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纽约成全球疫情最惨烈地区 殡葬业几近崩溃

加新网CACnews.ca| 2020-4-3 08:20 |来自: 中国日报网/新民网



有人说纽约也在建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但事实上纽约目前的大多数轻症患者都是居家隔离。

“我看到他们开着拖挂式卡车过来,是冷冻卡车,因为(医院)无法处理遗体,遗体太多了。这发生在纽约皇后区,我看到了我从未见过的事情。我的意思是,我曾在电视上或是遥远的地方看到过这种情况,但从来没有在我的国家看到过。”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地时间3月29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描述的场景。他所说的,是纽约当下真实的困境。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截至当地时间3月31日2时的统计数据,美国共确诊164620人,其中纽约州确诊67384人、死亡1192人,纽约市确诊38087人、死亡914人。纽约已经成为美国新冠疫情的“震中”,甚至是当下全球疫情最为惨烈的地区。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见证了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连番熔断医疗物资“马上就没有了”

据当地媒体《纽约邮报》报道: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西奈山医院医疗物资极度短缺,医护人员一度只能用黑色垃圾袋充当防护服;当地时间3月24日晚,该医院48岁的护士长助理凯利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已被改造成有1000 个床位的临时医院于3 月30 日投入使用

“这完全是真实的,目前纽约所有医院的防护物资都非常短缺。”在纽约工作生活已经多年的李晓畅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纽约疫情暴发以来,她和一些当地的华人一起自发组织起来,为当地医院捐助物资。

李晓畅他们对接援助的医院已有十几家,包含公立、私立等各种类型,包括纽约市最大的医院纽约长老会医院,也包括特朗普在新闻发布会上描述的他“从未见到过”的场景发生地——皇后区埃尔姆赫斯特医院(Elmhurst Hospital)。皇后区是纽约市五个区中感染人数最多的地区,那里的一些定点收治发热病人的医院工作人员告诉李晓畅,他们的防护物资只够使用两三天。这意味着,纽约的这些医护人员面临的是两个月前发生在武汉的同样状况:“物资不是非常短缺,而是马上就要没有了”。在日常时刻,当地医院对物资的要求都比较高,例如必须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机构的认证才可以使用。而眼下,皇后区一些医院的求助信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物资,只要你有,就请给我们吧。有总比没有好!”在这样的时刻,除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华人群体成了捐献医疗物资的主力。“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源,主要是从两个月前开始已经储备的一些个人用的物资中匀出来一些,以及每个人从中国小批量地购买一些物资过来,把这些送给医院。”李晓畅说,做这些资源搜索和对接落实工作,她常常也要忙到半夜一两点。“我们搜集物资时尽力做好分辨工作,保证给到医院的物资是符合医疗使用标准的。”其实,当地医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使有援助物资过来,高效地对接也不容易。公立医院平时的物资主要是从政府领取,他们的工作人员从未需要像现在这样到处寻找;即使是私立医院,面临的采购、接收压力也是巨大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做好准备,陷入了焦虑和混乱。

3 月26 日,工人们在纽约布鲁克林海军船坞生产个人卫生防护用品

李晓畅说:美国国内也有援助物资到纽约,但是在调配上存在一些问题。“纽约州州长前几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有一批物资已经发到各个医院了,结果我联系的各个医院的人都迷惑地跟我说:‘什么?我怎么根本没看到这些物资?’”

纽约州州长科莫在大约一周之前预测,当地在两到三周内会出现疫情峰值。为此,需要在两周内筹集共14万张病床、3万台呼吸机;纽约州目前已订购7000台呼吸机,从联邦政府处获得4000台,但尚未投入使用,仍有不少缺口。如果患者太多,呼吸机不够用怎么办?科莫介绍的“备选方案”是手动复苏面罩,这种设备需要有人不停地挤压气囊帮助患者呼吸。目前纽约州政府已经购买了3000个这样的面罩,并订购了4000个。在曼哈顿从事金融工作的林洁(化名)说:纽约确实拥有全美国城市中最强大和最优秀的医疗资源,然而即使在平时,这些优秀的资源中有很多也不是大多数人能预约得到或者负担得起的;而所有医院没有做好应对疫情暴发的准备,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下,“患者和医护成了这里最可怜的人”。

