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一、工作那么难找,谁还有心思购买奢侈品呢? 很多年前,我就住在电影中的那个美国小城Dayton附近,我所居住的城市是深红的(即长期支持共和党),数十年如一日,选民投票给共和党,包括川普。那个城市跟Dayton一样,属于铁锈带,却比Dayton更保守,因为Dayton所在的俄亥俄州是摇摆州,而我所住的印第安纳州却牢牢掌握在共和党的人手中。前两年的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中描述的Middletown,也是我们的邻居城市。 那是一片中部的平原,一望无际,生活单调且无望,稍有抱负的年轻人,都会考虑移居加州或纽约州那样的东西部发达地区。但是中部地区的人,又以待人友善著称,不像南方各州那样排外,我不止一次听发达地区的美国人说,中部的美国人才是真正的美国人。 虽然离Dayton不远,我却从未拜访过Dayton。谁会去那样一个城市呢?呆在自己的城市里就已经受够了!中部的城市大同小异,毫无个性,既没有拿得出手的历史古迹,也没什么文化特色,每个城市都有几家沃尔玛和一两个小规模的购物中心,除此之外,个个看上去都一个模样,拜访过一个城市,就等于拜访了所有的城市。要真想去什么地方逛,我们一般会选择开车去芝加哥,或坐飞机去纽约,而不会拜访邻近的城市。 我已经离开那片平原很多年了,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房价非常便宜,2000年左右,2万多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幢联排别墅,10万美元可以买到一幢全新独立房,20万以上就是豪宅了。不过也别高兴得太早,那里经济萧条,买房容易卖房难,一旦换了工作去其他城市,想把手里的房子卖掉,恐怕一年半载都办不到。打开当地的报纸或房产广告,很多房子都是以1美元标价出售,等于白送,因为房屋维修费用很高,即便不住,每个月还要交房产地税,很麻烦。所以我们居住在那里的时候,都只敢租房而不敢买房。 我在的时候,通用汽车公司还没有关闭Dayton的分厂,但当地的工业已经在走下坡路,僧多粥少,普通人的生活颇为不易。有一阵子,我在当地的购物中心里打零工卖首饰,老板来自马里兰州,在包括Dayton在内的几个邻近城市都开了分店,他总是抱怨当地人穷,没有钱买首饰,是啊,工作那么难找,谁还有心思购买奢侈品呢?老板的几家分店个个都在赔钱,最后,首饰生意再也做不下去了,他只好关闭了所有的店铺,黯然回马里兰州去了。 二、我遇到的几乎所有职员都对工会没什么好感 通用汽车当然是有工会的,但不知怎么,普通工人都不喜欢工会,比如有一天,Bob在流水线上干活,一个工会头目过来跟他搭茬,Bob讽刺道:“呵,哪阵风把您吹来了?该不会是又要选举(election)了吧?”他跟我说,几年才见到这些家伙一次面!不光是通用汽车,我遇到的几乎所有职员都对工会没什么好感,工人不喜欢工人工会,教师不喜欢教师工会,然而,大家又都承认,没有工会是不成的,只会更糟,总之,就是这种矛盾心情。 想起以前看过的电影《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影片中把Max拖下贪污的泥潭,最后迫其自杀的那位,不也是工会人士吗?而且那位人士还被称作“清白的吉米”(Jimmy the Clean Hand)呢。 《美国往事》 剧照 三、小镇的经济逐渐萧条 再谈产业的结构性改变。有一阵子,我住在加拿大的某个小镇上,即通用汽车工人Bob的家里,耳闻目睹了一些当地人在自动化发展中的经历。比如,Bob的岳父,曾经是一位专门给照片上色的技师,当时这份活计是手工上色,需要经验,算是一份体面且有尊严的专业工作。然而,一夜之间,电脑出现了,不再需要手工上色,岳父就此失业,一辈子积累起的经验,变得一钱不值。那一年岳父55岁,提前退休,算是保全了颜面,其他年轻技师就没辙了,只好想办法转行。 然后,我遇到他们的邻居,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毕业于化学系,就职于化学实验室,勤勤恳恳工作了二十多年,不料,他40多岁的时候,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电脑问世,行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一天的工作,电脑5分钟就完成了。