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常伴有全身症状例如: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四肢冰凉等症状。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未发现病变者,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又称为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治疗上主要针对相应的疾病进行,多需要医生的诊断和用药。 原发性痛经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非妇科疾病,这种痛经以年轻妇女多见,对这种类型的痛经,如果仅有月经期或前后腹部绞痛而没有其他症状,一般不需要其他检查,可根据经验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冲任二脉、肾及胞宫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或精血素亏。若经期前后冲任二脉气血变化失常,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或气血不足,胞宫失于濡养,则“不荣则痛”。故痛经的发作有虚实之分,中医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肾气亏损、湿热蕴结等类型分别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敷贴、食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特点,大大丰富了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是广大受痛经困扰的妇女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减轻痛经的“五宜” 1.宜保持温暖 冬季天气较冷,痛经患者也会增多,其中以未婚姑娘最为多见。寒冷是痛经的“催化剂”,所以做好冬季经期保健非常重要。保持身体温暖可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盆腔部位。痛经期间在小腹上放上一个热水袋、中药暖袋或进行艾灸,这是中医几千年的治疗方法,很有效。当然现在可以躺在床上用电热毯等加热的方式,也很简便,都可缓解痛经。 2.宜饮食均衡,合理营养 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补充维生素E类食品。中医根据痛经不同表现,建议选用温通、顺气、化瘀、补虚的食品。体质偏寒者,宜用温经散寒的食品如红糖、生姜、小茴香之类。气滞血瘀者,应吃些活血通气的食物,如芹菜、荠菜、菠菜、香葱、香菜之类。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吃些补气血之品,如鸡、猪肝、核桃仁、桂圆、大枣、山药等。 3.宜补充矿物质 钙、钾及镁等矿物质能帮助缓解经痛。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最简单就是喝酸奶和牛奶,因为酸奶或牛奶含大量的钙,钙可以平稳神经,减少女性生理期时由于子宫肌肉收缩而导致的疼痛。 4.宜适当运动 在月经来临前夕,进行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打太极拳或瑜伽也有缓和痛经的作用。痛经时,可采用头低臀高姿势,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这种姿势能改善子宫的后倾位置,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有利于减轻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状。 5.宜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例如看一部喜剧放松大脑,人体内会产生内啡肽,能切断疼痛信号,暂时止痛;当人感到愉悦时,身体更释放出多巴胺,也能发挥止痛功效。 会加重痛经的“五忌” 1.忌生冷寒凉 少食寒性食物、高油脂食物,忌食冷饮,例如汽水、冰淇淋、鸡蛋、面粉制品、奶油等。不用冷水洗头、洗脚。 2.忌咖啡因 咖啡因可使你神经紧张,可能造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因此,应少饮咖啡、茶、可乐等。 3.忌生气发怒 有研究发现大脑紧张会降低人体对疼痛的忍受度,因此痛经的严重程度与大脑紧张度成正比。生气发怒会加重痛经的症状,还会诱发其他问题。 4.忌便秘 便秘可能引起的肠道蠕动不正常,刺激子宫紧张收缩,引发短时的剧烈疼痛或加重痛经症状。所以痛经期间宜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忌滥用药物,包括中药 有些病人未经医生诊断,道听途说,随便试用不同的中西药,例如利尿剂、消炎药等,不仅不能缓解痛经,还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功能。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