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图为涉事老人生前获水果摊主照顾照片。(取材自上海法治报) “上海老人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有最新进展,原告水果摊主的诉讼代理人高明月律师团队表示,该团队14日收到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涉案房屋及房屋内财物归原告所有。法院此一判决,无异打脸那些冒出来争产的多名亲戚。 来源:YouTube 澎湃新闻报导,上海宝山区一名老人的老伴和儿子均已过世,一人独居,生活上受到小区水果摊主刘某一家颇多照料。老人决定把自己的晚年和遗产都托付给刘某,其中包括自己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约42.15万美元)的房产,相关扶养协议进行公证。 2021年12月31日,老人过世,老人的妹妹等家属对遗产分配提出异议,双方对簿公堂。 据报导,该案原告为水果摊主刘某,被告为老人的妹妹和外甥等多人。原告主要诉讼请求为:1.请求判令上海市宝山区某房产及房屋内财产由原告所有;2.请求判令老人名下银行存款余额及孳息归原告所有。 老人的妹妹辩称,2017年以前,其兄长已经出现精神障碍,行为能力应当受限;2017年7月住院时,老人被诊断出脑梗塞、老年痴呆等,后续由于刘某带走老人,无法进一步确诊,老人签署“遗赠扶养协议”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签署协议当属无效。 报导称,法院审理认定,2017年8月,老人与刘某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老人愿意把其财产包括宝山区房产一套、存款以及房屋内财物遗赠给刘某。刘某负责老人的吃、穿、住、行、医疗、 养老等抚养义务,指在生活上照顾、经济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慰藉。 2019年3月12日,上海市普陀公证处就该份“遗赠扶养协议”进行公证,并发出“公证书”显示:经查,2017年8月“遗赠扶养协议”在订立协议时双方均具有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 对于办理公证时老人的状态,公证处相关公证人员调查笔录显示:“这个老人脑梗是2017年,协议是2017年签的,我接触他是2019年,老人恢复得不错,讲话思路很清晰,对于为何要公证,为何这样做,为何要给刘先生夫妻扶养和监护,生老病死托给谁,财产不给自己亲戚,讲得很清楚、很坚定……当事人在2019年3月对2017年8月签的遗赠扶养协议进行追认,这也没有问题,在公证业务中也非常常见的。” 2023年12月12日,法院一审判决,老人的房屋、房屋内财物以及其名下三个帐户的资金余额、孳息归原告刘某所有。 |
国际 半小时前
温哥华 半小时前
中国 半小时前
温哥华 半小时前
娱乐 半小时前
华人 半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