大家都傻了眼,不用说,也集体失业了。他痛下决心,要找一份能做到老的工作,反复斟酌之后,重新学习了垃圾回收专业,因为他认定人类产生了太多的垃圾,而且会继续产生下去,所以这个行业不会失业。 但后来他也没做下去,而是赚了一笔钱就收手了。据他说,垃圾行业其实是由黑社会在背后掌控的,即意大利黑手党,所以他见好就收,不想卷得太深。他用赚的钱买了不少地,据说当时经济萧条,到处都是廉价的地,没人要,他既然手中有钱,就买了下来,都是湖边特别好的地(我们还在那里一起散步),便宜极了。 Lindsay小镇上拿到基本收入的人们 四、一方面没有工作机会,另一方面房价暴涨 再补充一句,像这样的加美小镇,工作机会极其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都有人占了,多出来的人口,根本无法安插。比如一个小镇只需要2个牙医,4个律师,那么剩下的人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都当上牙医或律师,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客。就拿Bob来说,他毕业于警察学校,原本在多伦多当警察,收入相当丰厚,因为某种原因辞职并搬到小镇之后,无法找到任何工作,不要说警察或保安,连最低时薪的工作也找不到,折腾了很长时间,终于进了通用汽车,从此放弃本行,当上了蓝领工人,在流水线上埋头干了一辈子。 Bob热爱这份工作吗?当然不,他说要不是为了妻儿,他早就干不下去了,“就这样在流水线上不停地装零件,还三班倒,你会觉得开心吗?”但即便如此,Bob依然是别人眼中的幸运儿。小镇工作难找之余,从前几年起,大量外资开始涌进来炒作房产,本地房价暴涨了一两倍,一方面没有工作机会,另一方面房价暴涨,居民的生活愈发艰难。因为这个小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廉租房排队期特别长,至少十年以上,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小镇中,算是最难申请廉租房的地区之一了。房价暴涨中不知道有没有华人的因素,因为就我所知,不少华人都在那里购买了房产甚至农场。 现在小镇街头,能够开着新车看上去很拽的人,基本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哪儿买得起新车!”用Bob的话说,老年人是最后一代有退休金(pension)的人,花得起钱,年轻一代,要么没工作,就算有工作,多半也是那种没有退休金,没有福利的垃圾工作,而年轻人还有孩子要养,哪儿拽的起来。 更有甚者,有一次,我在这个加拿大小镇的街头,看到长长的队列,一直拐到另一条街上去了,排队的都是白人,当然,本地居民基本也都是白人。经Bob介绍,这些人是来领免费食品的。排在队伍中的多数人都是20-30岁的年轻人,拖儿带女,推着童车,默默等待。 在多伦多,我也见过领免费食品的人,但那些人多数看起来非常潦倒,衣衫褴褛,小镇上的穷人则不同,至少穿戴整洁体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全家排队买电影票呢。那是11月初,加拿大的天气已经很冷,他们就那样站在寒风中,不知道已经等待了多久。 美国大萧条时期排队领免费汤的人,跟小镇上的情形略有类似之处 保守党取缔了基本收入试点,人们告上法庭,官司却并不顺利 在这个节奏日益加快,愈发追求效率的时代,人成了为工作而生的物件,人自身的价值,比如以友善著称的美国中部人,他们的善良、勇敢和热情,一切的传统美德,都变得轻如鸿毛,不能创造效益,就成了废物,失去工作,就失去了尊严,要么苦苦挣扎,每况愈下,要么醉生梦死,借酒或毒品消愁,目睹这样的衰败和挣扎,不能不让人心怀遗憾和怜悯。 |
国际 5 小时前
国际 5 小时前
中国 5 小时前
美国 5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