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官员们一直知道首尔著名夜生活区梨泰院的万圣节周末会吸引大量人群,并在内部警告说,人们可能会“被挤死”。
多日来,他们一直召开会议,提交报告,阐述他们对“无序”人群的预期,一名当地警察局长要求上级部署警员控制人群。
在几个小时里,他们一直接到绝望的电话,说参加派对的人被困在狭窄的巷子里,请求当局干预,因为人们挤在一个“瓶颈”里“摔倒受伤”。
每一次,当局都忽视或错过了这些警告,它们原本是防止10月29日梨泰院发生人群拥挤的关键机会,该事件导致158人死亡,196人受伤。《纽约时报》根据目击者的叙述、调查员的发现、议会的证词和向立法者发布的官方文件进行了分析,提供了令人不安的新细节,说明政府在安全方面的松懈和应急反应方面的失败。
直到晚8点,该地区仍然只有不到12名警察,此时距离第一个呼救电话已经过去了近一个半小时。紧急调度员将警察引向街头斗殴和其他旁枝末节的事件,而负责监测监控摄像头的官员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情况。救援和危机管理工作因缺乏协调和协调不力而延误,许多主管和高级官员直到晚上11点或更晚才意识到危机。
韩国当局和议会议员目前正在调查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官员们如何忽视了初期的迹象,以及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派出援助。
“这是行政无能造成的灾难,”无党派议员闵亨培(音)说,他最近的一个晚上独自参观了梨泰院的小巷。“好像我们的国家在倒退。”
警方、消防部门,以及包括当地区政府在内的多个参与应急响应的机构拒绝在此前的公开声明之外置评。总统办公室表示,已下令进行彻底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进一步行动。
尽管在技术、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成就,但韩国一直受到一系列人为灾难的困扰,包括百货商店倒塌、渡轮沉没和灾难性火灾。
在搬进新的官邸之前,尹锡悦总统一直住在一座位于百货商店倒塌事件原址的公寓大楼里。今年4月,在“世越号”惨案发生八周年之际,他表示,“纪念遇难者,最真诚的的方式是让韩国变得安全。”
本月,当数以千计的人集会悼念梨泰院惨案时,他们谴责他未能兑现自己的承诺。
“纪念遇难者的方式就是让你辞职!”他们高呼。
被忽视的早期迹象
今年的万圣节集会是疫情限制措施结束以来的第一次,预计规模会很大。
警察厅、消防厅和负责梨泰院的龙山区办公室的官方文件显示,几天前,官员们讨论了如何保证夜间安全,并管理混乱人群,主要是担忧涌入车道的人群、手持“假武器”的男子和可能暴露“太多”的“比基尼女孩”。警方在一份新闻稿中称,在互联网上搜索“万圣节”和“梨泰院”的人数激增。
这个节日越来越受欢迎,以及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一直令有关部门担忧。2020年,当万圣节人群还没那么多时,警方就在反对派议员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中警告说,可能会发生“挤压致死”。
据警方和首尔政府官员说,汉密尔顿酒店的金属墙等违章建筑也使酒吧和餐厅附近变得更加拥挤,它们进一步限制了酒店周围的车道,包括发生致命踩踏事件的小巷。龙山地方当局虽然做了罚款处理,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拆除非法建筑。
该酒店以调查正在进行为由未予置评。
韩国有大批接受过人群控制专业训练的警察。悲剧发生当天,从首尔市中心到总统办公室(距离梨泰院不到1.6公里)的道路上部署了4700名警察,以监视数万名对总统的领导感到不满的抗议者。当天晚上,梨泰院约有13万人参加活动。
龙山警察局局长李仁宰(音)对议会说,在灾难发生的几天前,龙山警察局多次要求首尔警察厅在万圣节期间派遣这类警员到场。
李仁宰说,他被告知,这些人员不能从政治集会上调离。
首尔警察厅长和反对派议员在议会作证时表示,10月25日,梨泰院警察局的负责人告诉上级,他“迫切”需要更多警力来控制万圣节的交通。梨泰院警察局规模较小,受龙山警察局管辖。
但韩国警察厅总警司禹钟洙(音)本月表示,翌日,当警方和市政官员与梨泰院的业主会面讨论万圣节时,他们并没有制定控制人群的计划。
10月29日,梨泰院有137名警察,其中至少有52名是专门负责毒品犯罪的警探。据韩国媒体和记者说,警方邀请了记者报道他们的破案成果。
当被问及政府的禁毒斗争是否令官员们无法兼顾确保人群安全时,首尔市警察厅厅长金光浩(音)上周对议会说,“我们非常关注毒品。”但总统办公室表示,这场灾难与他最近几周的新禁毒运动无关,并指责警方和其他机构未能预测到人群事故。
驳回绝望的请求
根据往年万圣节的交通情况,警方计划在晚上8点之后部署137名警察中的大部分。查看过警方记录的反对派议员李亨锡(音)说,晚上8点之前,梨泰院警察局只有11名警察在执勤。
