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新冠肺炎 新冠百态 查看内容

1.5万中国小留学生被困英国 孩子隔着屏幕大哭

加新网CACnews.ca| 2020-3-27 09:39 |来自: 国魂/小皮育儿经


作者:桌子先生

01

这两天,小留学生滞留英国的消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英国目前的疫情状况大家也都知道,情况非常严峻,学校基本都是大面积地关闭,学生们也自然不能留校。

这就有一群小留学生(读小学、初中)会无家可归。

这些在英国的小留学生有多少呢?

有1.5万,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有的甚至是8、9岁,他们分别在英国的一千多个中小学里就读。


之前英国宣布采用“群体免疫”的方式对抗疫情,简而言之就是让大部分人都感染,从而产生抗体。

这让英国的民众人心惶惶,自己都照顾不过来,谁还有闲心去照顾这群中国的孩子呢?

由于学校关闭,孩子不能去学校,只能去寄宿家庭。


但有些寄宿家庭是拒绝的,害怕这些孩子把病毒带入自己的家里,尤其是现在是特殊时期,他们也自顾不暇,选择拒绝。

这些孩子面临的现状是无家可归,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英国的防疫物资也十分紧缺,口罩、防护服之类的物品在药店已经根本买不到。


就算是一个成年人在此刻的英国生活都很困难,更何况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

你敢想象那些孩子买不到口罩在英国四处游荡的场景吗?


有人可能会说,那让这些孩子坐飞机回国内啊。

先不说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中转航班,不知道过安检、乘机手续。

他们现在面临的现状是英国关闭了大部分可以到中国的航班,剩下的要么早已经卖光了票,要么就是需要在日本和泰国等地转机,而这些地方也早就禁止非本国人入境。

而且这些家长担心,转机的时候,无人看护的儿童容易感染病毒。

他们现在面临的现状是:撤,撤不回,机票紧张,转机危险;留,留不下,疫情下孩子可能无人照看。


家长们在中国心急如焚,视频的时候,孩子隔着屏幕大哭,妈妈也跟着眼泪哗哗直流。


还有的妈妈加入6个家长群,通宵打探那边的消息。


更多的家长,选择向政府求助,家长联名签字,希望政府可以出面协调,组织包机把孩子们接回来。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这次疫情之前,都没有想过,英国居然存在着这么多的中国留学生,更不敢相信这其中有1.5万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有很多网友都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年纪这么小的孩子,三观都还没有形成,就要家长们被丢进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去进行所谓的“深造学习”?

除了家长们觉得孩子可以在英国学到不一样的“优质”教育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英国呆满十年,可以拿那边的绿卡,获得永久居住权。

刚好小学、初中,到大学毕业,就可以拿到绿卡。

孩子一毕业就可以拿到绿卡,这对家长们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甚至可以让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舍弃亲情,把他们丢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还有,在英国留学并不便宜,一年几十万,这些能够让孩子去英国留学的家庭,非富即贵。

所以,这件事情被曝光后,该不该包机接他们回来的问题,引来了巨大争议,网友们炸开了锅。

许多人纷纷说,不要让他们回来,让他们自生自灭。





还有人指责家长:


对于此事,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极端,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被家长们送到国外,能够懂什么呢?

毕竟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没有必要这么绝情。

咱们国家连外国人都会接待,在外的小孩肯定不能不管啊。

凡事按规矩来,包机费用家长自费,回来按要求隔离,有医保用医保,没医保就自费。

之前不是有人花18万包机回来的吗?家长们可以自己商量出钱包机回来,东航之前说满300人,相关部门批复后就可以执行航班。

我们在外的留学生、华人有6000万,如果全部靠国家免费包机,压力太大,所以家长们自己组织包机更现实。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为当初的行为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睡,睡不着,吃,吃不下,整天担心孩子的安危。

网上有一句评论说,家长们这是在为当初把孩子送到国外的行为在买单,孩子们的人生被他们毁了。

02

孩子大了,把他们送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学习先进的理念,增长见识,这我当然不反对。

但是在孩子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在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远离家长,把他们送到国外,到底有没有必要?

其实不仅仅是英国的这1.5万个家长,“留学低龄化”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2017年的《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数据报告》显示,全年出国的人数突破了54.45万,而大学阶段以下的留学生占了三成还多。

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国外留学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群体。


看到这个现象,我一直在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学生将来价值观导向的问题。

这群孩子都是没有受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教育的人,他们将来的价值观会变成什么样子?

