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中秋节养生攻略 秋季食补滋阴润燥

加新网CACnews.ca| 2014-9-5 11:01 |来自: 环球网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时节不仅仅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期。

  饮食篇

  中秋节,自然少不了月饼戏份,全国各地的月饼自成一派,也是一大看点。

  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足。是目前最大的一类月饼,它起源于广东及周边地区,目前已流行于全国各地,其特点是皮薄、馅大,通常皮馅比为1:4,皮馅的油含量 高于其它类,吃起来口感松软、细滑,表面光泽突出,突出的代表是厦门上好仁真、广州莲香楼、金口及广州酒家的白莲蓉月饼,还有佛山宾馆的鲍上月以及江门的丽宫陈皮月饼 也是代表。

  京式月饼。外形精美,皮薄酥软,层次 分明。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在北方有一定市场,其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一般皮馅比为2:3,以馅的特殊风味为 主,口感脆松,主要产品有北京稻香村的自来红月饼,自来白月饼,还有五仁月饼等。

  苏式月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苏式月饼最早起源于苏州一带,其主要的特点是饼皮疏松,馅料有五仁、豆沙等,甜度高于其它类月饼,苏式月 饼的确切名称应称为“酥式月饼”,苏州饼业的繁荣发达,也许是最早的“苏式月饼”得名原因。“苏式月饼”的形成虽较“京式”稍晚,但对我国的饼业影响最大,“酥皮”的 应用范围很广,至今不衰。江浙沪一带较为盛行。

  滇式月饼。皮酥馅美,甜咸适中,色泽澄黄,油而不腻。滇式月饼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贵州及周边地区,目前也逐渐受到其它地区消费者的喜欢,其主要特点是馅料采用 了滇式火腿,饼皮疏松,馅料咸甜适口,有独特的滇式火腿香味,主要产品是昆明吉庆祥生产的云腿月饼。

  衢式月饼。酥香可口,芝麻当家。自成一体,是浙江省衢州市的地方特色。其特点是以芝麻为重要原料,所以衢式月饼也被称为“衢州麻饼”。其主要代表有“杜泽桂花月饼 ”和中华百年老字号“邵永丰麻饼” 。

  徽式月饼。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其表皮是油酥皮,用上等面粉与素油搅拌加工制成,饼焰采用野菜(苦板菜),经过腌制加工,拌以新鲜猪板油和白糖而成。主要 代表是“梅干月饼”。

  法式月饼。法式月饼是把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与法国糕点的制作工艺完美融合,制作而成的中秋节饼礼。法式月饼最早由味多美在2006年国内独家首推,并以新意时尚的 概念博得了大众的青睐,同年该项产品在“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荣获金奖。

  现如今,月饼还衍生出各种新奇的口味,巧克力、冰激凌、水果、茶叶、海参、虫草、药膳……

  其实,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配食物,早已超出了“食物”的定义。

  无论外形变得如何花哨,味道变得多么千奇百怪,在人们心里,月饼更多的是一种思念的寄托。有时,身在异乡咬上一口月饼,似乎就能回到童年、家乡,想起亲人、恋人……

  有时候我们吃进去的是月饼,在肠胃里化开的却是思念。


月饼虽然美味,不过以下六类人群最好慎食月饼,否则很可能危及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主任营养师王兴国提醒。

  1.糖尿病患者

  月饼属于高油、高糖食物,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而言,月饼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月饼应该禁食。一旦贪一时口福,很可能会使血糖猛增,引起机体 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甚至可以诱发酸中毒。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无糖月饼可放心多吃些。其实,尽管这类月饼中不直接含有糖分,但大量进食同样可诱使血糖升高。当然如果非要吃的话,最好还是选择吃点无糖月饼。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对于高血压、冠心并高血脂的病人而言,多吃月饼,会导致血脂增高,血液黏稠,血压升高,甚至可能出现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受阻,影响心肌供血。对于一些脑血管疾病的 患者而言,多吃月饼,甚至可能加大脑中风的风险。由于月饼中含油大,甚至有些月饼是用猪油做馅,这对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胆固醇高的人非常不利。

