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11月20日,联合报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台湾女生的故事。 23岁的谢宁,5年前景美女中毕业时以学测成绩申请读中国人民大学,现就读北大新媒体研究所。过去每次放假回台她都很开心,今年她却首次感到家乡的人可能因为她在口音或用词像大陆人,会收起笑意、态度变得较差,让她非常惊讶且受伤。“我不知道为何我只是去大陆读书,就好像被当作叛徒?” 台生谢宁 刚到大陆和现在对大陆看法的差别? 赴陆5年的谢宁表示,当年她对大陆毫无认识,只听说素质很差,但曾在大陆任教的爸爸一再建议,她才同意去看看。 当年她觉得台湾和大陆差距真的很大,没想到现在已渐渐对调。谢宁说,现在大陆不论生活不论就便利性、快速性等,都比台湾方便。在天猫网站买东西,下午就送过来,小哥还问要不要把外包装等垃圾带走;出门买东西带手机就好,不用带钱包,甚至不用出门,便利超商就可以在20分钟内送到家。 对台湾的看法? 观察现在的台湾,谢宁说似乎非常安逸,很适合生活,但不够有拼劲。她忧心,台湾未来的青壮年人口逐渐外移,在此接受完12年的义务教育,之后就到其他国家工作,再回来享受健保。 谢宁也感慨,过去她一直觉得台湾是极为善良之地,近年不知为何变化很大,网络、电视只要讲到大陆,就充斥各种偏见与负面言论。例如每次有人试着理性讨论说两岸如何和平共处、经济交流,台湾人就会回“426(死阿陆谐音)滚回去”,仿佛毫无理性。 谢宁说,5年来她因课业忙碌,每年都只有过年时回台待短短几天,每次都觉得很开心、很舒服;今年她第一次待足两个月,却惊讶发现不论在哪里买东西,本来态度不错的台湾人,只要听见她的口音、用词,觉得像大陆人,态度就大转变,脸立刻垮下来,变得很不友善。 “我不知道为何我只是去大陆读书,就好像被当作叛徒?”谢宁说,许多台湾店员一认为对方是陆客,就摆出要赚你钱的嘴脸。她感慨,她去大陆这么认真学习,回台却不被认同,然而去美国等国读书的人却不会被这么对待。 她深感,台湾现在仿佛陷于盲目仇恨,很希望大家多去大陆看看,且不只是观光,而是真的生活一段时间,也许就会发现大陆真的没有想象的那样,许多情况只是媒体和政府的渲染。 离开台湾虽久,却反而更爱台湾、希望台湾好,谢宁向来认为,不应拿别人的不好来一直说嘴,而是该看看对方哪里做得好,让自己比对方更好。然而这几年她跟高中同学对话,觉得对方好像都听不懂她说的台湾危机为何,没法从外面看台湾;更有人会认为“你们被大陆同化、洗脑”,觉得台生都帮大陆讲话。 谢宁则认为,她只是像其他到欧美留学生(专题)一样“旁观者清”,以全面角度中立客观地看事情,希望让台湾处境更好。但这些,台湾朋友都听不进去,但若是去过英美留学的朋友就可沟通。 会鼓励台湾学生来陆念书、就业吗? 亲身经历大陆的大学苦拼时光,谢宁建议台湾学生来大陆念硕士就好,“念大学会失去更多,留下遗憾”。她说大陆的大学没休闲娱乐,大家都很冲,努力规划未来,一点时间都不浪费,甚至较少有人谈恋爱。 谢宁说,她也曾努力跟同学拼成绩,但最后想清楚该拼的不是成绩,而是要认识很多人、扩展眼界,她后来能得到很好的实习机会,也是因为遇到这些人。“大陆很拼成绩,但人脉、资源也很重要,我未来既然想做公关、新媒体,就该先磨练交际、人际关系。” 若是就业,谢宁也鼓励台湾年轻人来大陆闯一闯。她认为,台湾人不论来大陆就学或就业,都可以改善彼此关系,借由民间交流来了解对方,不要靠媒体、政治片面讯息传达。 未来的打算? 谢宁表示,她毕业后会希望以北京为跳板,优先到欧美地区工作,第二选择在大陆。她说,她爸妈都是教授,不希望她回台,建议她既然已在北京有经历,不妨就在北京工作。“我若回台,唯一原因是想陪爸妈。” 谢宁说,大陆相对于台湾,市场大、国际化,资源充沛。像她在校时,就已有机会与比尔·盖茨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国政府机构等合作;未来她想从事健康传播,希望继续跟WHO合作,若只在台湾工作,恐怕很难达成目标。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