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洋垃圾”危害民众,把责任推卸给 “生态殖民主义”轻而易举,但却显然是在转移视线。 有害“洋垃圾”难以禁绝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政府环境管制不足,中国垃圾处理几乎无须支付环境成本,进口“洋垃圾”变得有利可图;中国对资源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和本地市场低质量的废物资源让进口无害“洋垃圾”成为必须;“洋垃圾”分拣处理机构员工和当地居民成为进口有害“洋垃圾”的最终受害者,地方政府却坐收渔利。 “洋垃圾”有有害和无害之分,《巴塞尔公约》规定可回收利用的废料进出口并不在禁止名单,对 “洋垃圾”不加区分统一抵制是媒体无知 废料并不全是无法利用且对环境有害的垃圾。以电子垃圾为例,每吨电脑部件中含有黄金0.9公斤,铜128.7公斤,塑料270公斤,铅58.5公斤,还包括数量可观的重金属和塑料部件。若有妥善的无害化处置手段,废料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跨境废料交易的国际法依据《巴塞尔公约》也仅仅禁止经合组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显著环境危害的废料,可回收利用的废料进出口贸易并不在被禁止的名单中。中国媒体在鼓动抵制“洋垃圾”时往往对“洋垃圾”不以区分统一抵制,显然是一种十分无知的行为。 有害“洋垃圾”难以禁绝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政府环境管制不足,中国垃圾处理几乎无须支付环境成本,进口“洋垃圾”变得有利可图 根据经济学中的“污染庇护所假设”(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发达国家在环境规制和排污费征收标准要高于发展中国家, 这会推动发达国家污染产业生产和废弃物排放成本的上升,而使环境标准较低国家的厂商将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中国环保监管力度不够,经济学上的直接体现就是企业排污或垃圾处理环境成本低。在自由贸易框架下,垃圾处理自然会流向处理成本较低的经济体。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对全球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中国环保政策严格程度在全球140个经济体里仅排67位,前后分别是菲律宾和塔吉克斯坦;环保政策执行严格程度全球排63位,前后分别是埃塞俄比亚和柬埔寨。此外,根据耶鲁大学迈克尔•波特等人的研究,中国的环境监管指数(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Regime Index)仅在71个国家中排名第44。 以塑料垃圾为例,国际固体废物委员会(International Solid Waste Association, ISWA)在其2014年的《全球塑料回收市场》报告中就提到,塑料垃圾出口会指向对塑料处理“最低抵抗”的国家,即废旧塑料会从监管严格的经济体向监管力度最小、垃圾处理成本最低的经济体流动,并指出在塑料垃圾进出口方面,中国就是这样一个“最低抵抗”国家:中国进口的合法塑料垃圾重量占全球塑料垃圾出口量的56%,这还不包括大量无法计算的通过走私进入中国的不合规的塑料垃圾。 中国对资源日益增长的旺盛需求和本地市场低质量的废物资源让进口无害“洋垃圾”成为必须 中国经济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让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本土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这种对自然资源的高需求并不总能从国内市场得到满足,中国就不得不以包括收购废物在内的各种形式从国际市场进口资源。以塑料为例,中国人均塑料消费量由2005年的22公斤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46公斤,但中国化工企业满负荷运转也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只能从国际市场购买塑料垃圾回收加工后充当塑料制品原料:2006年到2011年之间,中国塑料废料进口量从5.86万吨飙升至8.38万吨。 另外,中国本地市场产生的废物资源并不收到本土市场的欢迎。比如,根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调查,大多数中国的塑料厂商倾向于采用进口塑料废料作为原料,几乎没有厂商愿意使用国内塑料废料,因为“国外塑料废料质量更好,中国塑料废料因为在加工中使用了过量的廉价含氟活性剂而不敷利用”,“使用国外塑料废料对厂商来说经济效率更高”。 “洋垃圾”分拣处理机构员工和当地居民成为进口有害“洋垃圾”的最终受害者,地方政府却坐收渔利 “洋垃圾”由中国进口商走私入境后会被转卖给国内的分拣和处理机构,经由其分拣处理后再卖给废物处理价值链上的下游买家,如化工、造纸企业等。这些直接购买“洋垃圾”的分拣处理机构大多是以人工分拣为主、设备简陋的家庭作坊。在一些地区,这些小型回收企业甚至聚集成了产业集群,比如已经广为人知的汕头贵屿镇。这些小型回收企业根本谈不上无害化处理,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部分有害废物的处理方式只有遗弃。可以说,这些分拣处理作坊虽然赚取了利润,但其员工都是有害“洋垃圾”最直接的受害者。另外一方面,地方政府乐见洋垃圾回收带来的税收,对于处理洋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加剧了地区洋垃圾的环境污染。 媒体指责发达国家“生态殖民主义”,帮政府推卸环保责任,有转移视线之嫌 从2001年媒体开始关注“洋垃圾”现象以来,一些媒体就把矛头指向发达国家或“唯利是图”的中国进口商和分拣回收机构,对政府不合理的环保政策这一根本原因却避重就轻。环球网、中国环境报等官媒甚至将“洋垃圾”和鸦片贸易联系起来,指责发达国家“生态殖民主义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试图挑起民族主义情绪转移公众视线,淡化政府监管责任。
|
美国 6 小时前
体育 6 小时前
台湾 6 小时前
美国 6 小时前
国际 6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