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随着巴西奥运开幕式越来越近,对主办城市里约热内卢的吐槽也越来也多:澳洲代表团不愿入住奥运村,比赛场地污染严重,中国代表团成员数次被抢劫,等等。各国网民为巴西人心焦的有之,幸灾乐祸的有之。大家似乎都忘了,其实几乎每一个主办奥运的城市都曾在开幕之前抓狂—-也许北京除外。 就拿主办1976年夏季奥运的蒙特利尔市来说吧。Radio-Canada记者布迪耶特(Jean François Bouthillette )介绍说,1974年夏末,国际奥委会彻底失去了耐心,很认真地考虑换地方。蒙特利尔市差点失去主办权,在全世界面前丢脸。 主要的问题出在比赛场馆和奥运村的修建上。在此之前,国际奥委会已经好几次要求蒙特利尔市提供详细的财政预算、施工计划和竣工期限等信息,一直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现在离奥运开幕不到两年,奥运村连建筑开发商都没定下来,到时候一万多人住哪儿?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男爵给蒙特利尔市长让.德拉波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在当年10月份与他会面,并要他在那时提交一份市政府和开发商签署的协议,否则这届奥运就不在蒙特利尔开了。 脾气火爆的德拉波收到这封信后大发雷霆,断然拒绝了基拉宁男爵的要求。夹在中间的蒙特利尔奥组委急坏了。许多年后,一些奥组委成员承认,他们当时到处给人吃定心丸,但实际上自己心里也没底。市长的反应让他们感到,这下真的是要砸锅了。 1972年-1980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男爵。STF/AFP/Getty Images 德拉波实际上没有把国际奥委会的最后通牒当真。几个月后他才意识到,基拉宁男爵不是在吓唬他。 在各方努力下,和开发商的协议总算是在10月份之前签了。但是接下来的工程进展并不顺利,一会儿出技术问题,一会儿又发生劳资纠纷,让国际奥委会看得揪心。到1975年夏天,魁省议会已经为奥运村工程成立过两个调查委员会,预算已经超出3亿加元。 基拉宁男爵没有等太久。那年5月份,国际奥委会在罗马开会。有一天,国际奥委会的一位加拿大成员请蒙特利尔奥组委的两位代表吃晚饭,并告诉他们,基拉宁男爵的助理也会来。二人不疑有他,欣然赴约。 他们在一家烛光摇曳的罗马高级餐馆里享受了一顿美酒佳肴。大家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助理女士开口了。她若无其事地告诉两位蒙特利尔客人,如果奥运村实在不能按期完工也不要紧,因为墨西哥城和慕尼黑 –主办1968年和1972年夏季奥运的城市 – 的设施都还完好,而且它们非常乐意接手。二人听得后背发凉,满口保证所有奥运工程一定按期完工。 基拉宁男爵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证实,当时国际奥委会确实已经有一个相当详尽的第二套方案。他的助理那天去吃饭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要按下让蒙特利尔出局的“弹射键”了。 蒙特利尔市长德拉波(左)和省长布拉萨 © PC/CHRIS HANEY 外患未息,内忧又起 魁北克省政府也很着急。1975年11月,省政府成立了“奥运设施局”,把场馆建设工程接了过来。省长布拉萨深知这关乎整个省的国际声誉。他一面大笔拨款,一面派手下官员去蒙特利尔实地考察。 圣诞节前,去考察的官员回来了。他们向布拉萨汇报说,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哪方面看,奥运场馆工程都不可能按期完工,目前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宣布放弃,而且越早宣布越好。 布拉萨听从了这个建议,决定几天后宣布取消蒙特利尔奥运。一个省府顾问后来回忆说,布拉萨当时简直心如死灰,这是魁省十月危机之外他的政治生涯中最艰难的一刻。 在蒙特利尔奥运扬名的科马内奇 © PC 当时正是圣诞和新年假期,布拉萨没有忙着宣布他的决定。这点拖延让蒙特利尔保住了奥运。因为过了几天,负责考察的官员又打来电话,说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试试:停建那个后来成为蒙特利尔地标建筑的著名斜塔,以及其他非必要的设施。 这个方案成功了。1976年7月17日,蒙特利尔奥运会在那个未完工的斜塔下准时开幕。几年后,有人问布拉萨为什么没有按原定时间宣布取消奥运的决定。他回答说:“因为我从来不急着宣布坏消息。”
|
温哥华 2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港澳 2 小时前
国际 2 小时前
华人 2 小时前
美国 2 小时前
国际 2 小时前
军事 2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