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近日,民航局公开表示,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将允许在飞机上使用。这一规定也意味着,几乎是月经贴的“手机信号会不会对飞机飞行造成影响”的争议也正式告一段落。 当大家正为飞机上终于可以愉快玩手机兴奋时,另一个消息给我们泼了一碰冷水——手机属于致癌物。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手机成为致癌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手机辐射致癌的问题,和手机信号影响飞机飞行一样,也属于月经贴问题,规定出来之前支持双方都是在打嘴仗,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近日,有朋友圈疯传,手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致癌物,在“谈癌色变”的今天,手机这个每天陪伴在我们身边十多个小时的物件,真的突然变身大魔王了吗? 首先,手机是致癌物,这是谣言吗? 不是,早在2011年,手机就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判定为“2B”类致癌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权威吗? 权威,IARC可以说是目前癌症领域最权威的机构,这家机构从1971年起组织专家组收集和评价世界各国有关化学物质对人类致癌危险性的资料。 其出版的《IARC关于致人类癌症危险性评价专题论文集》主要研究那些物质会存在致癌性,并对致癌强烈程度进行分级。 致癌物五组四类 IARC把致癌物一共分为五组四类: 第一类:致癌 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如吸烟和二手烟。 第二类:很可能致癌 组2,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又分为两组,即组2A和组2B。 组2A,对人类很可能(probably)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如生产艺术玻璃、常用电吹风的理发师。 第三类:可能致癌 组2B,对人类是可能(possible)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第四类:未知 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第五类:很可能不致癌 组4,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引自百度百科) 吸烟致癌我们都知道,在IARC吸烟被列为一类致癌物,而手机则被判定为“2B”类,也就是说可能致癌。(话说) 手机会对我们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癌变产生影响,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打电话的时候,手机可能会成为2B类致癌物。 别担心跟手机一样的2B致癌物还挺多 截至2017年6月28日,IARC一共公布了199项和手机一样的2B类致癌物,比如敌敌畏、柴油汽油等物质也属于这一类,另外暴露作业的印刷员、纺织工、消防员等操作都被认为暴露在2B类致癌物中,咖啡也曾列入2B致癌物,后来被移除。 而比2B类致癌物更严重的2A类还包括从事油炸以及高温工作、饮用65度以上的热饮料、吃红肉,甚至从事理发师职业都被认为是暴露在2A致癌物下。 所以你女朋友生病了你还会让她多喝热水吗? 能够明确致癌性的物质包括烟草、酒精饮料以及槟郎,我们都知道口腔癌患者60%都与吃槟榔有关。 另外最近在茶叶界闹得沸沸扬扬的黄曲毒素也被列为一类致癌物。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 看到这里大家会明白,原来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致癌物,而手机致癌的能力并不高,你出门戴个口罩或者少喝点酒都能比玩手机更能降低致癌风险,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打消疑虑。 不过,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手机辐射真的会致癌吗? 手机辐射真的会致癌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14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认为两者没有关系,另外少数认为有关系的实验无法重复实现。 因此根据目前的数据,FDA认为手机射频暴露和不良健康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它也指出有必要去研究长期使用手机以及儿童使用手机的影响。 短期影响方面,一些研究调查了射频场对志愿者脑电波活动、认知功能,睡眠,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迄今为止,研究并没有提出任何持续的证据表明暴露于低水平射频场下导致组织加热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影响方面,检查射频暴露潜在长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是寻找脑肿瘤和手机使用之间的关联。 然而,由于许多癌症在导致肿瘤的相互作用多年后才能被检测到,而且由于手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广泛使用,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只能评估在较短时间内变得明显的癌症。 然而,动物研究的结果始终表明长期暴露于射频场的癌症风险不会增加。 另外从13个参与国家收集的数据进行国际汇总分析,发现手机使用10年以上的胶质瘤或脑膜瘤的风险没有增加。 尽管没有随着使用手机越长风险越高的趋势,但有些迹象表明,手机使用累积时间最高的10%用户的胶质瘤风险增加。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论因为存在一些偏见和错误,所以结论的可信度并不是很高,因此阻止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不过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这些数据,IARC才将射频电磁场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组),这里面就包括会发射电磁波的手机。 WHO还表示虽然脑肿瘤的风险增加并不确定,但手机使用量的日益增加以及手机使用数据在15年以上的时间长短使得手机使用和脑癌风险得到进一步研究。 特别是随着近来手机在年轻人中的普及,世卫组织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群体的研究。 无论是FDA还是WHO,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并没有强有力的关联。而且癌症发生是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不能起绝对作用。 因此有专家建议,将常见诸媒体的“致癌物”改为“致癌因素”,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依赖产品,很多人与手机之间接触每天超过10个小时,远比2014年的时候要长。 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的研究还在持续,但我们希望大家认识到这并不是一个一刀切的结论。 而且长时间玩手游对眼睛的伤害、大批青年沉迷手机游戏要比目前捕风捉影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
中国 昨天 22:04
美国 昨天 21:56
国际 昨天 21:48
国际 昨天 21:30
体育 昨天 21:22
国际 昨天 21:05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