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ICBC会对所有交通事故中的个人和车辆理赔,不会因为是旅客而有特殊情况。 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喜欢海外旅行,跟团又太费力,起得早还累,大部分华人都选择自驾游。但是自驾游隐患也不少。 昨天,来自中国的一家三口在新西兰自驾游的时候,遭遇了惨烈车祸。 据悉,当时一家三口刚从当地美景库克山上下来,正要并入8号高速,但是由于转弯角度刁钻,车速又急。 竟然撞上了迎面驶来的车辆,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两车全部被弹开,疯狂打转! 随后华人家庭的车由于撞击力过猛,原地弹起,砸到了正准备转上高速的第三辆车。 华人车上的司机,家里的父亲,当场死亡。 司机失去意识的情况下,整辆车失控,最后开上了路旁的草地才停下。 车上一名华人儿童,一名妇女,相信是和死者是一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正在接受治疗。 国外路况和国内不同,自驾游时一定要小心驾驶,遵守时速,因为道路都是陌生的。 不过,新西兰政府的保险理赔政策非常人性化,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ACC政策。 新西兰政府为境内所有人,无论国籍身份,提供的全面、全天候、不追究过失的意外伤害偿付机制。 这种保险无须事先购买,只要身处新西兰境内,就自动获得因为意外伤害申请ACC赔付的权利。 必须注意的是,赔偿仅限于发生在新西兰境内的各种费用。对外国游客,ACC主要体现为意外伤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治和康复费用偿付。 如果这事发生在加拿大 赔还是不赔? 前段时间,一位中国游客孙女士在加拿大遭遇车祸的经历给大家都提了个醒,买保险一定要看清楚。 孙女士于十一黄金周来加拿大旅游,却不幸遭遇车祸。 孙女士说她原本计划在加拿大玩18天:温哥华3天,落基山脉7天,加东7天。 10月4日,她和十几名朋友找了一个旅游私人代理,购买了车辆保险并包租了一辆商务车从蒙特利尔到魁北克城"自助游"。 然而由于司机操作失误,路上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车内不少人受伤, 其中孙女士的伤势最重--当场昏迷了两个多小时。 送往医院后,她被诊断出颈椎骨折+颅内出血,在医院进行手术,花了近2天时间。 一开始,保险公司给她发了邮件,表示会支付医疗费用。然而在11月4日,又收到了一封邮件称不陪医疗费用。 孙女士 保险公司表示根据今年6月安大略省新通过的保险规定,在加拿大居住未满60天的非加拿大居民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予赔偿。所以,孙女士的医疗费他们不赔了。 孙女士表示很无助,因为当初车辆保险的事是他们找的私人旅游代理与租车公司谈的,孙女士并没有看到具体的保单条款。 她说:"没想到无良保险公司竟然出尔反尔,找借口拒绝赔偿。" 孙女士说自己现在已经拖欠医院的手术费和住宿费一万多加元,不能马上回国在加拿大又举目无亲。如果保险公司不给赔偿,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反复确认条款,确定旅客身份的自己可以获得理赔。 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加拿大BC省就会不同。 ICBC会对所有交通事故中的个人和车辆理赔,不会因为是旅客而有特殊情况。 华人家庭在澳遭遇严重车祸 保险不赔需自掏$30万治疗 一个华人家庭在澳洲旅游发生了严重车祸。但是他们却要自掏腰包支付30万澳元的医疗费用。 《每日电讯报》报道称,谭女士(Kelly Tan,音译)及其丈夫儿子来澳旅游时发生严重车祸,一家三口都被送进了手术室。 据报道,这起事故发生在去年12月11日,谭女士一家所乘坐的车辆在新州东北部Lismore附近,与另外一辆汽车迎头相撞。 事故发生后,谭女士和她的丈夫都接受了内科手术,而她13岁的儿子也因脚部骨折而接受了手术治疗。 由于肇事司机的保险公司拒绝支付更多的医疗费用,谭女士一家在黄金海岸医院住院1个月后,被迫返回新加坡完成肠造口手术。 但是没想到,这一次出境居然中止了她应得的医疗理赔! 然而, 澳洲新州政府对CTP(第三方强制险)条款进行了一次修改。修改后的条款规定,如果外国游客在澳遭遇车祸(非责任方),一旦离开澳洲,就没法享受医疗理赔。 这一家三口只得自己掏腰包支付了30万澳元的医疗费用,然而他们根本是事故的受害者。 原本应该享受的医疗理赔,竟因为一次出境而落空,她们认为这是对外国游客的一种歧视。 希望华人都能平安旅游,谁也不想在旅途中出事,可是买个保险以防万一还是需要的。 |
美国 昨天 21:15
美国 昨天 20:53
美国 昨天 20:42
台湾 昨天 20:25
台湾 昨天 20:25
加拿大 昨天 20:25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