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葬礼26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举行,侍从团把他的灵柩缓缓抬进广场。 (路透)
17:59 丧礼弥撒仪式即将结束,枢机主教团长巴蒂斯塔把方济各的灵魂交给天主,告别仪式以向棺木洒圣水、献香画上句点。 17:07 圣餐仪式开始。现场分发象征基督身躯与血液的面包与酒,即使人在广场圣伯多禄大教堂廊柱屋顶上的新闻记者与摄影记者也不例外。现场画面显示,美国总统川普在观礼区的座位按照国家名称法文版排列,他的右侧是芬兰总统史塔布(Alexander Stubb),第一夫人梅兰妮亚的左侧是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Alar Karis)。 16:45 枢机主教团长、义大利红衣主教巴蒂斯塔讲道。教廷说明,现场聚集约20万人,其中5万人置身于圣伯多禄广场。英国《每日邮报》则称已达25万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报导,教廷预估丧礼现场周边将涌入近50万人。巴蒂斯塔提及结束战争有其必要,全场掌声不歇,BBC观察,出席仪式的各国元首此时并未加入鼓掌行列。 教宗方济各葬礼将于4月26日星期六,在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举行。 (图/美联社)在任12年16:07 教宗方济各的灵柩正被移往圣伯多禄广场,灵柩在一本朴素的福音书引导下,穿越圣殿的「圣门」,被送至广场。抬棺者是教宗专属侍从团,即教宗的贴身管家与侍从人员。葬礼仪式即将开始。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义大利警方称,广场内至少4万人。义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匈牙利总理奥班(Viktor Orban)和欧盟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国际政要均出席。 16:00 当乌克兰总统泽伦连斯基步入圣伯多禄广场时,群众鼓掌。 仪式简化15:00 美国总统川普与第一夫人梅兰妮亚一同抵达圣伯多禄广场。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晚上好。」这是教宗方济各作为新任天主教宗,十二年前在圣彼得大教堂阳台上,向世人说的第一句话。这位前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以谦逊的生活方式和为弱势发声而闻名,他当时感谢群众给予他的「拥抱」。 昨日封棺今年四月,方济各再次站上同一座阳台,为复活节主日进行传统祝福,这成为他生前最后的重要公开行动之一。在教宗于本周一辞世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哀悼者陆续涌入梵蒂冈,想瞻仰的遗容,吊念这位始终为弱势挺身而出的教宗,与历任教宗不同,方济各的灵柩并未放置在高台上展示,以呼应他一贯的信念——教宗只是牧者,而非「世上的权势之人」。 为了符合教宗方济各希望简朴告别的遗愿,葬礼仪式也进行了简化,例如只使用一口内衬锌板的木制棺木,而非传统的三重棺木。 葬礼将于4月26日星期六,在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举行。仪式预定于当地时间上午10点(台湾时间16:00)开始。 50位国家元首和10多位王室成员预计将出席丧礼,包括美国总统川普。川普与第一夫人梅兰妮亚(Melania Trump)今晚抵达罗马,这是他重返白宫执政以来首次出访。 目前,教宗方济各的木棺已于周五晚间在一次私人仪式中封棺,正式结束在梵蒂冈三天的公开瞻仰仪式。这场封棺的仪式由教廷代理首长、枢机主教法瑞尔(Kevin Farrell)主持,他负责教宗葬礼的安排。法瑞尔出生于都柏林,后来成为美国公民,曾任德州达拉斯教区主教。 棺木简朴根据梵蒂冈新闻办公室说法,仪式中也有其他教会官员协助,包括一位委内瑞拉总主教、一位巴西主教,以及已故教宗的多位秘书。梵蒂冈表示,已故教宗的一些亲属也参加了这场仪式。这场在非公开状态下进行的仪式中,大家唱了数首短歌、诵念祈祷文以及一段默祷时光。 丧礼流程根据梵蒂冈新闻办公室本周稍早公布的仪式程序,法瑞尔(Farrell)为已故教宗的脸覆上白色丝质面纱,并以圣水洒净其遗体。 按照传统,代理教廷首长(Camerlengo)在封棺前,将数件物品放入棺内,包括教宗的羊毛肩带(pallium,即他所穿戴的白色长袍)、其在任期间铸造的纪念币,以及一份总结其教宗任期主要事迹的文件。封棺仪式以一首圣母颂歌作结。 梵蒂冈在仪式结束后发布声明表示:「今晚,圣伯多禄大殿的司铎团将在教宗遗体旁持续守夜与祈祷,直到明日(周六)举行圣祭大典的准备完成。」作为方济各简化教宗葬礼改革的一部分,他的遗体仅安置于一口单层木棺中,而非传统上的柏木、铅与橡木三层套棺。 以下是教宗丧礼当天的流程,以及接下来天主教会的相关安排: 1.何时何地举行葬礼?