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近年来,台军的“作战区”概念逐渐被推到台前,尤其在蔡英文执政后的一系列军事改革中,台军的战区体系从军团制转为五大战区,试图实现所谓的“联合作战”。接下来,我们就对台军作战区的划分、防卫任务、主力部队及指挥系统进行全面解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实质。台军自2022年起,正式废除军团体系,划分为五大战区,分别是: ▲台军目前的五大战区 第一作战区(澎湖防卫指挥部),其防区范围包括澎湖群岛64个岛屿,主力部队包括第168守备旅、第503装甲旅、“天驹部队”(轮驻的“经国号”战机)等。作为台军所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作战区主要负责防御在战时解放军的快速登陆作战。 第二作战区(花东防卫指挥部),其防区范围包括台湾东部,包括花莲、台东地区,主力部队包括重兵机动的反舰导弹部队、新购的F-16V战机就驻守在台东志航基地。该战区的任务是战时保存战力,利用佳山、志航地下机库进行防空与远程反击。 第三作战区(北部防区),其防区范围包括新竹以北,包括桃园、新北、台北、基隆和宜兰,主力部队包括原第6军团部队,涵盖7个守备旅、5个打击旅以及4个师级单位。主要任务是防御台湾北部,保护所谓的“大台北政治中心”。 第四作战区(南部防区),其防区范围包括台南以南,包括高雄地区,主力部队包括原第8军团部队,包括4个守备旅和4个打击旅。该战区的防御重点在高雄,避免战时南部失守导致台湾被南北夹击。 第五作战区(中部防区),其防区范围包括苗栗以南、嘉义以北的中部地区,主力部队包括原第10军团部队,涵盖4个打击旅和多个支援部队。第五作战区作为战略机动中心,策应南北两大战区。 ▲与大陆近在咫尺的金门狮屿 此外,金门防卫指挥部与马祖防卫指挥部仍维持原有编制,驻军分别约3000人和2000人,更多是一种象征性防御。这两地由于地理位置临近大陆,实际防御能力极其有限,被外界普遍视为形同“弃守”。 台军此次军事改革旨在应对解放军的“全域作战”能力,将原先海陆空分治的指挥体系整合为跨军种指挥模式。各战区指挥官被称为“小参谋总长”,统筹战区内陆、海、空三军力量,理论上具备更强的快速反应能力。 然而,现实情况却显得捉襟见肘:首先是台军主战部队的编现比长期不足,部分单位的战斗力仅维持在七成左右。花东防区虽然作为“战力保存”的核心,但即便是最先进的F-16V战机,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解放军抗衡。 ▲台军引以为傲的F-16V战机 其次,台军“衡山指挥所”虽然号称可以全天候运作,但在解放军精准打击能力面前,这种集中式指挥体系一旦瘫痪,各战区只能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真正的联合作战。 最后,台湾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战略纵深极为有限。一旦开战,台军“首战即终战”的现状几乎不可改变。即便是此前被视为“避风港”的花东地区,如今在解放军航母战斗群的压力下也难以再成为安全屏障。 台军改制的核心驱动因素,是解放军在两栖登陆能力上的显著增强。以075两栖攻击舰和直-20直升机为代表的投送平台,使解放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台湾本岛多点发起登陆作战。同时,解放军东风系列导弹、航母战斗群的持续发展,也让台军不得不重新评估传统防御思路。 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和技术短板,台军尝试以“去中心化”指挥方式分散风险,但这一系列改变更多是形式上的进步,实质问题依然存在。即便台军拼尽全力,也难以摆脱“首战即终战”的宿命。台湾民众对当局激化两岸关系的政策缺乏信心,而台军士气低迷、“不知为何而战”的现象更是难以掩盖。 ▲中国海军双航母战斗群 正如岛内一些有识之士所言,维护两岸和平才是台湾安全的根本保障。在解放军不断壮大的威慑力面前,“台独”分子一味的挑衅只会让台军的防线愈加脆弱,唯有回归和平发展的大方向,才能让台湾避免沦为兵戎相见的战场。 |
加拿大 4 小时前
加拿大 4 小时前
温哥华 5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