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文章来源:加西周末微信(微信号:WestCanadaWeekly) 毒品花样多,家长需警惕。
今年27岁的Spenser Smith来自BC省纳奈莫市,是温哥华岛大学(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毕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他提醒大家远离的毒品叫做乙替唑仑(Etizolam)。 Spenser在少年时代就开始吸毒,尝试过多种药物。当时处在青春期的他常常感觉巨大的抑郁和焦虑,于是就去寻求边缘药物,以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并获取欢乐。 那时他经常购买廉价的合成兴奋剂,比如浴盐(bath salts)或MDPV。这些药物确实让他感觉到了欢乐,但它们的副作用也让他反感。尤其吸毒以后的头脑混乱和神智迷狂,让他无法接受。 2013年,21岁的Spenser在网上发现了一种新型麻醉药:乙替唑仑。卖家们说,乙替唑仑的止痛效用要比安定(Valium)镇痛剂要强大10倍,这让Spenser非常兴奋。另外,这种新药非常便宜,一克粉末的价格只有9加元,甚至比大麻价格还低。 于是Spenser借用朋友的信用卡从一个中国卖家那里,订购了10克的乙替唑仑粉末。 但即使是一名资深瘾君子,Spenser也没有料到这药物竟然如此强劲。收到药后,他只是闻了一口就立刻昏倒了,24个小时以后才苏醒。 醒来以后,他并未感觉快乐。相反,他出现一些离奇的幻觉,充满各种自毁冲动,整个人的状态接近癫狂。 Spenser说,他迷迷糊糊地记得,当时的他好像疯了一般找药,将家里的家具扔得到处都是,还试图穿着衣服去洗澡。当时他住在祖父母家。看着孙子举动如此出格,祖父母吓坏了,立刻叫来了他的父母。 父母赶到以后,Spenser的药效仍没有过。他疯狂地与父母对抗,打了一架,还在地下室中乱砸杯子,将父母逼到了楼上。接着他抄起游戏机的电源线,打算上吊自杀。 父母只好拨打911报警,医护人员将Spenser送到急救室,并让他在精神病房里呆了一星期。 这件事吓坏了Spenser和所有亲人。毒品竟然如此可怕。从那之后,Spenser再也没有吸过毒,至今已经6年。 但是,近期BC省的新闻报道让他无比担忧。近几年来,BC省卫生官员的注意,近期一些奇怪药物,在本省引发了一连串奇怪的成瘾事例。 吸毒人员呼救急诊医生和前线过量预防工作人员以后,工作人员发现,常规的阿片拮抗类药物(如纳洛酮)在拯救瘾君子时,已经失去效用。后来,他们从这些吸毒者的体内发现了乙替唑仑和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like drugs)的痕迹。这些类似于芬太尼的新型填充药物,引发了BC省医疗界的警惕。 这让Spenser无法震惊。他没想到,当年害得自己差点丢命的药物,竟从大洋那边的中国再次进入BC省,并且开始泛滥成灾!所以他特意借助大众媒体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低估了毒品的危害。 在隔壁的美国,这种情况更加严重。1999年以来,美国涉及混合阿片类药物和所谓的苯并呋喃的药物过量情况已经飙升10倍。 本周一,BC省内陆卫生局也发布通告,称BC省甘露市出现一种新型混合毒品,会让服用者变成“僵尸”一般的状态,神智全失,非常可怕。 卫生局称,这种药物呈淡黄色药丸状,吸毒者常将它研成粉末后用鼻子吸食。实验室测试表明,这种药物里包括咖啡因、海洛因、芬太尼以及含有大麻成分的AMB-FUBINACA。 2017年,BC省新西敏市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两名少女在使用街头毒品候惨死。两名少女分别是13岁和16岁,使用的毒品叫MDMA。MDMA是“摇头丸”的主要成分,短期内大量摄取的话会导致使用者脱水、肾衰竭、心肌坏死乃至死亡。 看来BC省的毒品危机正越来越严重。当人们忙着为大麻等娱乐性软毒品吵个不停的时候,危害性比大麻高千百倍的“硬毒品”正在地下飞速扩张。 中华民族因为鸦片战争的国耻,对毒品一直保持深恶痛绝的“零容忍”态度。正因为这个,遵纪守法的华人常对毒品的种类、危害程度、处理方法等技术细节缺乏了解。 但到了这个有毒品存在的加拿大,如何避免我们的子女变成瘾君子?只有道德律令是不够的,不分青红皂白的禁绝效果更差——对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来说,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 了解毒品,才能更好地拒绝毒品,在参与公共事务时我们才会有更理性的讨论和决策。 如果人们明白芬太尼比大麻危险千百倍,那么在警力和政府资金有限的时候就会同意,与其将资源浪费在大麻上,不如专注于打击硬毒品。 这件事,第一步就是去阅读,去了解。请华人家长一定提高警惕,记清那些凶险毒品的名字(包括中文和英文)和特征(多做图片搜索),以及它们可能出现的地点和场合。 只有家长采用积极理性的态度帮孩子把关,才能更好保护我们年少无知的孩子。 转载请保留 |
美国 昨天 16:07
美国 昨天 15:56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