如果官员们想要监控人群,该市新的数字地图可以实时追踪人口密度。另外,内务部高级官员金成浩(音)在一次通报会上表示,负责管理梨泰院监控摄像头的龙山区办事处没有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从下午6时34分开始,梨泰院112急救热线接到了绝望的电话。根据向议员们公布的通话记录,人们报告场面“完全混乱”,人群“失控”。
“看上去有人要被活活挤死了,”第一个来电者描述了从巷子两端涌入的人群。
从那时起,一直到晚上10:11,有超过10通电话表示有人群拥挤。
韩国警察厅高级官员黄昌善(音)告诉记者,第一通电话被判断为大惊小怪。接线员对此后的来电也没有予以密切跟进。
部门高层也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正在形成,这包括了他们的上级、高级警司柳美珍(音),她当时在楼上的办公室里。
“我唯一能说的是,我很抱歉,”柳美珍在议会听证会上说,她还说长官在别处办公是符合惯例的。她说她直到晚上11:39才得知危机的发生,也就是救援人员抵达现场近一小时后。
报警热线接线员将其中两通来电——分别是晚上8:37和9:01——的详情转给了另一个119灾难处置中心,要求对方就可能存在人群踩踏的报告进行核查。但是消防厅在接受议员质询时表示,接手的接线员在和来电者通话后做了结案。
“我们对当值人员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感到遗憾,”负责管理119热线的消防厅代厅长南和荣(音)对议会说。
梨泰院警察局警长金百谦(音)说,他和同事整晚都忙于例行事务。晚上10点左右,他说他和两个同事去巷子附近核查一桩可能是街头殴斗的事件。到达那里后,他们看到了拥挤的人群。
“我们听到尖叫和呼喊,我们在人群里往前挤,看到有人被压在一大堆人身下,伸出手来求救,”金百谦在一次电台采访中说。“那时候我们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警报迟迟未能触发
晚上10:15的一通119电话终于引起当局的重视。
“你们得派警察和消防车来,有多少来多少——这里有人被活活挤死,”通话记录显示来电者说。“我看到街上到处是受伤的人。”
接下来几个小时里,又打进来86通电话。接线员可以听到尖叫、哭喊、呻吟,有人在喊“救命!”和“别挤!别挤!”
晚上10:42,有关人群拥挤的第一宗报告过去超过四个小时后,消防员发出了第一宗接触到受害者的正式报告,并急切地请求支援。“我们在给15个人做CPR,我们人手不够,”消防员通讯记录显示一名消防员当时这样说。
记录显示龙山区消防署负责人崔成范(音)屡次请求增援。他还要求派来更多警力疏散街上的人群和车辆,让救护车和急救人员得以通过。
“太多病人需要CPR,我们数都数不过来,”崔成范说。
警方称,直到晚上10:48,缉毒警探——当晚一个吸毒者也没抓到——才被重新安排参与救援工作。在政治集会结束三小时后的晚上11:40,人群管控警员才被派往梨泰院。
协调不力让救援变得更加复杂。韩国急救医疗中心的一名调度员向消防部门和首尔市政相关部门投诉称,警方阻碍一些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另一名议员得到了各部门间的沟通记录显示,该名调度员一度威胁称要“停止派出我们的人”。
“现在就停止运送死者,”这名调度员告诉119的同行。“我们必须先转移还活着的40人,包括那些情况危急的。”
政府起初表示控制玩乐者自发聚集的能力有限。国务总理韩惪洙指出,这是因为“法律”和“制度”的缺失。“我已经尽力了,”龙山区区长朴熙英在10月31日表示。
随着公众愤怒情绪高涨,政府的态度有所转变。“怎么能说我们是因为制度缺失处理不了呢?”总统上周表示。
但尹锡悦总统怪罪在现场的警员。“137名警员应该足以解决问题,”他说。“为什么他们四个小时里都在袖手旁观?他们就在现场。”
警察和消防部门多名中层官员或被停职,或因涉嫌过失犯罪遭到调查。上周,一名正在接受调查的警官自杀身亡。
问责高层
韩国民众对救援人员表示了感谢。龙山消防局网站上全是他们发来的感谢信,他们还向梨泰院警署送去了炸鸡和橘子。
他们越来越多地将愤怒指向高层领导人。在市政厅附近的一个政府悼念处,一名自称失去了儿子的妇女砸毁了尹锡悦送的花圈。一名市民挂起约15米长的横幅,要求这位“丢人”的总统辞职。
高层领导人的不作为可能会让韩国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出现问题。“除非得到上级命令,否则韩国公务人员是很少拿出行动的,”世明大学公共安全学教授尹永均(音)表示。
总统在晚上11:01得知了这场灾难,他手下负责指挥所有警察和消防员的内政部长在晚上11:20才得知消息。到首尔市推送手机警报请市民远离梨泰院时,已接近午夜。
直到晚上11:36龙山区警察局长李仁宰来电告知,首尔警察厅厅长金光浩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傍晚都在忙于处理政治抗议活动的李仁宰,本打算晚间前往万圣节活动现场督查。他吃完晚饭后就前往2.5公里外的梨泰院,沿路收听了警方的无线电通讯。
交通严重拥堵,被堵在车里一个小时后,他决定下车步行,监控录像显示,他在走路时双手背到身后,步态随意。后来他在议会听证会上表示,直到晚上11点抵达梨泰院,他才意识到发生了怎样的危机。
“我真的太痛苦了,”李仁宰说。“只要我还活着,在遇难者及其家属面前我就永远是罪人。”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