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地方政府习惯举债投资经济效益不大的建设,包括通勤人数不足的铁路、降雪量稀少的滑雪场等,导致债台高筑。(美联社) 《华尔街日报》29日指出,中国房地产泡沫化后失去土地出售等传统收入来源,更加剧债台高筑现象。经济学家推估,中国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可能高达11兆美元,而北京当局目前的救援行动仅是杯水车薪。随著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放话,对中国商品课徵惩罚性关税,中国经济停滞的风险将更加巨大。 中国地方政府负责推动中国大部分的投资计划,同时聘用公务员或将业务发包给私人企业,因此财政困境也间接影响家庭财务。总部位于香港、追踪中国各地工人集体行动与安全事故的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通讯(CLB)指出,中国今年以来发生约1200起劳工因工资遭拖欠,或其他与补偿相关的不满而举行的抗议活动,去年则逾1600起,都比2022年及2021年的700起及900起显著增加。 财政紧缩已导致中国某些地方的公共服务停摆,武汉、大连和广州等地,已削减公共医疗福利,河南商丘一家公车业者,去年因缺乏资金险些停业。上月,广东汕尾一家公立医院大厅聚集数十名医护人员,高举写著“我们需要吃饭”的白纸,抗议迟未拿到薪水及奖金。数週前,江西宜春的退休公务员,也聚集抗议数月未领到退休金。今夏,山西大同地方政府的门面,还被挂上写有“薪资拖欠、还我辛苦钱”的白布条。 多年来,中国地方政府使用複杂的国有融资工具借款,目的通常是为经济效益不大的投资计划提供融资,包括通勤人数太少的铁路、没有租户的工业园区,甚至在降雪量稀少的地区盖滑雪场。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繁荣泡沫化以来,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的收入也大幅缩水。研究中国政治和金融体系的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教授史宗瀚(VictorShih)指出,去年某些时期,中国各省每月偿还的债务金额,高达月收入的125%。 北京当局去年底曾指出,地方政府“需要消化的隐形债务”相当于2兆美元,但经济学家推估总额在7兆至11兆美元之间,其中高达8000亿美元的债务面临很高的违约风险。 北京本月初宣布地方政府债务再融资计划,为地方提供10兆人民币(1.4兆美元)的“化债资源”,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其中一项做法是短债换长债,将债务到期日延长,以便到期前仅需支付利息,毋须归还本金。史宗瀚表示,这将缓解地方的现金流压力,但整体而言影响非常有限。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透过要求企业补缴税来增加收入。今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已缴纳约4.63亿人民币的欠税款,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湖北省一家酒厂即被要求补缴1994年至2009年所欠的消费税8500万人民币。相关欠款去年有1.78亿人民币,去年以前则都是0。执法部门也加强罚款、收费和资产扣押的力度,以获取现金,重庆市璧山区甚至成立名为“砸锅卖铁”的工作专班,设法变卖资产来还债。 |
BC省 5 小时前
国际 6 小时前
国际 6 小时前
华人 6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