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中国 查看内容

朋友圈太可怕 “罗一笑”事件的来龙去脉:警惕“好故事” 善意莫跟风

加新网CACnews.ca| 2016-11-30 17:44 |来自: 综合整理

近日,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作者罗尔称,由于女儿身患白血病,他和一家公司商定,自己写的文章每转发一次,公司就会为罗一笑捐赠1元钱。连日来这篇文章被众多网友“疯狂”转发。罗尔还曾上电视流泪受访。

不过在11月30日,各种质疑声开始逐渐发酵。有网友爆料称:“关于《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与作者罗尔同在深圳女报的朋友发了真相,此事有人在背后做营销(营销人是小铜人,出版界)。”

公众号募捐的来龙去脉

第一个发文的公众号是在2016年9月13日,早晨6:44 公号:罗尔《耶稣,别让我做你的敌人》

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被疯转,让这篇文章开始疯转的是公号:P2P观察。

2016年11月27日 16:55 公号:P2P观察《耶稣,别让我做你的敌人》这文章现在打不开了。P2P在这篇文章下面开了赞赏,并声称转发一次捐一元钱。P2P观察收到的赞赏数在11月27日零点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十万元人民币,转发人数超过十三万。通过罗尔的朋友,还有活动发起人的微信转账也达到了两万五千元。多少教徒或者宗教爱好者,就为了这一元钱,把耶稣卖了呢?

在P2P观察的文章出来后,罗尔笔下的基督徒圈子的人也放出了对应。2016年11月29日 16:27 公号:生命季刊发了文章《罗尔,叫你一声“弟兄”!主心忧伤....... 《耶稣,别让我做你的敌人》读后有感》。摘取一些片段如下:

罗尔,叫你一声“弟兄”!主心忧伤....... 《耶稣,别让我做你的敌人》读后有感》截图

随后便是最后一篇文章,2016年11月25日,公号:罗尔《罗一笑,你给我站住》。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

《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截图

此文写的非常感人,看完后大多数家长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号召捐款,甚至有人在下面评论打赏已到上限希望加好友捐款。

但是大家都记得一开始说转发一次捐一元的是P2P观察。而且这篇文章的确是罗尔自己写的,那么小铜人到底是谁?为什么又说转发一次捐一元?大家开始疯狂地询问这个问题,其实小铜人就是P2P观察。罗尔称小铜人的创始人刘侠风是其老友。

罗尔家底被爆 民众转发高呼被骗

后来事情峰回路转,突然朋友圈出现熟人标了,转发风气一下反转:

网友朋友圈截图



对于有三套房为什么不选择卖房救女,却要“卖文救女”?罗尔说,房子除了深圳自己家住的这一套,确实有两套在东莞,但是是2015年买的,还没有房产证,所以不能拿出来买卖。罗尔称自己每个月4000多工资,没有其他收入,买房银行贷款40多万,月供5000多。别克07年买的十万块,只有这辆车,还有辆单车。

随后在2016年11月29日罗尔发表新文章《我承认,我被钱砸晕了头》,罗尔表示钱已经筹够了希望大家不要再转发了。

可是网友并不买账,纷纷认为自己的爱心被消费了,这样评论:

@作家文道 :罗一笑,刷爆的不是朋友圈,而是怜悯与良知。从阅读点赞情况分析,双10万+,早过50万次转发,这是一篇过千万级的文章。也就是所谓机构早已经到达捐款上限。你刷的是什么呢?也许是怜悯,也许只是善意的传达。但是,你知道每天又有多少的罗一笑?如果可能,不是跟风的转发,而是每年,少抽几包烟,少买一点无用品。用心,去关爱一下真正需要帮助需要帮助的那些人。也许你帮的,就是你自己。

网友:人心没底线的案例就是那个挂在罗一笑父亲救女信下面的公司,消费一个病重的小女孩,消费一个悲伤绝望的父亲,消费观者的同情心和爱心,还有什么比这公司更残忍的呢?

网友:我也是实在搞不懂,罗尔先生已经在公众号里跟大家讲得很明白了,笑笑的钱募集到了,然后大家还在转他的那一篇《罗一笑你站住》并且配以转发这篇文章小铜人给1块钱,但是明明并不是啊,需要转发的文章并不是这一篇,而是在公众号“P2P”观察里.....搞不懂那些盲目转发的人在想什么.....要看清楚再献爱心 ...

有人晒出“胡医生”在朋友圈的曝光,称“患者日均5000元,社保基本可以报销80%以上,目前总花费11万,自费大概2万。家长焦虑可以理解,但这家公司炒作,利用人们同情心,夸大医院的治疗方案及治疗费用,骗转发量给自己打广告。同情心是好事,但转发请理智。”11月30日下午,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关于深圳罗某笑小朋友医疗救治的情况通报”也针对之前网文中“面对每天少则一万出头,多则三万有余的费用”通报了费用情况,截至11月29日,三次住院总费用合计为204244.31元,其中医保支付168050.98元,自付36193.33元,三次平均自付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比例为17.72%。



警惕“好故事” 欺骗满满善意

南周评论的马剑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中国非营利评论》执行主编)发表评论

作为善意满满而转发这一文章甚至进行打赏的公众,不用气急败坏地转而去谴责罗尔,毕竟,筹得的款项用于罗一笑小朋友的疾病上,主要目标也就达到了。据有关方面透露,民政部门已经介入,后续的费用监管想必也没有太多问题。

但是公众的感情又如何处置呢?毕竟满满善意被商业营销裹挟,很多人认为善意被玷污了,受到了欺骗,很“受伤”,这种营销式求助违背了公序良俗。但作为吃瓜群众的我们自己就没有责任吗?转发文章本身就是顺手行为,是廉价的,看文打赏的目的本就在于为小朋友治病,此目的也没有落空,那么到底哪里受伤了?跟风转发、跟风质疑,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

说起来。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去相信这种未经正式慈善组织介入的故事呢?仅仅是故事讲的动听吗?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只能怪笔我们鉴别能力太弱。我们相信的是转发人的人格,之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文章,是因为我们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当我们相信我们的朋友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去增加他们所转发信息的可信度。当形成一定的群体效应时,更是如此。大家都转发,我不转发好像很冷血。但是这种以朋友的人格作为背书的信任机制真的可靠吗?你有没有问你朋友一句,这个消息的来源如何?对方你认识吗?在你转发的那一刻,你有没有想到,你是在拿你自己的人格信誉为这个转发的消息进行背书呢。

如果是熟人社会,这种背书效果是很强的,责任承担也会很确定;但是在现代陌生人社会,即使是朋友圈,也未必都是完全可信的朋友,很大一部分只是各个渠道认识的“熟人”而已,那么“信任”的基础又何在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然非常宝贵,但是缺乏制度保障的人际信任,却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

公益慈善领域看上去很美,做善事总是令人开心愉悦,但这个领域同样存在各种darkside,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我们不去信任法定的慈善组织,非要以自己的情感好恶做出判断时,最好还是慢个半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东突分子成叙利亚将领 拉尼回应各国:他们有功劳

国际 半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