“傲慢与偏见”带来的危机

为了控制疫情,纽约州从3月22日起执行“居家令”。这虽然被称为是“行政命令”,但其强制效力范围主要是政府、企业、学校、商铺等一些机构,这些地方遵守命令关闭,有的让员工开展居家办公或实行网上教学。对于个人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建议”:建议居民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建议民众尽量不要出门参加休闲娱乐活动;建议与他人保持六英尺(约1.8米)的“社交距离”……李晓畅说,从“居家令”实行以来,因为许多机构的关闭,街上的人确实比之前少了很多。“可是,完全不是‘几乎没人’的那种概念啊!街头还是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走着,而且他们也不是为了去买生活必需品才出来,不少人都是在散步、遛狗甚至出来聊天,很多都还是没戴口罩的。”她说,纽约曼哈顿的许多街道的人行道很窄,只要有人在街上走,就很难保证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一天她去超市买食品,前面就有两个出来遛狗的人没戴口罩慢慢地走。“出于安全的角度我实在是不想紧挨着他们走过,但是没办法,我也不能走到机动车道上去啊。最后还是硬着头皮从他们身边挤过去了。”

3 月28 日,医护人员将病人送往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一家医院的急诊

家住曼哈顿的赵艺青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她严格遵守“居家令”,一周只出门一次去买生活必需品,但透过窗户也能看到楼下的街道还是时不时有人在闲逛。“我这几天听说有人因为不遵守‘居家令’被警察罚款了,可是也没见街道上走的人因此减少啊。”事实上,被认为应该成为“居家令”执法者的当地警察,也已有不少感染了新冠肺炎。纽约市警察局3月27日宣布,已经有552名警察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此外还有4111名警察请病假。“就算政府下了行政命令,就算看到新闻报道这么多的确诊和死亡数据,知道了当地的医护人员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中;但我身边许多美国人的内心里,到现在也还是不把新冠肺炎当回事儿,所以还是有不少人要出去逛。”说到这一点,李晓畅觉得非常无奈。在她看来,造成这样的局面,美国官方之前长达两个月的“洗脑”难辞其咎:政府一直在说这只是一场“大流感”,只要多洗手多喝水就行了,当地的医疗力量很强大,不会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公众从这样的“洗脑”中纠正过来,可能还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除非他们自己感染上了病毒,而且可能还得是重症,才会真正地重视这件事。可是那个时候,他们就已经有生命危险了啊。”林洁家住距离曼哈顿大约2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在她家的这栋公寓楼里,已经出现了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准确地说,是在我家同一楼层有确诊患者了。”她从公寓物业公司发来的邮件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知道这名患者目前在居家隔离。“没有办法,我打开家门去走道上倒个垃圾也得戴上口罩。”有人说纽约也在建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但事实上纽约目前的大多数轻症患者都是居家隔离。曼哈顿贾维茨中心的改造工程刚刚完工,即将迎来第一批病人。这个由会展中心改造而来的临时医疗中心目前配有1000张病床,最多可以增加到2900多张病床。改建工作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国民警卫队和一部分民间人士耗时一星期共同完成。然而,这里将接收的是非新冠肺炎的病患,为其他收治新冠患者的医院分流减轻压力。除了贾维茨中心,纽约州州长科莫还宣布,将在布鲁克林、皇后区、史坦顿岛和布朗克斯各建设一个临时医疗中心,但后者这四个点都还没开始动工。


纽约近日开始拆除部分公共篮球场的篮筐,以减少公众聚集的可能性


纽约一家医院,一名工作人员(左)正在为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当地时间3月30日早晨,美国海军医疗舰安慰号(USNS Comfort)开进纽约。它配有1200张病床、50个急救室,12间手术室,它承担的任务同样是救治纽约市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其他疾病患者。

如果借鉴中国武汉的经验就能知道,居家隔离可能带来巨大的隐患,让疫情在社区进一步传播;尤其是在民众防控意识不强的美国,这种风险就更大。但纽约目前并未采取“方舱医院”的策略来集中收治轻症患者。纽约目前唯一跟上来的,就是检测的效率。在城市各个区域,分布着新冠病毒检测点,检测者开车过来,不用下车就能完成采样。“认为自己医疗能力很强,不会应付不来;又因为反华情绪,一直不肯听中国的建议,不借鉴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这种傲慢与偏见,害了纽约的百姓。”李晓畅说。

疫情之后“世界还会一样吗”

