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去年12月28日,吉林舒兰市“最狠拆迁女市长”韩迎新被“双开”的消息与习近平总书记排队吃包子的新闻一并被推送到某门户网站客户端头条。 中纪委当天发布消息称,吉林省纪委对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迎新违纪违法问题立案调查。韩迎新利用职务便利和职权影响,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数额较大。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11年,舒兰市民许桂芹到国家信访局反映“商铺被强拆”问题,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接见,主导此次拆迁行动的正是当时任舒兰市副市长的韩迎新。其时被曝光的对话中,因对拆迁户放言“不懂拆迁法、不按拆迁法办”,“我有尚方宝剑,你们随便告,我不怕”,韩迎新被网友冠以“史上最狠拆迁女市长”而进入公众视野。 在当地人眼中颇感意外的是,当时,经历该次风波的韩迎新“未降反升”,一度低调行事的她在7个月后官位便被上提 “半格”,出任当地的常务副市长,包括财政、审计、城建、采购、城管在内该市几乎所有的核心部门都被纳入其分管权限。 从国企工人到团系干部,从政工干部到地方长官,44岁的韩迎新仕途的几次转场堪称顺风顺水。在当地官场内,这位左右逢源的女市长被认为是竞逐某邻县“一把手”的热门人选。 诸多迹象表明,韩迎新此次落马或与其任常务副市长期间主管的几个重大工程项目有关。 知情人透露,去年10月,韩迎新在某会馆用餐时被办案人员带走,一并被带走调查的还有其弟韩大力。有传言指其弟在韩迎新主管城建时大量承揽工程获利。据称,被卷入该案的还有吉林的数位地产开发商。 毛线厂女工到市委常委 对韩迎新来说,19岁时从在吉林边陲的延边老家来到位于吉林的纺织工业学校求学大概是她人生的第一步转轨。 1969年出生在延边普通工人家庭的韩迎新在毕业后似乎水到渠成地分配到吉林市毛线厂。 成立于1981年的吉林市毛线厂是其时吉林省最大的毛线生产厂家,在上世纪鼎盛时期这家毛线厂的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1985年进厂,同样毕业于吉林纺织工业学校的王强(化名)告诉记者,尽管学校对口,但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机会进这个工厂,王强是托人才谋得一份在车间的工作。 相比之下,韩迎新则显得幸运得多,她进厂便被分配到人事科和办公室工作。在工作两年后,就于1992年被提拔为吉林市毛线厂主持工作的团委副书记。 纵观韩迎新的履历,从吉林市毛线厂的团委干部出发,韩迎新在其后长达16年的时间里按部就班地在吉林市各级团委中升迁,历任吉林市团校干事、副校长,吉林市团委少工办副主任科员,共青团吉林市委统战部副主任科员,共青团吉林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在2008年,韩以共青团吉林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的身份结束其团系干部之路。 在吉林市本地的政情观察人士看来,韩在团委的这段工作波澜不惊,其升迁之路并不意外。不过这么长的政工干部履历显然为其接下来主政舒兰的宣传和纪检工作铺了路。 不过当地的地产商人胡林(化名)提醒记者,注意韩在任共青团吉林市委办公室主任期间一段下派到“市伊利集团公司任副总经理、党委书记”的履历,这段时间有一年多。 胡林说,2004年前后为扶植吉林民企,一大批机关干部下派企业锻炼。“但大多也只是挂名而已,并不直接参与企业工作。” 在胡林看来,这段经历为韩迎新其后主管基建埋下伏笔,也为其就职找到合理解释。 2008年韩迎新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身份空降舒兰。并在一年后转任纪委书记。在舒兰市政协委员邹蕴(化名)看来,韩初来之际是颇有抱负,想“干事”的人。 令邹蕴印象深刻的是,韩特地把舒兰本地一名摄影师拍摄的舒兰风光图片放大挂在她的办公室,“她好像有那种情结,热爱自己工作的地方,希望宣传工作地的风光。” 邹蕴说,韩迎新在任舒兰纪委书记期间,在吉林省纪委系统的行风评议中,舒兰市从以往的末位排到了首位。 曾坦言官场“水太深” “修路”被认为是韩迎新任舒兰市副市长期间政绩之一。舒兰房产商王虎(化名)告诉记者,作为舒兰市主要干道之一的舒兰大道整修正是得益于韩迎新。 “从前路是平的,一下雨水能没过车轮,把汽车都给熄火了。”邹蕴记得,韩到任不久整修道路,把路基垫高30厘米。 