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11月11日晚23时许,当“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进行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来到位于深圳大运中心的双11主会场,向现场近600位记者朋友们分享了他的双11感言。 以下是马云发言全文。 马云:谢谢大家,这两天大家辛苦了,今年是“双11”第八年,从结果来看我还是挺满意,因为我在前几天跟同事讲,“双11”已经不是销售卖多少,我们最希望“双11”能够给所有买家、卖家带来巨大的快乐,快乐,已经成为了我们最希望能够量化的一个数字。我在网上关注,我的朋友们也跟我讲,今年跟去年来讲,在用户、买家、卖家的整个科学性、快乐性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双11”推进整个中国商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技术的提升。 尽管我们为“双11”进行巨大的技术投入,技术研发,每秒钟设计12万笔交易,甚至到17万笔交易的成交,这些数字可能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到非常高了。但既使是这样,我们还是碰上了技术的瓶颈,前面几分钟还是有难度,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挑战,明年、后年、大后年怎么继续进行下去。 很多人喜欢“双11”,当然,有多少人喜欢“双11”,就会有多少人讨厌“双11”。我相信不喜欢“双11”的也有很多,但是“双11”我们还会继续坚持做下去,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做,我们还要把“双11”做到全世界去! 未来几年,我们要把“双11”坚持下去,并且把“双11”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我们已经让“双11”有了新的内涵,新的意义。最近我们提出了五个“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根据这些,我想今年“双11”为未来的新零售和新制造打开了很多畅想。 在这儿特别感谢媒体朋友,在过去的几十个小时内,很多朋友包括外国媒体从全世界各地来到了深圳,实时报道整个盛况。我相信看到这些数据大家还是比较震撼的,因为这些数据实时的反映了整个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 我在这儿看到了去年我提出的中国新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服务业和高科技,我不敢说将会全面取代,至少能对原来的出口和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有极大的补充和推进。在“双11”我们能够看到整个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的潜力,在今天这样的基础设施情况下,我们能够做成这个样子,我自己觉得很满意。 特别是到了晚上流量开始慢慢下来、放缓的时候,我的心里面觉得放松了一口气,因为网上尽管难,但是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接下来要把六七亿的包裹送出去,那是非常难的。中国的快递物流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万一真突破八亿甚至到十亿的包裹,这也不是闹着玩的。刚才国家邮政局马军胜局长跟我通了电话,在东北和西北存在风雪的可能性,有些地方下雪,天气恶劣,一旦出现整个物流堵塞,大家都不愿意看见。我们对于整个基础设施要有挑战,要不断的刺激它、完善它,但不是要把它搞瘫掉,就像我们对于中国传统零售行业要不断鞭策、不断倒逼它们进行改革,但把它们搞瘫不是我们的职责和目的,最后新零售必须线上线下结合,尤其像今天这么大的量,已经过了六个多亿包裹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到八个亿,可能最后一根稻草把物流体系压垮了,这也不是很好。 未来几天,中国物流界所有能走路的人可能都要出去送包裹,这个挑战很大,我们不希望把一个很快乐的事情变成某一些岗位的人的痛苦。所以我觉得目前为止,见好就收,因为“双11”不是为了一天,我们还要做下去。很多人在问“双11”会不会继续做下去,我本人觉得应该继续做下去,并且上次说了,要做一百届,现在才有八届,可能还有九十二届,还要继续坚持,可能只是做的方式、方法、味道、内涵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它的,我觉得也没什么,就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注,因为关注“双11”、关注整个中国电商甚至关注整个中国未来的新零售,就可以看到一个十三亿人口巨大的内需市场正在被高科技、互联网,以独特的形式一点一点打开,我对此感到无比欣慰。我真的是觉得特别高兴,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用技术、用梦想、用所有人的勤奋,能做前人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 对于全世界,对于这个数字是不是感到震撼甚至表示怀疑都很正常,今天早上就有人问我这个数字。西方总怀疑这是真的假的,我说太正常了,二十年以前我也很怀疑微软的软件为什么能够卖那么多,因为中国那时候并不买软件,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人买软件,所以,互相不理解都正常,但是我们也不是做一届,我们会永远做下去,不断证明我们可以激发强大的需求,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更高兴。 