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在台湾“二二八事件”70周年纪念日前夕,民进党当局迫不及待地宣布新一轮“去蒋化”措施。台媒称,随着政权更迭,蒋介石一再被“转型”,也屡次成为政客操弄意识形态对立的催化剂。 据台湾《中国时报》26日报道,台“文化部长”郑丽君25日宣布,基于“面对历史、正视伤痛、尊重人权”的目的,“中正纪念堂”有必要转型,目前商店已下架停售“威权统治者”意象鲜明的商品,包括玩具、文具和生活用品等,并且在开闭馆时停播“蒋公纪念歌”,停止发放涉及“威权崇拜”的简介和其他宣传品。同时,纪念堂里的展厅、艺廊和演艺厅也要更名,恢复原先使用的“一展厅”“二展厅”“一楼艺廊”等中性名称。“文化部”将展开跨部会协调,将文物归还“国史馆”等其他单位。至于“中正纪念堂”是否改名、未来用途及仪队站岗是否取消,郑丽君称将开放社会讨论。她说,“转型正义不是要去蒋化,相反是要面对他”。 民进党称,国民党仍坚持“蒋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功过未定”,让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国民党应该为不恰当的发言道歉。“独派”团体“北社”社长张叶森称,这些商品下架是最起码的,“这是非常应该的、迟来的正义”。“行政院政务委员”张景森甚至建议,把“中正纪念堂”改作“立法院”。 过去20年,岛内对“去蒋化”并不陌生。第一波风潮发生在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下令将“总统府”前的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2007年堪称“去蒋运动”的高潮,已是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陈水扁宣布将“中正纪念堂”更名为“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并拆除“大中至正”四字,“教育部”由此与台北市政府展开激烈的“挂牌攻防战”。此后高雄市政府一声令下,将巨型蒋介石铜像大卸八块移除,各个学校、公园也发生不少破坏铜像的事件。直到马英九2008年上台,才把“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改回“中正纪念堂”,但大门口牌楼上的匾额题字仍是“自由广场”。 蒋家第四代、国民党“立委”蒋万安说,民进党完全只讲蒋介石“过”的一面,也不是客观理性地呈现历史,“这样的做法与过去威权时代有什么差别?”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称,“中正纪念堂去蒋化”将引发社会对立、仇恨与分化,是不智之举。国民党“立法院”党团首席副书记长林为洲批评说,民进党用政治手段做细枝末节的“转型正义”根本毫无必要,如果蒋介石纪念商品不被接受,市场自然会淘汰,民进党撇除其历史意义的做法反而是伤害观光。 台观光局统计显示,“中正纪念堂”一直是游客赴台最爱去的前五大景点之一,仅次于夜市、台北101、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国父纪念馆”。 《联合报》评论称,如果说贩售这些商品就是“威权崇拜”,而民众记忆犹新的是,同样是民进党执政的台中市政府,居然想把已拆毁的“台中神社鸟居”重新立起,并称是“找回城市光荣”。“难道日本殖民时的神社,比中正纪念堂还要‘不威权’?”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