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如何一句话唤醒中国人体内自带的农耕基因、分分钟收获舆论一边倒的同情?喊一嗓子“节~气~”(bushi)—— 捧着俩绿油油的小苗,连声叹息:“哎,都结豆角了,可惜啊!我就全给铲了吧!” 继被强制执行4000万元后,李亚鹏因为在小院种菜被物业警告,道歉上了热搜。 视频里,他声称管理方通知他“最好别种农作物”,所以决定把长好的小菜苗也统统拔除。 然而,李亚鹏的态度越客气,不少网友看得越忿忿不平: “凭啥,我自个儿的院子还不能自个儿做主?” 种菜和种草有啥区别?为啥可以种草却不能种菜?在自家院里种菜影响谁了?谁举报的?物业又有什么权力管?…… 遇上评论区这一连串问号,再上流的富人、再光鲜的高档小区,都可能在风驰电掣间变成“丛林社会大乱斗”—— 他逃你追,李亚鹏也插翅难飞。 01李亚鹏式小区种菜,咋就不行? 必须先夸一句,李亚鹏这视频拍的,姿态放够低。 不仅没跟物业撕吧,还怀抱稚子、手握豆苗、一通娓娓道来,要素齐全。 就菜地围栏上印着的二十四节气,就触发了多少国人的文化开关,恨不得为他拉横幅维权。 碰上年纪大点的种菜达人,指不定还得骂上两句:这帮畜生!自己吃不到葡萄,就叫别人家小孩也吃有毒蔬菜去! 然而随着热度的发酵,一些网友还是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先别顾着可惜菜苗,这小院到底是您的个人财产,还是小区的公共区域? 按《民法典》的规定,享有使用权的私家院落,物业一般是无权干涉;但如果是小区公共绿化区域,就属于全体业主共有,谁也没权利私自圈划种植。 比如这种,就属于把绿化变菜地 / 图源@丑丑的辅食记录 爱种菜没错,但历来由它引发的社区冲突,几乎无一不是锄头刨错了地。 李亚鹏的院子被质疑,是因为他菜园周围甚至都没有建筑物。 “咋看咋像我们小区老太太,圈了块绿化带种菜。” “在小小的绿化带里挖呀挖呀挖” 而那句具体的不要“种农作物”,网上不少律师博主也做了科普: 大概率,这其实是小区业委会共同制定过的管理规定。 最常见的,是你种菜引起了其他业主不满,人举报到了物业,于是物业出面沟通劝阻。 业主不满绿化变种菜,图源@竹林听风 深受其扰的业主,主要投诉种菜的理由有三套: 第一套,臭味熏天受不了。 因为种菜不像种草,需要施肥,尤其一些老头老太太,舍不得买贵的化肥、且信奉越纯天然对土壤越好。 这边厢,湘潭一小区被大片菜地包围,农家肥浇得楼上业主好几天没敢开窗户。 ?那边厢,杭州一大哥吃饭吃着吃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气味从窗户飘了进来,气到他投诉到了1818黄金眼。 第二套,虫子增多嗡嗡叫。尤其一些低层住户,赶上后阳台或一楼有种菜的,家里小孩皮肤上的红点都多了不少。 第三套,垃圾变多没人扫。什么肥料编织袋、各种白色泡沫箱散一地。 至于顶楼种菜,罪加一等,因为一下雨,菜地里的枯叶和泥水就可能流到楼下的下水孔里,导致别人家堵塞漏水。 碰上像湖南株洲某对父子一样的“种菜极端主义者”,开垦上了小区护坡的。 甚至可能给小区地基造成隐患,严重影响居民安全。 所以别说地不是自己的了,哪怕房本上白纸黑字写明了院子的产权,要是违反了小区邻里公约,要告你还真没问题。 就算大名人,也只能叹息一句“我要的是一片菜园,它却注定是一块公共绿化区域”。 这一役,载入中国小区绿化变迁史,我愿称之为《令狐冲仗剑走天涯,李亚鹏败北小菜院儿》。 02公地悲剧,沦为一笔笔糊涂账 凭良心讲,李亚鹏这种一被警告就铲菜的行为,在整个小区种菜宇宙已经算得上凤毛麟角。 一些网友被评论区“无脑站队种菜”的声音刺激,是因为他们现实里遇到的邻居,才叫胡搅蛮缠。 特地加钱租的房子,邻居大妈强行过来院里种菜,可能属于孤例。 但把自己房子的前门、尤其还加了钱买的院子视作“绝对自留地”,那是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就在两个月前,网上还有人爆料,称一位84岁老人在自家门口种菜,被强行端走。 老人、自家门口、强行清理,三个词加在一起,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权力的滥用,一时间舆论群情激愤。 结果呢,最后调查公布,老人住的是安置房,他种菜那块儿是侵占了公共绿地。 几乎每一次,这些种菜风云浮到媒体镜头前,都会被归咎为“人品”和“素质”问题——乍一看也的确如此。 但有时候还真未必。 就像是前段时间吵翻天的“婆媳排错队、平移到另一队,到底算不算插队”话题。 对于“小区能不能、该不该种菜”,很多人从认知上就存在偏差。 有人是法律意识淡薄,真以为自己掏了钱,院子种啥咋不是自己说了算? 更何况,有的地自己都种了这么多年了,现在你说我不能种菜就不能种? 还有的业主,可能也是被销售欺骗。 杭州一位年轻姑娘就是,因为销售说顶楼露台独属于顶层住户,“阳光充足、还可以种菜”,放弃了三楼买在了最顶层。 结果交付时才发现,楼顶都压根儿上不去。 利用买家的法律知识盲区做误导,主动给人画大饼。 啥一楼“前庭后院”,顶楼“附赠楼顶花园”,类似话术至今大剌剌印在各大楼盘宣传单上。 