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北京时间8月27日,有大陆微信公众号爆料,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早报》将于2017年1月1日起停刊,员工整体转入澎湃新闻网。不过《东方早报》内部人员对这一消息予以否认。而对于由此引发的又一轮“纸媒已死”的讨论,有分析人士认为,大陆纸媒的身份全部为“公办”,其生死也受到“中国国情”影响,以中共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阅读群体以及体制内员工的安置问题是很多报纸目前得以存活的原因。 爆料《东方早报》将停刊的文章最早发布于8月24日,却从8月27日早间开始刷爆社交媒体。爆料文章称,《东方早报》停刊是上海报业集团领导的无奈之举:虽然《东方早报》的内容在圈内做得有一定影响力,但一直改变不了亏损的局面。有陆媒致电《东方早报》求证,《东方早报》总编室主任表示“不是真的”,“没有接到通知”。不过,《东方早报》内部工作人员的说法是“目前内部没说停刊”,“具体不知道,反正早就在传这个”。 尽管停刊的消息还不能确定是否属实,但近年来大陆已经有多份报纸宣布停办,其中就包括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公开资料显示,仅2015年,中国大陆各地至少有8家报纸宣布停刊。 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东方早报》创立于2003年7月7日,是一份政经综合类报纸,以内容高端、有品位著称,是大陆都市报中内容方面的佼佼者,也是上海都市报中名气最大、美誉度最高的一份报纸。 《东方早报》最为出名的时刻是在2011年的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中国大陆报纸头版“一片红”的环境里,《东方早报》的头版却用白底黑字的方式,将李大钊、彭湃、瞿秋白、方志敏的黑白照片一字排开,下面用大字书写“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这种素雅静穆的设计与排版出奇制胜,在同题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东方早报》的多次刊发大尺度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陆民众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的“三鹿奶粉事件”就由其首先曝出。《东方早报》被普遍视为中国具有标杆意义的媒体,因此停刊的消息也在舆论场上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早报》在2014年初率先开启新媒体转型,做出了手机新闻APP“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的高层几乎尽数是当时《东方早报》的原班人马,专注于“时政与思想”,被评价为承袭了《东方早报》的高端基因,处于目前中国手机新闻APP中的第一集团。在爆料《东方早报》停刊的文章中,特别提到报纸的员工整体转入彭湃新闻网。 《东方早报》停刊的消息也引发了舆论对于“纸媒已死”的又一轮讨论。有评论者认为,网络时代几户已经没有人再去读报纸,报纸的死亡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大陆所有纸媒均为官办,且带有“喉舌”属性,因此很多报纸“拖着不死”与中国国情有关。 首先是当今报纸的主要读者群。虽然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已经基本不再读报,但目前中共的党政领导干部“还有看报纸的习惯”,也有人调侃是“领导的秘书靠报纸去收集信息给领导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领导干部的世代交替,纸媒的消逝依然不可避免。 其次就是人员安置问题。目前中国各地的纸媒从业者中,年龄较大一般都有体制内的编制,年轻群体虽然与报业集团签署有劳动合同,但事实上相当于事业单位或国企人员,一家报纸若要停办,如何安置这些体制内的员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有大陆媒体人爆料,上海曾经有一家报纸停刊的时候,有员工向上级主管部门写信举报主事的领导。举报信的内容事后被证实大多子虚乌有,但也给报纸领导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有评论指出,纸媒的领导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媒体人,而是“为官一任”,为了不影响仕途,处理停刊事宜时首先要解决好人员安置问题,这也是很多大陆纸媒还能“苟延残喘”的原因所在。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即使《东方早报》真的停刊,也会因为及早做了新媒体转型,做出了颇具影响力的互联网新闻产品,而不算是个悲剧。
|
国际 昨天 17:21
中国 昨天 17:18
中国 昨天 17:13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