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省府近日公布了幼稚园到九年级(K-9)的课程改革草案,描绘未来教育系统发展的蓝图。改革将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及批判思维的能力,减少「死记硬背」,尽管方向获得家长的认同,不过也有人担心是否会造成对基础知识累积的不足,亦疑虑如何判定学生的成绩优异。 从省府公布的课程改革草案中可以看出,将来老师教授的课题会减少,更多的是探讨一些广泛概念,这么一来,一些问题将不存在「标准答案」,学生学习的成果将更多从是否有个「好观点」体现出来。另外,课程也将更个人化,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喜好和进程。 不过《环球邮报》一篇评论中提到,有顾问团队建议,当涉及学生成绩或学习成果,不应再用「报告」(Reporting),而是改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交流(Communicating),选择性的给学生评分,或者干脆放弃评分。这些革新未来亦有可能推行到高中。 然而这种「能力大于成绩」的观点是否真的更好?除了家长该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问题外,该评论也提到,对于高年级生来说,没有成绩,未来升大学靠什么?更不要说其他地方并非如卑诗一样采取「放任式」教学,甚至一旦推行,这种标新立异的做法是否被外界所接受? ●叶太太:影响基本知识积累 两个孩子都仍在就读中学的温哥华叶太太表示,自己并非只追求分数的家长,也欣赏西方的教育体系。她说,学习并非死记硬背,这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个道理,好的学生应当在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应试型的填鸭式教育她并不认可。 但她认为,许多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记忆和常规的框架教育,担心过于侧重能力培养是否会影响最基本的知识积累。她也担心如果之后真减少或取消成绩评分,将如何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她说,「成绩」如同一个框架,能给孩子一定的限制和压力,对于老师和家长,都是一个非常便利的管理方法。同时,许多华人家长英语能力可能不好,与学校老师沟通可能也会存在问题,成绩单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了解孩子学习状况好途径,而改革后升学以什么标准来评估? ●赵锦荣:政府尚未展开探讨 对此,列治文学务委员赵锦荣则解释,虽然省教育厅对于课程方面有意做出一些调整,减少部分课程内容,但并非放弃基础教育。他强调,在听、说、读、写以及数学等基础知识培养依然重要,只是去除不必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时间拓展其他技能,如在出现有分歧的问题时,多开展讨论,培养孩子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他指出,现在很多学生的具备「硬技巧」,但其他方面能力很欠缺,如沟通、合作、领导能力等,这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符合21世纪的人才需求,做出的相应调整。 他也对「成绩」的重要性表示肯定,理解学生家长的担忧,但目前政府还未对该议题展开探讨,无法给予答复,但鼓励每个人去教育厅网站了解详情,并可通过学务委员、学校以及网站curricullum.gov.bc.ca/feedback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见解,让政府制定更合适的教育计画。 |
国际 2 小时前
美国 2 小时前
财经 2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