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联邦最新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加拿大几乎所有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类别的移民申请拒签率均出现上升。 在部分类别中,如留学许可和毕业后工作许可,拒签率飙升的主要原因是资格标准和政策的变化。但批评人士指出,移民部门为了尽快、甚至草率地处理申请以清理积压案件,也导致拒签率上升。 图源:51记者拍摄 渥太华已削减2025、2026和2027年的永久居民和临时居民年度接收目标,并在移民部裁减了3,300个职位。然而,申请来加人数并未减少。 截至6月30日,系统中有2,189,500份正在处理的申请,高于3月的1,976,700 份,其中842,800份等待时间已超过移民部自身的服务标准。 温哥华移民律师Kyle Hyndman指出:“他们设定了非常激进的永久和临时移民削减目标。我看不出在短期内如何在不采取相当激烈措施的情况下达成这些目标。” 批评人士称,他们看到越来越多原本条件良好的申请被拒,拒签信里使用千篇一律的模板措辞,导致同一批申请人反复重新递交申请、提出上诉、甚至诉诸法院。这让公众对移民体系的信任下降。 男子两次被拒,不敢再申请签证 克罗地亚人Nikola Maricic今年两次被拒加拿大访问签证。他原计划赴温哥华参加气功健康师大会,而且他以前曾访问过多伦多。他说:“我现在害怕再次申请加拿大访问签证,我对加拿大签证程序已经失去信心。” 根据移民部数据,2025年前5个月,四大永久居民类别的拒签率都有所上升:
不过,过去两年拒签率涨幅最大的是临时居民类别,拒签率分别是:
学习许可续签与普通工作许可拒签率保持稳定。 专家称,经济类永久居民的拒签率最低,因为官员可通过调整评分标准来控制申请人数,避免积压。 家庭团聚类拒签率上升,可能是因为一些移民在其他途径用尽后,选择与加拿大人结婚作为获取永久居民身份的途径。 多伦多移民律师Mario Bellissimo表示,目前人道与同情类的拒签率为 40%,相比疫情前的57%已算低。这是因为疫情期间,渥太华对那些不符合其他移民类别条件的人更慷慨地给予永居身份。他预计这一拒签率将继续上升,因为国际留学生和临时工签持有者的永居名额减少,令他们只能把人道申请作为最后一搏。 Bellissimo指出:“导致拒签的因素很多,而且历史上看,积压越长,拒签率越高。” 加拿大公民配偶担保遭拒 加拿大公民Frank Shen曾多年在中国做项目经理,2022年回加定居,去年配偶担保申请遭拒。移民官不相信他居住在加拿大,尽管他提供了护照、万锦家中租约、汽车租赁合同及水电账单。 51岁的Shen在移民上诉庭自我辩护,今年5月案件和解并重新开档处理。他说:“这件事对我和妻子造成了情感上的折磨,一切本可以通过基本的细致和专业避免。我们需要公平、准确的评估,因为这些决定关乎人的生活。” 多伦多律师Chantal Desloges认为,移民申请处理引入高级分析和自动化系统,反而助长了拒签率上升,因为官员在时间压力下可能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标出的警示(red flags)来做决定。 她的客户、居住在哈利法克斯的Victoria Joumaa是黎巴嫩三名堂兄妹的法定监护人,这三名儿童两次被拒访加签证。拒签信完全忽略了律师提出的人道理由。最近他们在联邦法院和解,案件发回重审。 Desloges表示:“移民部一直说他们没有使用自动化作最终决定,只是整理信息供官员快速浏览。但问题在于,做决定的人根本没有认真看案卷。” 移民部回应称,人工智能不会作出最终决定,其工具不会拒签或建议拒签申请。该部门在电邮中写道:“虽然将整体移民指标恢复到可持续水平是首要任务,但移民部不会为了达到目标而故意拒签。所有申请均由官员基于申请人提交的具体事实逐案审理。” 随着拒签率飙升,专家认为移民官必须在拒签信中提供更详细、清晰的理由——渥太华似乎已在近期采取措施,在拒签信中附上官员批注。 |
中国 2 小时前
娱乐 2 小时前
华人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