所以谢谢大家,辛苦了,我们明年继续。明年的场地在哪儿,我们今天还不知道,等开了“双11”以后再来研究。也许十周年、也许十五周年,也许十二周年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去美国、欧洲、日本,也许在全世界各地共同展开我们的“双11”活动。 (两个提问) 记者:马总你好,我来自人民网的记者,我想问您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双11”这八年,从五千万到现在接近1200亿的成交额,您觉得它的推动力是什么,它背后代表了什么样的商业变革力量,您觉得阿里在这八个“双11”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们也观察到今年的“双11”,移动端成交其实占绝大多数,最高比例是95%,我们想问您觉得在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能够改变电商、改变中国商业技术创新的机会在哪里,谢谢马总。 马云:谢谢,这八年的“双11”,到今天为止,我自己这么看,它巨大的推动力是消费的力量,因为原来中国的三驾马车以出口、投资和内需,其实内需我们说了这么多年来,到底怎么激发内需,一直没有找出办法来。在过去我们基本上大量的精力花在出口刺激,还有整个投资,这两个工作都是政府可以干得很好的。 但是我认为内需消费应该市场驱动,真正的消费,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我们必须学会消费,我们必须学会享受生活,我们必须学会不仅仅在公路、铁路、交通、航运基础设施上投资,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上投资,必须在教育上投资。 我看到过去八年中国强大的消费力量在推动着,当然是民间的力量、是市场的力量激发了这个事情的发生,背后我看到最强大的是技术的变革,以原来的商业基础设施看来,我觉得很有意思,中国电商和互联网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无论从支付也好、物流也好、商品的积累也好,消费者触达的体验和感受也好,完全是十年以前我们不可想象的东西。 我觉得这儿消费看到了市场化,以民间来驱动,以商业来驱动。第二个,我也看到了创新,这纯粹是创造出来的一种需求,所以这两个我觉得是背后的动力和技术的力量,对于我们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技术。其实大家知道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前面的四五年,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碰上“双11”都瘫痪过,中国的物流是全部通过人工的努力,每一个个人的努力,把所有的包裹送出去。 这一些东西,经过八年下来,当时所有的银行都怕,所有的银行也都不高兴,干吗一定要把所有东西,大家都来挑战,为什么你们一定搞一天,干吗不拉大到二十天,不是挺好吗,所有的创新都是被逼出来的,我们不逼,银行机构的投入和产出比例、效率就会低,我们不投入,我们的物流体系不会建立起来,我们不逼,我们的新商业文明不会建立起来,其实我们在逼自己,大家知道为了这一天,为了前面的两分钟,我们所投入的研发的能力和技术的投入,是超越所有公司的想象。 我前天早上见了阿里巴巴客服,我们两千多名客服在服务着所有的近五个多亿的消费者,我们两千多名客服,工程师有250多名,我们在客服上的技术投入远远超过绝大部分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这一些都是技术逼出来的,为了前面每一秒钟十二万笔交易、十七万笔交易的成交,这种技术,人类所有科学家、工程师都没有想象,这是我们逼出来的,这也是挑战,同时也不能把自己逼疯了,我们要保持物流还要人去送,还有天气的缘故,这是对我们的挑战。 我们如何更加快乐?我们从追求量到追求快乐,到共同的参与。我那天去看,我很感动,我们的几个大数据工程师在研究如何保持零库存,不要出现“双11”很多商家备了大量货,结果一天过了以后,很多货压在那儿,原来他认为自己能卖十件,结果“双11”只卖了三件,七件压在那儿,如何保持库存最低,通过数据解决,这些挑战在一点一点解决。我们要不断的赶,我估计再有二十年,“双11”可能就会相对来讲完美一点。 至于移动互联网下一波,我那天讲了,新零售不是取代电商,而是纯电商的日子以后会越来越难过。这两年电子商务的高速成长肯定势不可当,依旧会非常高速的成长,但是如果没有远虑,不去思考未来的商业模式,不去思考那些80%的商业零售,今天全是传统,不去改革,不去合在一起,不把线上线下数据、物流整合在一起,我觉得“双11”也走不久,电商也走不久。所以我认为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最大的机会和挑战就是往线上线下的结合,传统、互联网公司的结合,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走出未来。 对于我们来讲,无论移动端也好,PC也好,总而言之的目的,是把这些技术能够真正变成普惠技术,让所有的商家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技术,阿里巴巴不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的公司,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个经济体,我们今天的交易额,去年的销售额是在整个中国排第六个省,今年我们的销售额将在全世界可能排第二十个国家这么大的经济体。我们如果不去看到整个经济体的发展,不去看到整个生态的发展,我们难度会非常大。