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台湾 查看内容

专家:新南向KO一带一路?蔡英文也说得出口

加新网CACnews.ca| 2017-5-12 11:21 |原作者: 钟厚涛|来自: 海外网

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本周也将会在北京召开。而在去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不久,立即也推出所谓的“新南向政策”,近日蔡英文在接受采访时,刻意将“新南向”与“一带一路”对比,并豪言台湾有多种“软实力”,非大陆所能比。


中国社科院台湾问题专家钟厚涛应海外网(m.haiwianet.cn)之邀,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蔡英文推进“新南向”的意图以及遇到的困境,并由此探讨“新南向”与“一带一路”是对接还是对撞?

近日,蔡英文在接受东南亚国家媒体专访时,刻意将台湾“新南向”政策与中国大陆“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比,声称台湾拥有多种“软实力”,这不是经济或政治力所能阻挡的。显然,蔡英文是以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看待“新南向”与“一带一路”关系的。未来蔡英文若继续固守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将“新南向”与“一带一路”完全对峙起来,甚至想利用“新南向”来对冲“一带一路”,其“新南向”也只能沦为“新难向”。


图谋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绝非一朝一夕的临时规划,而是经过长期的酝酿筹划。早在2012年“大选”败北之后,蔡英文就专程奔赴新加坡、印度等国,进行实地考察,彼时蔡英文心中的“新南向”政策就已经初具雏形。而在2016年正式走马上任之后,蔡英文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更加肆无忌惮地强加推行,其背后的主要考虑和主要动作有:

“经济台独”。蔡英文上台以来,外界一般喜欢以“柔性台独”、“文化台独”等名词来描述蔡英文的“台独”策略,但这种描述却忽略了蔡英文“台独”路线的另外一个重要面向,即“经济台独”。所谓“经济台独”,就是指要全力弱化两岸的经贸往来,逐渐削弱两岸的经济连接,减少台湾对大陆的所谓“过度依赖”,以便维持台湾在经济层面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简单来说,“经济台独”就是要在经济领域实现“脱中”。

但台湾又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高度依赖外部市场,既然蔡英文不想依靠大陆,只能另外寻找新的替代市场。在经过反复沙盘推演之后,蔡英文最终选择了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因为这些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市场广阔,与大陆同质性较高,因而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国家来取代大陆。这就是蔡英文推出“新南向”政策的核心初衷。

文化搭台。蔡英文深知,单就经济体量而言,台湾在整个亚太地区并不占优,不但与中国大陆、日本等相去甚远,就是与韩国、新加坡等,也是差距越拉越大。因而如果只是以经贸为手段,来进军东南亚市场,最终只会事倍功半,效果不彰。简单来说,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以台湾的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与美日韩以及中国大陆等相抗衡。

为了弥补这种经贸层面的“先天不足”,蔡英文又另辟蹊跷,决定从文化、医疗、宗教等领域入手,不断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输出台湾的“软实力”,妄图借此强化东南亚和南亚各界对台湾的好感,为“新南向”政策在这些国家的推行提供较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政治唱戏。无论是经济层面的“台独”,还是文化层面的渗透,这都不是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谋求台湾的“事实独立”,并为将来的“法理独立”提前铺路。在蔡英文的“台独”路线规划图中,对内她力图通过长期的“去中国化”进程,定点清除掉与中国有关的所有文化符号,包括蒋介石像、孙中山像、孔子像等等,最终实现岛内民意的全面绿化,让岛内民众只知台湾而不知“中国”。对外则打算利用一切可乘之机,制造台湾是“主权独立政治实体”的假象。例如,蔡英文在出访巴拿马等国时留下的签名,都是“台湾总统”而非“中华民国总统”,这显然是要摆脱“中华民国”(背后当然是中国)对她的框架性约束,进而可以凸显出“台湾”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假象。简而言之,蔡英文这种签名方式,是想抛弃“中华民国”,转而力图形塑“台湾国”。

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遵循的同样也是这种逻辑,即利用经济、文化等平台,不断强化台湾与东南亚和南亚等国的实质关系,不断提升双方的高层人员往来层级。但我们统观蔡英文当局与这些国家的交往过程,就会清晰的发现,蔡当局几乎从来不提“中华民国”,反而屡屡刻意强调“台湾”。蔡英文如此运作,显然是想达到在国际社会为“台湾国”正名的效果。


