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健康 查看内容

肿瘤专家提醒:6种晚餐对身体伤害大

加新网CACnews.ca| 2016-5-5 10:09 |来自: 生命时报

一日三餐中,国人的晚餐最五花八门,有人大鱼大肉,有人以粥裹腹,有人干脆不吃,时间跨度也从傍晚五六点一直到凌晨一两点。在这场“晚餐危机”中,肿瘤和消化专家表示,以下六种晚餐对身体伤害最大。

加工肉太多,增加癌症风险

烤肉是很多“肉食动物”们晚餐桌上的主角。但晚餐食用过多烧烤、熏酱的肉类食物,如红肠、烤肉等,不仅营养欠佳,还会影响消化。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气味虽香,却影响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此外,晚餐肉食当道、蔬菜不足,运动量又减少,易引发肥胖,甚至增加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因此,晚餐聚会应尽量远离烤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和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尽量用焖、煮、炖等少油少盐的方法。

喝酒过量伤神经 损肝胃

有高兴也好,痛苦也罢,邀上三五好友“豪饮”是很多人的选择。


酒精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抑制,严重时还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啤酒虽然浓度较白酒低,进入胃后,可使胃壁减少分泌前列腺素E,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肿,出现食欲减退、上腹胀满。白酒啤酒一起喝更可怕,会加速白酒中的酒精在全身渗透,伤害肝、胃、肠、肾等器官,有人晚餐后大醉不醒,极易在睡梦中出现意外。

因此,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时内。如果酒局无法拒绝,喝酒前最好先来杯温牛奶保护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万别选冰镇的,喝醉了可以喝点绿茶解酒。适量的红酒要比白酒、啤酒好得多。

不吃晚餐 胃喊饿 神经受累

在减肥圈子里“过午不食法”甚为流行,这样的饮食习惯减的不是肥,是你的健康。


胃内食物的排空时间大概在4-6小时之间,排空之后,胃会继续分泌胃酸,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长期侵蚀胃黏膜。

多数减肥女性晚餐不吃主食之后,并没有增加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或者仅仅是增加了一点蔬菜、番茄、黄瓜之类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下降,同时还导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此外,加班人群由于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饭会使神经一直保持兴奋,得不到正常休息,影响第二天工作和学习效率。

老吃剩菜当心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在胃里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为一级致癌物。


有些犯懒和爱节俭的人会吃点中午的剩菜打发自己。曾有国内学者实验,将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时后(即晚饭时间)拿出加热,发现亚硝酸盐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16%,红烧肉增加70%,超过了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而18小时后(即次日早饭时间),所有菜品亚硝酸盐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

所以,做饭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了,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不隔餐为宜,最好能在5个小时内吃掉。鱼虾蟹贝等蛋白质高的最好一顿搞定,否则剩了再吃对胰腺不好。肉类一定要将其热透,最好加热10分钟以上,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不要吃热水或菜汤泡的剩饭,以免加热不彻底。

太辣伤肠胃、扰睡眠


晚餐进食麻辣食物的坏处,一是辣椒、花椒、胡椒、大蒜、生姜等食材对肠胃损害很大。二是辣椒所含的辣椒碱等刺激性特质会通过刺激人体舌尖,进而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和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导致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和较长时间的兴奋感,导致入睡晚和睡眠质量不高。

因此,麻辣食物是晚餐雷区,对患有口腔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症、消化性溃疡、胃肠炎、胆囊炎、慢性胰腺炎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更是禁区。

甜点让腰围变粗

油腻麻辣不让吃,甜点总可以吧!但晚餐吃甜点,同样有风险。


甜点多为高糖(或高淀粉)、高脂食物,如曲奇、芝士蛋糕、巧克力饼干等。晚上摄入过量的糖或脂肪,运动量较白天却大大减少,易引起肥胖;精制糖类在体内代谢会消耗维生素和矿物质,经常吃精制糖会造成维生素、钙和钾缺乏等营养问题。

因此,晚上吃甜点不是一个好主意,肥胖者、女性、龋齿、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更要避免。

晚饭怎么吃最好?

第一,最佳的晚餐时间是18点~20点左右,胃需要用3个小时消化食物。

晚饭吃太晚,胃还在卖力“工作”,人就睡觉了,易致胃病。

第二,最好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比如小米、海藻等,色氨酸可制造褪黑素,可以调节睡眠。

还要多吃牛奶、蛋类、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B12以及小麦、白菜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维生素B12有助于消除焦虑,维生素B6则有利于安眠。

第三,吃到七分饱。

七分饱程度是指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开始下降,吃饭速度变慢,虽还想再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拿走,也就想不起来再吃了。此外,晚餐最好要细嚼慢咽,一口饭最好咀嚼20次左右,老年人则应咀嚼25-50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央行警告! 加拿大经济或再无翻身之日;顶级城市新房销量暴跌40%! 利率将降至1.5%?

加拿大 昨天 18:26

雷军千万年薪争抢的她,不是什么天才少女

科技 昨天 17:15

圣人变恶魔:法国医生自曝“恋童日记”,30年侵犯300人!

社会 昨天 17:02

惊曝!范冰冰已再婚,丈夫是东南亚大佬?在柏林电影节当评委,现场图流出

娱乐 昨天 16:33

18岁小花一夜爆火,刷新内娱甜妹天花板,网友:赵丽颖2.0!

娱乐 昨天 16:15

美国最火娇妻,“偷师”李子柒失败

娱乐 昨天 16:08

一片混乱! 多伦多机场爆骚乱, 警察紧急出动! 华人曝加航连续5天飞不成! 全网骂翻!

多伦多 昨天 15:18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