想想之前的香港那些废青,被毒教材坑骗,被西方的价值观影响,进而调转枪头,攻击自己的国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读中国教材长大的孩子,和读英国教材长大的孩子,是绝对不一样的。

要知道,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靠的并不是他的血统,而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熏陶下而长大的少年。

这是其一,这些家长从小把孩子送到国外,他们长大之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不得而知的。


其二,这些家长们孜孜不倦把孩子送到英国,宁愿花高价钱,难道英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真的遥遥领先于中国吗?

不见得。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他们在英国小学花高价位学习的教材,可能是从中国引进的。



我们熟知的“九九乘法表”,在英国推行后,被当地盛赞为来自中国的“数学的艺术”。


英国的数学水平太差了,前首相卡梅伦在伦敦的一所小学进行演讲时,有记者问他8乘以9等于多少,他拒绝作答。


不只是数学,BBC曾经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里,来自中国的教师和英国的教师进行教学比拼,看看谁的基础教育能力更强。

最后,中国教师所辅导的班级在最终的“考试”中,无论是数学、科学还是中文成绩,全部都碾压了对照的对手班级:

数学平均成绩67.74分(英国班54.84分),中文平均成绩46.88分(英国班36.46分),科学平均成绩58.33分(英国班50分)。那部纪录片里我印象最深的片段,就是当成绩公布时,一位中国教师问他班上成绩提升最快的一位学生:“你快乐吗?”的时候,那名曾经各种逃课捣蛋的调皮学生认真地说了一句:“我很快乐!”



这个孩子为什么快乐?因为他看到自己的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在成绩的进步上有了显著的展现,他的进取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可能有人又说了,中国都是应试教育,成绩很厉害,而欧美国家提倡的都是快乐教育,没有什么负担,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说这话的人,可能是对他们的快乐教育有什么误解,你去看看伊顿公学,去看看那些贵族的私立学校看看,作业的负担比中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只有那些穷人孩子上的学校,确实是快乐教育,但也考不上大学,这是他们把贫富差距拉开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以,别拿中国什么应试教育说道,哪个国家上大学不用考试呢?中国的高考,至少比国外那些大学的选拔,要公平多了。


图片来自摄图网

其三,中国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

我去过很多国家,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最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国家,也是在教育上投资最多的国家。

先不说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就单单只说大学。

你去对比一下,在欧美念大学需要多少钱,在中国公办大学读书需要多少钱。

为什么?因为读大学本身就需要这么多钱,而国家给每个学生在补贴。

我曾接触过一所国内的公办大学,学费是5000,国家拨款差不多2万,所以真正读这个大学的费用,是要两万五的。

在中国,能够考上好大学的,都是赚了的,国家在教育这块投出的巨大成本,你是看不到的。

现在还有很多贫困学校绿色通道,没钱也可以读大学,这在国外几乎是不敢想象不到的。


图片来自摄图网

当然,欧美也有欧美的教育优势,中国也有中国的教育优势,体制不同,自然教育方式不同。

但出个国就代表给孩子镀了一层金,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HR面试“海龟”的时候,并不会因此另外加分。

也许换成是三十年前,一张国外的绿卡,可能真的能够证明你是一个精英,但如今的中国,还在炫耀绿卡带来的面子和优越感,实在是有些过时了。

就像我的一位身在国外,从小就在那边念书的朋友,他在微博里写道:

曾经,一张通往美英的机票就能给你满满的优越感,可是今天,更能让我们感到优越的,是一本中国护照。

这次疫情,有很多从小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读者,都在和我诉苦。

面对他们的懊悔,我并不是想一味的指责谁对谁错,我只是想让这些人,还有那1.5万名在英国留学的家长明白,你曾经也许报以偏见的中国,她早已能为你撑起一片天地。

罗振宇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中国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身上似乎都憋着一股劲儿,那是一种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道自己能够通过双手和大脑超越自己曾经的阶层,走上更高的台阶的力量。

记得去年有一次我下班比较晚,路过一所中学的时候,正赶上高三的学生下晚自习。

他们穿着校服,有的捧着书本三五成群,有的推着自行车若有所思,但无论是哪一个,我都能从他们脸上看出一种稚嫩的,向上的朝气。

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奋斗,知道自己选择的方向和创下的努力,最终都会收获自己应有的价值。




最后,希望那些对中国教育抱着偏见的家长们,能够看到中国教育在近些年里卓越的进步,看到低龄留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也看到中国土地上的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同样会屹立于世界之林。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所有的少年一起努力,发光发热,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相关报道: 小留学生家长发声:不为绿卡,驻英大使协调航班助回国

继1.5万小留学生该不该包机回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终于有小留学生家长发声“我忍了5天了,我的2个孩子都是小留学生,我让孩子们出去不是让他们拿绿卡!孩子大学毕业就回国!回国!回国!”从家长的声明中,小留学生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出去留学是为了“不想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表示是为了享受国外“现金的教育理念与优越教育条件”,不想让孩子成为高考机器。