有沿街市民担心,路基垫高后会导致街边的商铺下雨后被淹。“有人当时就打电话给她反映情况,是下午一点多打的电话吧。两点钟她就到现场指挥办公了。” “她当时就给市民解释说,没事,路基是在中间垫高的,为了雨水分流,不会影响沿街商铺。” 在2011年那次“拆迁风波”之前,舒兰本地人对韩迎新知悉不多,亦未有太多负面评价。 在房产商王虎看来,正阳街的商铺项目是前任领导留下的历史问题,该项目由时任领导建设,并号召市民投资。但其后由于消防隐患问题,几任官员试图拆除未果。 “韩迎新可能想证明她自己,别人干不了的她要干。”但不管怎样,这位女市长提出的“折旧赔偿”计算法被坊间普遍认为是“不合理赔偿”,而面对拆迁户们的高姿态言论更是被诟病。 “慢慢的她也不管事了。”邹蕴告诉记者,他曾联名30位当地政协委员向韩迎新反映当地供暖不达标问题,其时她正是主管供热的副市长。 “开始她还耐心处理,甚至下到锅炉房现场办公,不过后来能感觉出来她也不那么热心了。”邹蕴从韩的身边人辗转听说,韩曾在私下颇为无奈地表露心迹说,“舒兰这里,水太深。” 任常务副市长大权独揽 多位受访者认为,韩迎新此次落马所涉问题应出在其任常务副市长期间,其主管的几个重大工程项目。 韩迎新于2011年8月出任舒兰市常务副市长,其分管部门不仅包括此前主管的城建、城管和供热,还顺接了以往由市长主管的财政、审计等部门,一时间,包括城投公司、市棚户区改造、采购中心、住建在内涉及基建的都被韩迎新揽入麾下。 曾在吉林市建委工作过的胡林告诉记者,这样的职能划分有很大的弊病。一般来说,城建涉及政府工程招投标,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 为制约和均衡权力考量,通常城建不会由常务副市长兼管,而应由其他副市长主管。此外,城投公司由政府成立,掌控国家下拨款项并有融资职能。其中涉及资金体量极大,一般而言,分管副市长和城建一把手会共同掌管城投。 “如果市政府是一个钱袋子,那么有几个关键点,分别是财政、审计、基建和城投。可怕的是这些都是韩迎新一个人管,一支笔你说能不出事吗?” 值得注意的是,设在住建局下面主管工程质量验收的质量检测站亦是韩迎新的管辖范围。 在胡林看来,以韩的履历来说,大半时间从事政工管理,并无技术部门管理经验。而唯一的挂职房地产公司的经历不仅短暂,以当时的背景来看也流于形式。 “不懂基建又管基建恐怕是韩最大的弊病。”胡林记得,其被招商引资进舒兰市,而作为主管副市长的韩迎新竟然连其公司的名称也叫不上来,亦未到其工地来过。“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吉林市纪委目前并未公布韩迎新的涉案内容,而关于韩迎新落马所涉问题在当地政商界流传多个版本:除此前的泓林项目被诟病有利益输送外,有传其主政期间,招商引资的一个文体中心项目,开发商分批向其行贿18万;此外,在韩任职期间,舒兰市主要干道新建的路灯项目也被疑招投标暗箱操作。 邹蕴注意到,从2003年至今的10年里,在舒兰大街的路灯已被更换过至少三次。“看着都是好好的,就这么换了。” 在2012年舒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安装路灯93基杆、景观灯298基杆、装饰灯具500余套。”被认为是“城镇设施日趋完善”的表现。 一则发布于2011年12月题为“舒兰市政府采购中心的城市管理局路灯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吉林省航太实业有限公司中标此项目,中标价为2020200元整。 在邹蕴看来,路灯越修越华丽,但吊诡之处在于,最新的这波路灯密度明显大于以往,却为了节能,“8支灯只开一半。” 有未经官方证实的说法称,该路灯项目与韩大力有关。 “其弟幕后操盘安居工程” 坐落于舒兰市铁东新区的泓林家园小区是韩迎新任常务副市长期间主抓的一项保障性安居工程,亦被作为其任内的一项政绩工程对外推介。 刊载于吉林省政府、吉林省住建厅的相关文章称,该工程涉及舒兰1720户廉租户和林业棚改户。2012年4月工程完成招投标,当年年内即完工。“是全市运作最快、开工最早的项目。” 泓林家园小区作为舒兰市2012年重点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吉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综合评比中位列第一,而韩迎新本人亦因此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绩效管理考评——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奖”先进个人。 