困局

如果单纯从经济层面来考虑,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毕竟目前全球各地都在加速进军东南亚和南亚市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新南向”并非简单的经济政策,而是包藏着沉重的政治野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南向”政策已经被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所绑架,因而严重偏离了其理想的预期轨道,主要表现在:

两岸经贸不降反升。蔡英文的初衷是想利用“新南向”政策来弱化两岸经贸往来,来引导台商往东南亚布局,逐步减少对大陆的投资。但两岸的经贸往来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不会被蔡英文的政治意图所操控。台商的海外投资,也只会逐利而去,不会听从蔡英文政治指挥棒的任意吆喝。

从目前整体情势来看,两岸经贸往来平稳运行,在部分领域还稳中有进。例如,根据海关总署5月8日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至4月,两岸贸易额为563.9亿美元,同比上升11.6%。其中,大陆对台出口129.4亿美元,同比上升9.9%;大陆自台进口434.5亿美元,同比上升12.1%。面对这样的数据,蔡英文估计完全始料未及,其妄图利用“新南向”政策来弱化两岸经贸往来的图谋,也基本宣告破产。

文化对接危机重重。蔡英文本来是想打着“新南向”政策的旗号,加大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文化连接。但在实际操作当中,蔡当局却遭遇到了多种难以想象的难题。例如,在语言层面,东南亚国家大多语言复杂,仅印度就有28种官方语言,台湾要想与这些国家进行经贸合作或是在这些国家进行文化扩散,如果不懂对方的语言,无异于痴人说梦。比语言更复杂的是,东南亚和南亚的很多国家都是宗教林立、族群对立,台湾在进军这些国家时,若是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碰触对方的“文化禁忌”,最终酿成恶果。此外,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现在的环保意识也正在崛起,而台湾的制造业往往对环境会构成巨大的威胁,因而很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民众和官方都奋起抗争。2016年台塑在越南投资的钢厂,因为排污未达标,最后被处以5亿美元的天价罚款,就颇能说明问题。

政治图谋全面破产。蔡英文原本期望利用“新南向”来强化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实质关系,并借机凸显台湾在国际社会是“主权独立实体”的假象。但从客观效果来看,这些国家对于台湾“新南向”政策的态度大多比较冷淡,因为他们更期待的是从美日欧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不是从台湾引进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既然台湾不是他们吸引外资的优先考虑,他们自然也不需要全力配合。蔡英文“经济搭台、政治唱戏”的图谋自然也就不可能得逞。


出路

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曾多次推行过“南进”或“新南进”政策,但均以失败告终,很多台商都赔得血本无归,至今心有余悸。现在蔡英文重走李陈时期的老路,未来能有几分胜算,估计连蔡英文自己都心里打鼓。因为从整体实力来看,在各方积极进军东南亚和南亚的力量中,台湾过于势单力薄,因而很难一呼百应,形成规模效应。

未来蔡英文若能根本调整两岸政策,通过两岸对话将“新南向”与大陆倡导的“一带一路”对接,两岸联手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新南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中国大陆从来没有想过要“限缩台湾在本区域的发展空间”,只要蔡英文能够在承认“两岸同属一中”的基础上,与中国大陆进行协商,大陆本着“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肯定会欢迎台湾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也会为台湾各界的发展创造更多便利的条件。但如果蔡英文继续将“新南向”与“一带一路”进行区隔,甚至想利用“新南向”来干扰和对抗“一带一路”,那么其最终的结局恐怕早已注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血洗!华尔街恐慌,美股惊现疫情后最惨烈暴跌,数万亿养老金灰飞烟灭!川普做出惊人回应!

美国 昨天 17:02

加元暴涨近5.2!卡尼官宣反制 放狠话:“加拿大可代替美国领导世界贸易”

财经 昨天 17:01

突发!北美股市“血崩”引爆史诗级抛售:7巨头全军覆没!加元逆势暴涨!华人一片哀嚎!

加拿大 昨天 17:01

血流成河!刚刚,美股暴跌1679点!加拿大对美加征关税!加元狂飙

财经 昨天 17:01

破防!Costco女顾客退货直呼“再也不去”!22种热销商品价格暴涨

美国 昨天 17:00

男友手机出现陌生女子!她以为是小三,结果是他隐藏多年的“女人格”??

国际 昨天 16:59

枪杀美医保CEO枪手要判死刑?检方态度坚决疑要杀鸡儆猴!狱中收数百来信,手抄10页姓名致谢!

美国 昨天 16:59

壕!华人花2亿美元包飞船上天!4宇航员全平民,练8个月就上太空了...

华人 昨天 16:58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