在面对这么多海外华人华侨回国的事例中,很多人都发现,就小留学生的事件最受关注。

小留学生回国为何争议大,其中不乏这几点原因

一、两边好处都想占尽

就像上面小留学生家长说的那样,尽管声称不是为了绿卡,但是也是一边嫌弃国内的教育理念,一边追捧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出国,是为了享用国外优越教育条件,回国,是为了国内完善的医疗环境。

这种哪里有优势就往哪里倒的墙头草行为,确实让很多国人内心不平衡,毕竟我们国人都是老老实实呆家里2个多月才换来了如今稳定的局面,复工潮开始缓慢进行,开学日期也已经指日可待,可如今若面对如此多的境外输入病例,我们之前的努力是否就因为你们的自私而前功尽弃。


二、小留学生是否是正宗的中国人

现在流行一种“香蕉人”的说法,比喻的是那些留外表黄皮肤,但内在却是充满欧美思想的华人。

我们都知道,孩子越小,他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受外界影响的就越大,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么小的孩子如果单独留学在外,随着时间的熏陶,他所吸收的自然就是该教育下所浇灌的观念。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粉丝的留言,他说:英国的课程会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会有鸦片战争吗?他们的课本里应该都是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吧。

如果是在这样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以后还会去帮助自己的祖国建设吗,甚至以后还会是中国籍吗。


三、人数众多,防疫难度大

相比零零散散回国来的华人华侨,这次的小留学生数量也是让我们很多国人瞠目结舌,都说未成年人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但是如今才发现只身在外求学的未成年小留学生数量如此之多。

比起成年人来说,未成年人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让防疫难度更大。

本身未成年人是易感人群,属于弱势群体,需要加倍的进行防护,另外因为思想不成熟,对家长依赖性大,在防疫隔离期间,面对众多小留学生的心理安抚也是一项艰巨任务,相比成年人,对未成年的防疫难度需从生理心理双管齐下,防疫难度更大。



应对小留学生令人无奈的遭遇,对小留学生是否要包机回国争论在国人方面呈一边倒的状态,北京时间3月25日19时,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在线与在英留学生代表交流。

表示目前驻英使馆正在寻找中介收留小留学生,同时为了回应广大家长的诉求,正在努力协调临时航班,使馆正在作为特例特办解决这个问题。


面对协调回国方案,很多国人不满,但这并不难理解。

一、他们还是中国人

虽然很多人猜想小留学生的家长让孩子这么小出国留学是为了让孩子获得绿卡,自动获得英国护照,但无论如何,就目前而言,这些小留学生还是中国国籍,既然是中国人,从法理上来讲,驻英大使馆就有义务给予提供帮助,这是他们的职责。

二、欧洲局势不可控

鉴于欧洲佛系抗疫的态度,意大利沦陷为欧洲的武汉,西班牙市民寻政策漏洞无忧出门遛狗,瑞士不停工不停学,英国先前“全民免疫”,现在疫情全面升级自顾不暇。

全欧洲呼吸机数量全面紧缺,德国提出65岁以上老人无条件让呼吸机给治愈率更高的年轻人,哪怕老人还能喘气,意大利已经将呼吸机使用年龄降为60岁,比前两天的65岁又下降了5岁。

面对本国公民已经自顾不暇的欧洲人,面对庞大的小留学生群体,态度会如何,自然让每个小留学生的家长忧心忡忡。


三、小留学生是弱势群体

相较于成年人,小留学生无论在自理方面能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弱,据悉很多小留学生在致电家长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这还是在欧洲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如今随着疫情升级,确诊人数不断攀升,难以想象如果万一有一个孩子出现感染,那么除去身体的伤害,他们的心理是否会崩溃。

而且多数小留学生原本在本地都会有一位监护人,如今也因为疫情都被拒绝,那么当孩子的健康受到威胁时,谁能提供帮助、是否照顾妥当将是个让家长头疼的问题。

结语:

笔者作为一位华侨,眼睁睁看着因为本地人自由散漫的态度将疫情扩大到如此难以收拾的地步,一边痛惜一边也非常理解所有小留学生家长的焦虑和盼望孩子赶紧回国避疫的想法,但是包机回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除去协调临时航班的难度,还要考虑小留学生在回国路上的照看和防疫等问题,相信使馆很快就会有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加拿大市中心大批人抗议 引爆冲突 :烧车砸店!特鲁多挨批

加拿大 22 分钟前

薄瓜瓜南园婚宴菜单曝光

台湾 25 分钟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