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首度缺席金砖峰会,外媒分析,这显示北京正将政策焦点转向内部经济与政治议程。(法新社资料照) 金砖国家(BRICS)峰会6日在巴西登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首度缺席这项中国主导的重要多边外交场域。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此举反映北京当前政策重心倾向“国内优先”,并不代表中国降低对金砖集团的战略评估。 CNN指出,这是习近平执政以来首次未亲自出席金砖峰会,尽管此集团已扩大至11国,涵盖多个重要新兴经济体,并致力于构筑对抗西方影响力的平行体系。外界原本预期,中方会藉本届峰会展现全球南方领导角色,尤其在美国总统川普主张“美国优先”、重塑贸易关系与近期协助以色列轰炸伊朗核设施之际。 尽管如此,中方选择由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出席。CNN引述学者分析指出,这项决定应与中国国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密切相关。北京当局正忙于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并准备召开关键政治会议,聚焦提振内需、因应美中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庄嘉颖(Chong Ja Ian)受访时表示,川普扰动美国传统同盟关系,可能令北京短期内感受到的“围堵压力”有所缓解,降低了藉峰会进行战略反制的紧迫性。此外,中方或对今年峰会的成果预期不高,进一步降低了领导人亲自出席的必要性。 CNN报导亦指出,中巴两国近期已有高层互访纪录。习近平去年11月曾赴巴西出席G20峰会并进行国是访问,巴西总统鲁拉今年也访问北京,双方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此背景下,中国此次由李强代行出席,可能也属正常外交节奏调整。 香港大学助理教授黄裕舜(Brian Wong)表示,李强此行预料将持续推进中方对金砖扩张国的能源合作,并寻求扩大使用人民币与数位人民币于集团内部的贸易结算,延续北京强化区域货币主导权的既定策略。 CNN最后指出,尽管金砖架构持续扩大,且成员呼吁推动“多极世界”,但其内部制度差异与地缘立场分歧也使集体行动面临挑战。中俄两国领导人此次未亲自与会,除显现内政考量,也反映金砖机制本身仍在调整其未来定位与实质功能。 |
财经 6 小时前
港澳 6 小时前
健康 6 小时前
生活 6 小时前
娱乐 6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