  3.胃肠功能不佳者

  对于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市民而言,多吃月饼可不是好事。近段时间以来,因进食月饼引发腹胀来求医的患者明显增多。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而言,多吃月 饼,不仅会使得胃酸大量分泌,进一步损伤已经破坏的黏膜,有的甚至可造成胃肠出血。此外,大量进食的话,患者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也将大增。

  4.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忌吃油腻食物,而月饼属于高油食物。

  这类病人大量进食的话,很可能导致胆汁排泄发生,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5.老人和儿童

  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差,大量进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很容易诱发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因为子女和亲朋的馈赠,老人家中囤积的月饼往往相对较多,许多老人舍不得扔,担心这些月饼坏掉,一些老人就天天吃,这样的吃法对老年人而言,可绝对不是好事。而对 于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消化器官还十分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尤其对于肥胖儿童而言,应该少食月饼。

  6.器官功能不全者

  对一些久病初愈的病人而言,体质比较虚弱,尽管食欲可能好转,但消化功能仍不强,因此月饼对他们而言,只能是品尝,切忌多食。对于患有肾炎、肝炎等疾病的病人来说 ,也应该少食月饼,否则很可能加重脏器负担,导致疾病加重。而对于一些接受过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应该少食或慎食月饼。


养生篇

  中秋佳节不仅是赏月,品月饼,把酒言欢的佳节。更是一年中保健养生的好时节。夏天的炎热气候已经过去,天气转凉,气温逐渐降低、雨水减少,气候变得干燥。这时,要从生 活起居、饮食营养、情绪调节等各方面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寒热、燥湿的变化,做好养生保健。

  1、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 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 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 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 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 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 义。

  7、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 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 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9、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 ;对症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 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10、注意养阴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 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出行篇

  秋季天高气爽,温度适宜,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中秋节,刚好也迎来3天小长假。专家开出健康出行宝典,出行要注意以下几点。

  携带常用药物

  应急用品:高猛酸钾一小瓶,可消毒;药棉若干,擦洗包扎伤口用;丝巾一块,既可防风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伤口和作止血带。

  应急药品:速效伤风胶囊、复方阿斯匹林、晕海宁、复方甘草片、黄连素片、食母生、阿托品片、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牛黄上清丸、十滴水、霍香正气水、仁丹、清凉 油、伤湿止痛膏、氯霉素眼药水、绷带、胶布、风油。

  不要过度劳累

  外出旅行尽量不要选择太远的地点,以免过度疲劳。晚上的时候也要保证睡眠,不宜打乱原有的生活方式,应保证日常生活规律,防止旅行疲。

  野外不要喝生水

  一些风景点有泉水,许多游客共用一把勺子或木桶,难免有消化道传染病病人。因此,风景区的泉水虽然看上去很清,实际上很容易被病菌污染,是万万喝不得的。否则易染上病 毒性肝炎、肠炎等疾病。

  注意天气预报

  在出行前要事先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要根据当地气候变化来增减衣服。晚间睡觉要盖好被褥,以防受凉感冒。出行时要备好雨伞。若去一些温差大的地方旅行,还要带好御 寒的衣物。

  预防节日病

  每逢假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胃肠炎、犬咬伤等“节日病”也会陡增。

  家中出现病人不要慌张,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的病人不要动,如 有急救药箱,要先按处方说明服用药品(硝酸甘油);食物中毒的要进行催吐。病人出现危象时,针对情况进 行人工呼吸抢救、心跳复苏抢救的,要立即进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央行警告! 加拿大经济或再无翻身之日;顶级城市新房销量暴跌40%! 利率将降至1.5%?

加拿大 昨天 18:26

雷军千万年薪争抢的她,不是什么天才少女

科技 昨天 17:15

圣人变恶魔:法国医生自曝“恋童日记”,30年侵犯300人!

社会 昨天 17:02

惊曝!范冰冰已再婚,丈夫是东南亚大佬?在柏林电影节当评委,现场图流出

娱乐 昨天 16:33

18岁小花一夜爆火,刷新内娱甜妹天花板,网友:赵丽颖2.0!

娱乐 昨天 16:15

美国最火娇妻,“偷师”李子柒失败

娱乐 昨天 16:08

一片混乱! 多伦多机场爆骚乱, 警察紧急出动! 华人曝加航连续5天飞不成! 全网骂翻!

多伦多 昨天 15:18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