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未来的挑战,我在五六年前就讲,阿里巴巴缺的不是工程师,阿里巴巴缺的不是产品经理,阿里巴巴缺的不是客服,不是一个个点滴的Idea,而是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治理学家,把整个经济体能够治理好,这些挑战没有人碰到过,这也是我们的机遇,所以线上线下的结合,技术的应用,如何把技术变成普惠的技术,这是我们要看的。 记者:我是来自新媒体的,我特别想问一下马老师,您最近提到的新经济体,然后在您的畅想未来之中,整个阿里巴巴这个系统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最迫切需要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在新的财报发布中,也去掉了GMV的公布,改为一年公布一次,那像中国零售,然后阿里云、阿里妈妈,还有菜鸟网络这些在您畅想的新经济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马云:谢谢。我们提出,每年不会把GMV作为我们最重要的指标,对内对外都一样。我们不能过度关注GMV。如果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关注GMV是有意义的,但是今天的阿里巴巴关注GMV意义不大,反而给投资者和社会误导了很多。 这几年来,有人关注阿里巴巴跟其它公司不一样,也有人挑战我们,说我们到处买东西,到处进入各个领域,质问“阿里巴巴,你有边界吗?”我认为互联网没有边界,就像一百年以前,电是没有边界的,你不能说这个行业可以用电,那个行业不可以用电。我们把自己当作一种创新的发动机,社会创新的一个力量,同时我们要打造一个经济体,我们畅想二十年以后,世界会诞生一个虚拟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就像今天长三角是一个经济体,珠三角是一个经济体,加利福尼亚是一个经济体,欧盟是一个经济体,会出现一个网络上的经济体,在这个经济体上面,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小企业,全世界各行各业利用这个网络上的基础设施,利用未来新经济的基础设施进行“全球买、全球卖”。 这是我们希望打造的,二十年以后,世界上会诞生一个崭新的网络经济体,所有的人也许会通过自己的手机这样的终端,通过跟经济体的连接,你就可以做全球的生意。我们淡化GMV,GMV并不表示阿里巴巴是什么,相反如果过度关注GMV反而把阿里巴巴感觉到就是一个电商。我们今天其实有电商、有金融、有物流,还有巨大的云计算,以及其它所拥有的核心技术。 大家知道淘宝、天猫,你们看着现在很热闹,其实淘宝、天猫所有的员工加起来也就一万名,但是我们整个集团有近五万名员工,也就是说有将近四万名员工做的事情跟淘宝、天猫没什么关系。我们把所有的资源押在未来二十年全球化、未来二十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应该怎么去改变。我们觉得每一次机会在于一个企业要做得多大,是在于这个企业为社会担当多大,大家觉得是不是我们站得挺高的样子,这是我们自己的理解。 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越大,回报价值也会越大。我们更看好的是全球化,全世界90%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中国发展的问题,那么在未来二十年内,全世界都是机会。大数据、云计算是未来我们的畅想,这是未来的趋势。 我们思考,把对一家公司定位成为一个经济体的建设者、参与者和运营者,这个经济体不属于阿里巴巴,就像阿里巴巴不属于我们这些人一样,我们只是有幸参与了这个公司的建设,我们只是有幸参与了一个创新的经济体的建设。当然,我们缺的东西非常之多,我们缺的东西超过了大家的想象力,包括各种各样的治理,网上的治理,包括可能海外媒体、国内媒体关心的假货问题、知识产权保障问题,如何对未来创新的问题,都一样。 关于假货,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今天要讲假货,负责任的讲,在电商平台上面的假货,淘宝、天猫平台的假货其实远远低于整个社会上传统零售行业的各个行业。因为今天只要在淘宝天猫上买假货、卖假货,所有的数据都会被追踪:谁买了,谁卖了,谁在生产制造,地理位置具体地点,具体是谁,全部能够查到,今天我们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却不知道媒体朋友有没有关注?只要举报取证,我们就把这些假货全部在网上拿下来,但是我们依然看到大批工厂依旧在生产。谁应该把他们的牌照拿掉?谁发的营业执照?谁应该去把这些工厂关掉?我们并没有执法权,所以,打假是社会综合治理,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希望很多部门不仅仅只是告诉我们网上有假货,而是应该是共同去打击假货;不应该仅仅告诉我们哪儿有假货,而是应该去把这些假货关掉,把这些牌照取掉。只有这样,结合利用阿里的大数据,才可以在整个社会的打假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未来,阿里希望把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技术、把自己拥有的一切能够真正普惠化,能够让整个社会分享这样的技术、分享我们的Knowhow,共同促进,这是我认为未来新商业文明的建设路径。谢谢大家!
|
军事 25 分钟前
国际 27 分钟前
国际 28 分钟前
娱乐 29 分钟前
美国 29 分钟前
娱乐 半小时前
娱乐 半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