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不知道瑞典警察为什么对”撒泼“的却火气这么大 看到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的新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在瑞典读书生活过几年,根本想象不出瑞典警察发怒是什么样子。瑞典当时的犯罪率极低,那时甚至以为瑞典警察就像在皇宫表演换岗的卫兵,礼仪性大于实用性。当时我所在的城市发生过一次轰动全城的凶杀案,警察赶到现场时凶手并未走远。搞笑的是警察放着凶手不追,只是拉胶带保护现场。更有意思的是杀人凶手被抓住后第二天就被放出来回家过周末,把接载他的计程车司机吓的够呛。如此宽松的警匪关系,把瑞典警察的棱角都磨平了,一点脾气也没有。没想到现在他们居然变得如此简单粗暴。 瑞典警察这次对中国游客确实过于粗暴了。有人一味强调规则法律什么的。这让我想起22岁的英国女大学生安娜。她搭夜间巴士回家。上车后发现还差20便士才够付车费。于是哀求了8分钟请司机让她先上车,找到取款机再取款补上。但是司机还是在凌晨3点把她赶下车。安娜步行在路上,被惯犯莫兰卡住脖子拖进灌木丛实施了强奸。幸亏4分钟后她母亲开车来找她,引起警察注意并惊动了罪犯,才让已经浑身是血陷于昏迷的安娜保住了命。事件发生后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司机,“难道她的人身安全还不值20便士?”尽管事后调查结论是公车司机按章办事没错,但是司机仍然处于内疚和舆论的压力下。在规则和生命安全之间,孰轻孰重岂不是一目了然? 很巧的是,瑞典警察也是在凌晨3点把三个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人扔到大街上,其中还有一位显然是生病的老人。实事求是地说,看过视频也确实觉得他们那样做太丢脸。不管怎么说,事情起因是自己的失误,“撒泼打滚”即没有道理也没有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警察“合法”地忽视游客的人身安全是正确的。如果他们在街头上发生意外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虽然瑞典警察有权力把他们“移动”到别处,但也完全有能力做的更好一些。比如将他们带到警察局调查,把他们扔下后通知中国大使馆,或者把他们送到教堂或者地铁站门口,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做? 曾先生对警察多次提到他们“是游客,不是难民”。这个细节也许揭示了冲突升级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曾先生一家的表现太像难民,引起酒店和警察的误解,才遭到如此无情的对待。事实上大量难民涌入瑞典已经改变了瑞典人对外国人的友好态度。过去瑞典的治安好得像世外桃源。看不到围墙,家居生活基本不设防。夏天经常在路边看到美女光着上半身晒太阳,有时候碰到美女半裸体骑自行车。斯德哥尔摩大街上看到有年轻男女全裸体搞行为艺术。这体现了一种非常安全的社会环境。听说现在不行了,太危险。 总人口仅900万的瑞典在2015年就接收了16.3万名难民,境内难民总数已经达到到24万。瑞典人吐槽这一代难民“不工作,只靠政府提供的福利金生活。”“很多难民参与吸毒、贩毒、强奸、放火和杀人”。这也难怪瑞典警察脾气变坏暴力十足。在瑞典警察被难民搞得焦头烂额,中瑞之间有人权议题摩擦,中国人对“撒泼打滚”深恶痛绝之际,曾先生一家正好都碰上,够倒霉。 |
加拿大 半小时前
中国 半小时前
中国 半小时前
国际 半小时前
加拿大 半小时前
华人 1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