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华人 查看内容

从大师到渣男:林清玄的人设崩塌史

加新网CACnews.ca| 2019-1-23 11:10 |原作者: 杨渡|来自: 腾讯大家


在我的心中,林清玄一直是一个作家。一个平易近人的朋友。和他后来被视为是“心灵导师”,甚至“佛学大师”的形象无关。但他的悲剧,也正是来自他被视为“导师”与“大师”。


杨渡 | 世人眼中的大师林清玄,并不是真正的他


我是在1985年左右,和他在《时报杂志》共事的。他的文笔优美,清新易读,无论是报导或说故事,都非常精彩。所以《时报杂志》的时代,有些记者的文章需要修改,有些文化人写来的稿子需要编辑,总是会找他。那些年,台湾刚刚开始流行卡拉OK伴唱带,人们可以去一些餐厅点歌,再一桌一桌来宾轮流上台唱。


这是新兴的文化现象,原本以歌星为主的歌唱模式,普及到平民。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歌星的架势。我们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时报杂志》于是做了专题。当时的我们曾一起采访,林清玄写主稿。他的文笔幽默流畅,得到读者的好评。


后来《时报杂志》改版为《时报新闻周刊》,以国际、政治新闻为主,改版过程中,免不了开了许多会。林清玄是一个不爱开会的人,所以他总是笑着说,在大机构做事,要像老兵一样,炮火来的时候,躲得远远的,但点名的时候,你一定要大声说“有”。


过不了多久,他就辞职,成为一个专职作家了。


杨渡 | 世人眼中的大师林清玄,并不是真正的他


他写稿非常勤奋,每天有固定的字数,所以产量甚丰。


1986年开始,正是台湾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从反杜邦环境运动到农民抗争、劳工抗议、学生运动,各地群众运动不断。这些群众运动的目的只是要寻回在戒严下被压制的基本人权,而非要推翻体制。然而群众运动不免失序,以致于有各种冲突事件发生,人心浮动不安。


再加上1970年代的加工出口型工业的急速发展,导致急剧的工业化、都市化,各种都市建设来不及应付,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传,医院不够用,社会安全制度与福利来不及修正,整个社会浮动着愤怒与不平。人与人之间,由于发展的不均衡,易生冲突。


于是寻求安定人心的宗教、人文团体相继浮现。那是在急速前进后的价值回归。林清玄的书之所以大受欢迎,正是那时代的产物。


他以清新的文笔,浅显易懂的文字,娓娓道来。用生活故事、禅宗典故、自然景物、宗教故事等,叙述生命可能的各种情境,以及心灵的解脱之道。在滔滔浊世中,他的清新文字起到了一种净化的作用,让人心脱离混乱,获得暂时的安顿,静下来重新思索人生的真正追寻。


杨渡 | 世人眼中的大师林清玄,并不是真正的他


正是在那样的时代里,他的书大为畅销。由于他的内容多为佛教故事,心灵故事,于是他日渐的被视为“心灵导师”甚至是“佛学大师”。他的书畅销之后,更有出版社直接出他的全套有声书,也大为畅销。


就这样,他成为一个读者眼中的“大师”。演讲不断,出书不辍。而读者对他的“偶像崇拜”,也往往超出一个作家,而是带着对宗教大师的“膜拜”成份,视他的演讲如开示,视他的书如导师。


这便是他后来发生悲剧的根源。1996年,他发生外遇,在结束前一段婚姻不久,就和外遇的女子结婚,那时,女子已怀有身孕,即将临盆。事情爆发以后,原本的崇拜者在偶像幻灭之余,以极端的愤怒和辱骂来对待。那种非理性的程度,甚至要去他家中丢鸡蛋云云。而他的演讲也全部取消,所有的书都滞销。


大师的幻灭,偶像的滑落,在林清玄的身上,得到最残酷的印证。


就这样,林清玄从一个偶像级作家,变成在路上被人侧目,甚且不齿的作家。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只能淡然处之。因为,一如他自己说的,这是自己的选择,唯有自己承担。


杨渡 | 世人眼中的大师林清玄,并不是真正的他


多年后,他赴大陆发展,重新出书,再找回他的读者。而大陆也在急速发展的混乱中,需要安定人心的书,他平易近人文字,浅显易懂的道理,打动人心的感悟,依然动人如昔。而台湾过往的一切,早已云淡风轻。


我几度在文学奖的评审场合看见他,互相聊几句,问候安好否。却不敢也不愿碰触他的这一段。人间的情爱,最是艰难,每个人的婚姻与爱情,都有他难言的苦与痛,只有个人知道其间的辛酸与甘美,那是生命的承担。


从一个朋友的观点看,林清玄就是一个作家,一个带着一种出世的情怀,阐扬佛家慈悲精神,为世人寻求宁静角落的写作者。说他是“佛教大师”根本不是他的所愿,他毋宁更像是一个传扬佛陀精神的俗世弟子,以他的笔,以他说故事的能力,在世间实践着他的修行。


如今,他的修行结束了。不管他的生命长短,肉身已舍去,唯有留下的文字,和慈悲的精神,依然会流传下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31岁乔欣婚后越来越美,她的秘诀是什么?

娱乐 昨天 11:59

郑恺的39岁生日,让人看到了娱乐圈的"人走茶凉"

娱乐 昨天 11:56

美国顶级经济学家“反关税宣言”怎么读?

美国 昨天 11:54

柬埔寨13岁公主迎习近平 唱中文歌献花环 人美歌甜

国际 昨天 11:48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