真相是,大多数现代化小区“房前屋后都禁止种瓜种菜”,而没有明确写到购房合同里的,都不能当成个人财产。 种菜的觉得无辜:即便按法律写的,这地不属于我,是所有业主共有绿地。 “那名义上你有我有大家有,为啥我不能拿来种菜?” 被影响的业主更来气,那就举报到物业、媒体、不行就110。 打开裁判文书网一搜就会发现,很多拒交物业费的业主,理由都是物业不作为、小区绿化变菜地。 而咋操作都不灵,菜地还是那菜地的,也只能丢下一句: “行,那你菜被摘了可不关我事!” 物业干不过或两手一摊,只能业主互斗、采取一些小学鸡式互害互啄。 本质是因为,这其实是一场“公地悲剧”。 名义上属于大家的东西,最后就会变成谁拳头硬、谁脸皮厚、谁人缘关系好先占了,就成谁的了。 所以即便城市现代化的小区,一撞上公共绿地种菜难题,也会回归到《乡土中国》里熟人社会那一套。 没有人清楚地知道“那条线”究竟在哪,就不可能达成理解与共识。 最后像拔河游戏,成了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之间明枪暗箭的权力博弈。 时间一长,更是一笔糊涂账,问就是“那你咋不管别人呢?” 于是,前一脚,有小孩因为跑到了老太太圈的菜地上,被人拿着铁锹追着骂。 后一脚,孩儿爸在群里号召业委会,谴责老太太霸占绿化带、说话难听、还拿着凶器,势要铲了人家的地。 那一天,阳光下小朋友在高档住宅区被邻居老太追击的身姿,像极了老爸小时候在农村田地踩坏了人家番薯叶被追击的身影。 03城乡田园梦,是否注定割裂无解 正所谓,有人烦邻居圈地种菜,就有人苦小区不能种菜久矣。 李亚鹏在小区种地这一出,之所以迅速引发互联网站队。 说到底,还是因为它击中了长期以来,现代化小区满足不了中国人种菜的强需求。 现实里不少网友也理解,底线是不养鸡 爱种菜就是流淌在农耕民族血液里的基因。 就是住在寸土寸金的城里,多少人也得千方百计找一处缝隙种菜,更看不得一片土地搁荒。 社恐老太太在家偷摸着种,什么纸箱、泡沫箱、罐头、一次性餐盒都得种出点绿色;社牛老太太就跑在外面小区公共区域,开辟新的菜地。 李亚鹏这一波,属于扯开了高档小区的一角——就连富豪都按捺不住在小区种菜的冲动。 最著名的,重庆的小区,几乎每个顶楼都是种地小王国 事实上,要不是这两年的经历,我大概率也是教条的规则守护者,信奉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不接受小区绿化上的农业复兴运动。 毕竟早在十多年前,一场世博会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已经把“大城”建设推向高潮。 但当疫情下,魔都丽人们都疯狂抢菜,什么美学价值在实用主义面前仿佛也都沦为空中楼阁。 小区种菜之所以屡禁不止,可能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依然离不开土地——渴望的不只是菜,也是某种情感。 出现在互联网、民生新闻里,所有老头老太太似乎都会被视为“乡下人”“土老帽”“为了几块菜钱胡搅蛮缠,不顾公共文明”。 但福州一小区里的老太太却说,自己就不是为了钱,是图“好玩”。 年轻一辈对种菜兴许无所谓,爱折腾的还是老人多,孤独地住在城里没事干,种菜成了唯一的爱好。 看着作物像小孩一样长大,才感觉自己和脚下陌生砖瓦有了一丝连结。 这个小区后来还被扒出,是一处拆迁安置房,“没了自留地,他们就把目光投到了绿化带。” 难道城与乡、现代化小区和农业真的绝对对立?是否存在一个乌托邦,既能种菜,又不引起他人不满? 去年10月,广西柳州一小区就把绿化带分给了业主种菜,还规定了能种啥不能种啥、施啥肥等,实力演绎了啥叫包产到户、统一规划(种菜版。 最后种出来的菜整整齐齐,阳光下,一边是居民楼,一边是摇曳的菜苗,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平实粗犷的伊甸园。 评论区不少人夸赞真是一举多得,爷奶有事儿做、爸妈省了菜钱,小还还能多认识蔬菜品种,物业还省了绿化钱,“简直建议全国推广”。 事实上,改造城市地景,让人们可以在居民区种菜,在一些西方国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19世纪,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就针对当时严重的城市病,提出了兼一种“田园城市”模型,还在洛杉矶等大量城市被应用。 而现如今,把自家草坪改成美观又实用的“可食地景”,也是国外的潮流所趋。 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也许有些还理想化,但城市田园梦并非绝无可能,它将缝合、而非分裂城市与乡土之间的裂缝,只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想,其中的破解之道,大概率不会是捧着个菜苗、拍视频发网上道歉惋惜:“哎,这都结豆角了。” |
美国 1 小时前
加拿大 1 小时前
中国 2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