丧礼将于当地时间26日上午10时(台湾时间下午4时)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由枢机主教团团长巴蒂斯塔.雷(Giovanni Battista Re)主持。届时将有来自170个国家代表团的政要出席,并有数万名信众到场致意。 2.谁将出席葬礼? 曾与方济各在移民政策上对立的美国总统川普将与妻子梅兰妮亚一同出席丧礼。 其他预计出席的贵宾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法国总统马克宏、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义大利总统马达雷拉与总理梅洛尼、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与王后雷蒂西亚、爱尔兰总统希金斯与总理马丁、英国首相施凯尔与威廉王子、波兰总统杜达、葡萄牙总统德索沙与总理蒙特内格罗等。 拉丁美洲方面,包括巴西总统鲁拉、曾公开批评教宗为「共产分子」、「傻瓜」的阿根廷总统米雷伊,以及由内政部长代表出席的墨西哥政府。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也将亲赴罗马参加丧礼。 俄罗斯则由文化部长柳比莫娃代表出席。由于总统普亭遭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且自入侵乌克兰以来未曾造访西方国家,将不会亲自到场。 3.现场有哪些安全措施? 因应大批人潮与重要人士到场,罗马当局已在圣伯多禄大殿内外设置围栏,加强安检,并因应天气发放瓶装水。全市部署先进的防卫系统,包括反无人机装备、禁航区与战机巡逻,并配备高阶干扰技术。此外,反恐与防破坏单位亦已进驻。教堂周边将由逾2000名警力巡逻,并有400名交通警察协助外交车队通行。 4.丧礼仪式是否延续传统?不会。方济各于去年4月即亲自修改教宗丧礼仪式,简化过往繁文缛节,表示希望「以教会子女的方式安葬」,「庄严即可,不需华丽铺陈,以往教宗遗体须入三重棺(柏木、铅、橡木),方济各则选择一口内衬锌的简单木棺。 5.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丧礼之后,将进入为期9天的追思弥撒(Novemdiales),为教宗的灵魂祈祷。接下来的焦点将转向新任教宗的遴选。宗选举会议(秘密会议)通常在教宗过世后15至20天内召开。届时135位未满80岁的枢机选举人将在西斯汀礼拜堂内宣誓保密并开始表决。每轮投票后,选票将被焚烧并加药剂产生黑烟(尚无结果)或白烟(新教宗诞生)。 法裔修女在禁区泪别教皇:跨越礼仪的生死告别,56年情谊催人泪下 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内,一个打破礼仪的瞬间感动了无数人。81岁的法裔阿根廷修女吉纳维芙·让宁格罗(Sister Genevieve Jeanningros),被允许站在教皇弗朗西斯的棺材旁,送别这位相识已久的挚友。 当教皇弗朗西斯的遗体在大教堂供公众瞻仰时,吉纳维芙·让宁格罗修女在接近传统上为主教、神父和枢机主教保留的禁区时被工作人员发现。 但因她与教皇特殊的情谊,最终被允许进入这片区域进行祈祷。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画面令人动容:修女在一名官员的陪同下,缓缓走向环绕棺材的红绳,静静地伫立在棺材边,泪水夺眶而出。她用纸巾擦拭眼泪,努力平复情绪,在那里短暂地表达着自己的敬意。 吉纳维芙·让宁格罗修女与教皇弗朗西斯的情谊由来已久。在弗朗西斯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主教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枢机主教时,两人就已结识。 此后,通信从未间断。教皇当选后,修女曾写信与他回忆阿根廷一位传教士阿姨在“肮脏战争”中失踪的故事。弗朗西斯甚至在与街头艺术家的会面中,为修女送上生日祝福。去年7月,教皇还亲自前往罗马奥斯蒂亚拜访让宁格罗,对她56年如一日帮助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工作表达赞赏。而这位令人尊敬的修女,如今居住在意大利首都郊区的一辆拖车里。 随着教皇弗朗西斯的离世,数以万计的哀悼者排起长队,只为向这位深受爱戴的宗教领袖告别。因远超预期的悼念人数,梵蒂冈连夜延长了大教堂的开放时间。截至周四晚上,已有超过9万名哀悼者从放置在大教堂主祭坛前的弗朗西斯敞开的棺材旁经过。 周五,众多国家元首和皇室成员陆续抵达罗马,准备参加教皇的葬礼。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等领导人现身。 梵蒂冈方面确认,将有130个代表团出席葬礼,其中包括50位国家元首和10位在位君主。在众人共同送别教皇的时刻,吉纳维芙·让宁格罗修女与教皇弗朗西斯之间超越身份与礼仪的真挚情谊,成为了这场哀悼中最温暖而动人的注脚。 |
国际 8 小时前
国际 8 小时前
中国 8 小时前
中国 8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