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人民日报堪培拉3月26日电 虽然中国的农历新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是对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座名为杨的小城来说,中国新年的气息依然浓厚。当3月24日记者驱车抵达时,发现城市街道和商店到处悬挂着红灯笼、中国结等各式各样的装饰品,一派节日景象。 小城的主街道上锣鼓喧天,在南半球夏末炽热的阳光下,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场被称为“蓝坪中国节”的庆祝活动已经在杨市连续举办了15届,今年的庆祝活动从3月10日开始,将一直持续到25日。记者在宣传手册上看到,活动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除了舞龙和舞狮表演,人们在十几天的时间里还可以参观摄影、雕塑、民俗系列展览,品尝别具特色的中国和澳大利亚小吃,体验汉服、中医、茶道,欣赏中国民乐和书法表演。一位在街边临时搭起的中医展台前刚刚把完脉的当地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中国医生说我身体没有大毛病,而且他的描述和我平时感觉完全一样,中医诊脉确实很神奇。” 杨市市长英格拉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举办‘中国节’,隆重庆祝中国新年,就是为了告诉民众不要忘记华人为我们作出的贡献和我们过去犯下的错误。”英格拉姆所说的“错误”发生在1861年的杨市,那是一场严重的排华暴乱,而且直接影响了后来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当时的杨市还被称为蓝坪低地,1860年那里发现了金矿,很快吸引了大批淘金者涌入,到1861年1月,淘金者人数已经达到9000人,包括约2000名华人。由于华人多以团体形式作业,效率比单独或以小组形式作业的欧洲矿工高出许多。华人在欧洲矿工认为已无利可图而废弃的土地上再次进行开采并且往往收获颇丰,招来了妒忌。欧洲人开始指责华人“抢走了我们的金矿”,并于当年发动了澳大利亚历史上针对华人最严重的暴乱。暴乱发生之时,数千名欧洲矿工浩浩荡荡闯入华人矿区。一向隐忍而且毫无准备的华工遭毒打,黄金被抢劫一空,生产工具毁坏殆尽,帐篷付之一炬。事件导致500多名华人伤亡,1200多人逃离。暴乱过后,施暴者不仅没有受到惩罚,殖民地当局反而通过了一项排华法案,对允许华人矿工淘金的区域进行限制。此法案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白澳政策”的开始。 斗转星移,“白澳政策”在1973年被废除,如今中国一跃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今天中心区人口不足万人的杨市,已经发展为远近闻名的樱桃之乡,每年的樱桃采摘季总会吸引很多周边地区的人前往。从2017年起,杨市的樱桃开始出口至中国,来自中国的游客也出现在杨市的街头。1997年,杨市与中国兰州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两地在畜牧业、文化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杨市的人们期盼着将来会有更多当地的食品、奶制品和水产品出口到中国。出席当天活动的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外交官告诉记者,排华暴乱这不光彩的一页值得后人吸取教训。杨市能够正确看待历史,勇于纠正错误,建立了民俗博物馆、中国花园,并举办“中国节”,为的就是传承中澳友好。 正如英格拉姆所说:“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重演,我们必须铭记中国人的好,也必须明白今天的中国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7日 22 版)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