李晓畅在纽约经营着一家餐饮企业。“我很幸运,在疫情之前我的公司业务就是以外卖为主。这次疫情中,因为点外卖的人多了,公司营业量还略有上升。”但她的那些以线下业务为主的餐饮业同行就没有如此的好运了,许多商家的营业额锐减50%以上。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两到三个月,他们的店面不得不关闭,只有解雇员工。而这些在餐饮店做服务员的人,一般都是社会的底层人士,他们中的许多人向来没有存钱的习惯,如果失业,意味着连买基本食物的钱都没有。在他们眼里,失业是比感染新冠病毒更可怕的事。纽约市长白思豪3月26日表示: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纽约至少50万人已经或将要失业。他还说,许多人甚至无法通过上网或电话申请失业救济。3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之前一周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飙升至328.3万,创历史最高纪录。对此,美国已经实施了补助政策,只要在美国合法纳税的人,符合规定的,每人最多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周内领到1200美元的补贴。赵艺青从事的是演艺自由职业,虽然目前的演出活动全都暂停了,但她因为平时就还在做家庭教师等兼职,这些兼职在以前也有不少是在线上开展的,所以暂时还没有失业的危险。“在这里的演员群体一般除了演出,都还有其他的工作,所以影响还不大;但是演出的经纪人是真的要失业了。”

每天在各个不同的剧场、沙龙之间奔波,与人面对面地交流,这是赵艺青平时在纽约的生活节奏。现在,她只能每天待在家里了。但她并没有闲着,反而感到要做的事情比平时更多了。“比如,演艺圈里的同行发来了一个电影节提供的免费的剧本资源,这些我想要读一读;百老汇的演出,平时只能去剧场线下看的,现在也放到网上了,我也该看一看吧……”纽约的生活物资供应没有问题,中国的家人给她寄去了口罩和手套,赵艺青的居家生活过得还比较镇定。只是,她时不时会想,疫情结束之后,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我们的世界还会和以前一样吗?”能清晰看到的,只有当下。李晓畅说:“现在是纽约非常困难的时刻,不知这样的困难要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而纽约州州长科莫3月30日说:新冠肺炎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最糟糕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纽约殡葬业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几近崩溃 从业者50多年没见过这样场面

中国日报网4月3日电(高琳琳)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日16时,美国累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达到了5648例。据美国《野兽日报》网站3日报道,死亡人数的增加让殡葬业从业者都感到惊讶。

约瑟夫·纽菲尔德来自纽约,从事殡葬工作已经有50多年的时间。据他透露,通常情况下,每天也就会接到一两个来自个人或者医院的业务电话,一周也就六七个,但是上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有23个。“我干这行50多年了。”他说,“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直忙碌着,没见过这种情况。”

纽菲尔德的殡仪馆距纽约市的艾姆赫斯特医院只有6个街区的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疫情简报会上提到过这家医院,称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情况,医院的走廊随处可见运尸袋。

上周,艾姆赫斯特医院在一天时间内就有13名患者死于新冠肺炎。在之后的24小时时间里,又出现了4个死亡病例。就连医院的医生都说,这种情况就像“世界末日”。

在医疗资源因新冠肺炎疫情愈发紧张的时候,纽约市殡葬行业的承受能力也在接近极限。医院的太平间不够用,正在找来移动太平间来存放遗体,殡仪馆的防护设备也越来越少,火葬场甚至开始“在路边捡”遗体。

在对纽约市殡仪馆和墓园负责人的采访中,大家表示殡葬行业正濒临崩溃。“死亡率超出了殡葬业的承受能力,”纽约皇后区利奥·卡恩斯殡仪馆(Leo F. Kearns Funeral Home )的帕特里克·卡恩斯说,“我们已经完全不知所措了。”

帕特·玛莫的殡仪馆可同时处理40-60具遗体,但截止2日一早,他们已经接到185具遗体。他说:“这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不是遗体,他们曾是父亲、是母亲、是祖母,他们不是遗体,是人。”

有纽约医院要用冷藏货柜暂时放置遗体,玛莫也考虑这样做,但即使他有货柜货车,也没有地方摆放,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给予协助或指引。他同时呼吁解除环保限制,延长火化场的运作时间,以缓解积压的待火化遗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升糖指数最高,致死率世界第一:中餐最要命?

健康 2 小时前

马斯克父亲揭秘儿子,如何成为特朗普伙伴

人物 2 小时前

昔日体操世界冠军变擦边网红 奥运冠军管晨辰怒怼

体育 2 小时前

薄瓜瓜、许惠瑜喜宴明登场 南园:说不出来的超现实感

台湾 2 小时前

宋丹丹公开承认婚内出轨: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这种婚姻...

娱乐 2 小时前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