在一份题为“舒兰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全省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的文章中,如是介绍泓林家园项目,“交通十分便利、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一流的区位优势和极大的升值空间。这里建设的按份产权廉租房个人仅需承担每平方米1700元左右。”“小区内每隔30米架设一盏路灯,每隔30米铺设一盏草坪灯。” 然而,这样一项被官方视为“民生工程”的项目在当地民众中,却遭遇完全迥异的口碑和体验。 与舒兰本地最贵楼盘“中央公馆”隔着二环桥“相视而坐”,泓林小区暗红和亮黄相间的外观被衬得突兀。 晚间,小区显得有些冷清。记者粗略统计了下,亮灯率不足五成。“急售楼”的广告贴满了泓林小区的公告栏,大多为“毛坯房”“未装修”。 “咱们东北天冷,墙都是37(mm)的厚度,泓林的是24(mm)墙,外面加了层保温层。看见没,到晚上了小区里连一盏路灯都不亮,出来遛弯可得留神,别给摔着。”去年从舒兰林场回迁来的刘大妈笼着袖子对记者抱怨,她以2459元的单价购入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这样的价钱差不多可以购入附近的商品房。而如今小区门口空地上整堆的垃圾、总也没见亮的路灯,还有紧挨小区的火车不时发出的鸣笛声都令她苦恼不已。 业主频繁的报修让泓林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李欣(化名)显得有些焦躁。“这个小区包给八个建筑商,还有无数的施工队,你好比门、窗、地板坏了,都要找不同的建筑商。” 她需要区分业主投诉的问题,并告知他们相应的负责人电话。“有时候一个窗户都分两个人管。” 李欣告诉记者,小区规划图上没有设置垃圾场,路灯也是三盏灯中只亮一盏,像顶层漏水这样的问题开发商都不负责。 当地多名地产商告诉记者,韩迎新的弟弟韩大力或插手该项目建设。 一则名为“舒兰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公示”的公告显示,泓林小区的建设规模为5.2097万平方米,建设套数为1047套。“吉林省泓林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建设单位,“舒兰市新元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为其建设单位。 记者查询“吉林省泓林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其成立于2011年8月,法人代表为范晶。巧合的是,泓林小区正是从2011年7月份开始选址、规划和设计。 “这就是一个壳,借用开发资质。”舒兰房产商王虎告诉记者,借用资质是房产开发中常用的操作手法。在他看来,韩大力或是背后的操盘手。 记者1月6日来到位于舒兰市泓林途房地产开发公司,此处大门紧闭,窗台外放置着三份中国税务报,显示出报日期为2013年12月25日。家住附近滨河花园小区的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天在这门前来回遛弯两次,大约在入冬后第一场大雪(2013年11月16日),还见着这里的工作人员出来扫雪,这之后就再没见门开过。 在舒兰本地地产界,泓林途公司似乎是个神秘的存在,受访的多位地产商对该公司的背景和其法人代表“范晶”表示一无所知。除泓林小区项目外,记者也未能从公开资料中查询到与其有关的更多信息。 与泓林途公司比邻的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圣基地产公司,这家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听说泓林途的老板被带走调查,不过她强调这只是传闻。 规划1047套建出1720套 在有政府城建管理背景,并深耕吉林地产界多年的胡林看来,类似的棚改项目有相当的寻租空间。 舒兰市是依托煤炭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因过度开采2008年底该市被划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煤矿采空区的居民需要被迁出。此外,该市境内有大片林场,在减少森林资源社会性消耗的政策趋势下,当地大批林场职工面临迁出并异地安置。 2005年10月建设部下发《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改造难度大、不具备商业开发价值的棚户区,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土地划拨等优惠政策。 “以林场棚改为例,每年国家都有专项资金拨付。比较安全的做法,由项目负责单位比如林改办牵头,直接充当开发商的角色,项目做好预算后进行建筑商工程招投标。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资金安全,专款专用,直接把钱给工程队就完事。” “不过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往往以林改办没有开发资质为名,再找一家开发商介入。” 胡林告诉记者,找开发公司的弊病在于“可能利用开发公司的账号一运作,这个钱就没了。但对外说还比较成立——林改办没有资质代替不了开发公司,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更细的规定”。而在上述建设部下发的意见中,明确配套的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用地,则必须招拍挂;严禁将已供应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用地改变用途用于商品房开发。 记者在泓林小区内看到,每栋楼的底层都被划做车库,包括小区内的超市、彩票站、理发店都是改造车库建成。一家小超市的老板告诉记者,她是以5500元的单价购入眼前这套30平方米的车库。“车库面积有20到40平方米不等的,不过现在不能买了。” 正如她所说,车库出售在近期戛然而止。物业人员李欣告诉记者,“车库不让卖了,都收归政府了。”据她所知,小区内的车库只售出了14个,还有70多个车库空置。 关于这个廉租房的疑问似乎不止于此。 据棚改项目的招投标信息显示,小区内计划建设总套数为1047套,然而在项目建设后期发布在吉林省住房与建设厅官网上一则推介该项目的文章中却称,“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共14栋6层住宅,总套数1720套。” 李欣告诉记者,小区里目前还有388套住宅空置,这部分房子尚不知去向如何。 胡林不愿对此做更多评论。但他表示,通过缩小楼间距,开发商多盖出一些房子再出售,在业内并不鲜见。 与诸多林场职工相同,圣基地产的一位员工也深感因购入此处房产“被套牢”,她的家人此前通过套用林场职工的指标买入泓林的一套房产。现在,对房屋质量很不满意,但又出不了手。 招标信息上所列的建筑商“舒兰市新元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马广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这个项目建设不太清楚。“旗下只有一个施工队在参与。需要了解下情况再回复。”不过此后他再也未回复记者。 在胡林看来,泓林小区的招投标过程、项目质量、项目用途中都有诸多疑问待解。 对外,这是韩迎新任内足以夸耀的政绩;而在舒兰本地,民众将泓林家园称为“狗剩儿”,然后顺带附上一句“那不是韩市长盖的吗?” 任职纪委的丈夫也被查 坊间传闻韩迎新落马或源于地产商举报。在受访的地产商看来,这种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韩迎新主政期间,舒兰市内被认为拆迁难度小,优良的地块均被来自吉林的开发商占据。而舒兰本地开发商仅能在拆迁难度极大的棚改区项目中分得一杯羹。 当地开发商抱怨,韩主政期间遗留诸多拆迁问题,导致地产商无法顺利开盘项目,资金周转困难。其中一位地产商告诉记者,他目前靠“借高利贷维持资金运转,五分利,每月还利就需百万”。 资金捉襟见肘如今是舒兰地产界的普遍状况,为此当地的8家地产商甚至1月7日到市政府上访。 事实上,韩迎新出事的消息早在去年10月中旬便在当地政商圈中流传。当地检察院的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与韩一并被带走的还有他的弟弟韩大力。此外,在吉林市纪委某核心处室任处长的韩的丈夫朱世伟亦被牵连其中。 记者1月3日来到韩大力任经理的中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销售分公司舒兰经营处,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称韩大力已经多日未上班。“他家里出了点事。”另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称,在去年10月1日之后,就未见韩大力在公司露面。 不过另有包括吉林公安局人士在内的信源称,韩大力和朱世伟已被放回,但他没有透露更多信息。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