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温哥华 查看内容

卑诗房东耍花招瞒天过海 害单亲妈妈误租“有毒”房屋

加新网CACnews.ca| 2025-2-1 10:33 |来自: 星岛日报

高贵林港(Port Coquitlam)一位两孩单亲母亲,在不到半年内不得不两次寻找新住所,她说,由于房东未能妥善解决霉菌和湿气问题,她只好搬走。这位母亲在与房东发生的纠纷中,发现了对方原来早已劣迹斑斑。

CTV报道,据称,这位母亲并不是第一个遇到这个问题的租户,因为该房屋自2022年以来,一直受到“禁止占用”命令的约束。

这位要求隐去姓氏的单亲妈妈叫安吉拉(Angela),她说,她和孩子们于2024年9月1日搬进了位于桑那斯街(Shaughnessy Street)附近玛丽希尔路(Mary Hill Road)一栋房子的楼上,但问题在每月3,000元的租约正式开始之前就已发生了。

她说,在她签署租约之前,该单位已经空置了好几个月。

在正式租房开始前大约一周时,她来到自己准备用作家庭办公室的房间里,发现里面有“一滩水”。

“我找不到水的来源,但注意到天花板上有水渍,而我在检查过程中肯定没有注意到,”安吉拉说。

此外,客厅里、露台门附近也有水。

她把自己的发现打电话告诉房东,并给他发了水渍和损坏的照片。

据称,他第二天打电话告诉她,他检查了房子的阁楼,并没有发现漏水。

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每当暴风雨来袭,她的家都会严重漏水。她开始记录这些事件以及房东对这些事件的反应,通常涉及无效的临时解决方案以及承包商的频繁访问。

“他没有确认是否要雇用一名屋顶工,”她说。“他说他需要更多的屋顶工(看一看)。”

最终,安吉拉向向住宅租务审裁处(Residential Tenancy Branch,RTB)提出申请,寻求命令要求房东进行紧急维修。而房东在收到RTB通知的第二天就雇了一名屋顶工,几天后就更换了屋顶。

虽然此举阻止了漏水,但她请求的其他命令——即修复水损、潜在的石棉修复和病虫害控制——不符合本省卑诗省住宅租赁法(Residential Tenancy Act,RTA)规定的“紧急修复”要求。

她须再次向RTB提出申请。

房东名字与租约上不同

在屋顶漏水事件发生的同时,安吉拉也更了解了她的新家和房东。

她的房东名叫Josip Pehar,但她签署的住宅租赁协议上写的却是“Joseph Pehar”。

在搬进来之前,安吉拉在省“法院服务在线”(Court Services Online,CSO)上搜寻了租约上的房东名字,并未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事情,因此对即将入住的房子感到放心。

然而,当她搬进来并看到寄给“Josip Pehar”的邮件时,又开始搜寻。

这次,她找到了多宗民事案件的记录,其中最近的一宗发生在2024年10月22日,高贵林港市提交的一份请愿书,要求对她的房东发出各种命令,包括禁止任何人占用她刚入住不到两个月的这幢楼。

该市向法院提交的文件中写道:“自2004年以来,市政府一直在努力与被告解决其在房地产方面违反附例(bylaws)的行为。”,并列举了针对Pehar的各种指控。

前住户也面对渗水和霉菌问题

该市请愿书指,Pehar多年来“未经必要的建筑许可,在该土地上建造、改造和修改了各种建筑物和结构”,经营的住宅超过了城市附例允许的数量,并在该房产上经营一个不合规的马车套房。

市政府“已对该房产发布了禁止入住的命令”。

该市的指控尚未得到法庭证实。记者透过电话联系到Pehar,但他拒绝就此事接受CTV采访。

高贵林港市提供该市开发服务主管欧文(Bruce Irvine)的一份声明,概述了该市与Pehar的纠纷历史,并表示与他合作“达成合规”的尝试“没有成功”。

“例如,业主有一次拒绝市政府工作人员进入,但市府成功获得了搜查令来进行安全检查,”欧文说。“经过这些检查,该房产上被贴上了『禁止占用』的标志,并开出了多张罚单。”

在发现该市的法庭文件后,安吉拉联系了该市的建筑部门,并获提醒拿到信息自由法(FOI)的几份文件,其中包括一封由她出租屋前住户手写给房东的六页信。

原来前住户也同样遇到许多渗水和霉菌问题。

安吉拉说,2024年夏天她第一次参观这套房子时,并没有看到任何霉菌或水渍,如今为时已晚。

“我认为,在调查房东时,我做了唯一能做的尽职调查,”她指的是在CSO上对“Joseph Pehar”的搜索。

尽管RTB会在网上公布其裁决,但都是匿名的,并且不包括房产地址。

她说,按照地址对裁决进行分类的登记,可让租户避免陷入像她这样的情况。

想要寻求RTB命令房东进行维修和金钱赔偿,以解决霉菌和潮湿问题,以及阁楼鼠患和潜在的石棉修复问题,安吉拉必须重新单独提交申请,但她不想浪费时间和金钱了。

安吉拉决定不支付一月份的房租,以便省下3,000元,并开始寻找新住所。

虽然这不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她只想摆脱对她和孩子们来说“有毒”的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