

多伦多 3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