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参与拍摄电影《夺冠》的中国女排队员。(剧组供图/图)全文共6059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在电影《夺冠》里,有关中国女排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决赛对阵东道主、卫冕冠军日本队,在决胜局以17:15险胜,夺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也是中国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中夺得的首个世界冠军。 导演陈可辛原样“复制”了这场中日对战,还请来了当时负责解说的央视著名体育评论员宋世雄为比赛重新配音。“现在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诗人们你们写首诗吧,赞美我们的姑娘,作家们你们写一篇文章吧,歌颂我们的女排。”时隔近四十年后重返“现场”,81岁的宋世雄仍然能一字不漏地背出当年胜利后的即兴点评,还能精准说出中国女排每一场比赛的具体比分。 对于那一代人来说,宋世雄和他的体育解说是他们的集体回忆,而对于宋世雄来说,他的职业生涯和中国女排不可分割。为了报道女排,他坐硬座连夜从北京赶到福建漳州的女排训练基地,和女排队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又和袁伟民、郎平、陈忠和等人有过数次深入交谈,是中国女排成长的亲历者和见证者。1981年第一次夺冠,不仅成就了中国女排,也成就了宋世雄,他激越的、口若悬河的解说,将现场的喜悦成功传递给了停工停课守在电视机前、收音机前的中国观众,此后,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中国女排的“五连冠”,都是由宋世雄负责解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退休八年的宋世雄重回观众视线,成为“中国奥运报道主持人国家队”的一员,担任女排项目解说员。 2020年9月28日,宋世雄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他是含泪看完《夺冠》的,在他眼里,这部电影就是中国女排四十年的缩影。“它把我带回到漫长的四十年的过程里面,和中国女排接触的日日夜夜。”宋世雄说。 2020年,81岁的宋世雄在电影《夺冠》首映式上。(受访者供图/图) 南方周末:陈可辛导演的《夺冠》上映,作为与女排有着深厚情谊的特殊观众,你的观后感是怎样的? 宋世雄:我真正完整看《夺冠》,是在首映式。在这之前我参加了影片的一些配音工作,后来这部影片做了一些修改,我又去配音了一次,在两次配音工作里面,我已经看了很多片段,虽然当时还不是成片,但我感觉这就是在我眼前真实发生过的一些事,很多事都是我非常熟悉的。 比如1970年代,女排姑娘们在福建漳州训练基地整个的战斗生活,我和她们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们那个时候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所有的信息完全都是靠我们采访,坐着火车到漳州去采访,骑着自行车到体育馆、训练馆、基地,同吃同住同劳动。但这也给了我们非常好的财富,就是得到了很多一手材料,后来在电影里再看到这些画面,非常触动我。我在配音的时候也很激动,几次落下泪来。 南方周末:《夺冠》里展现的女排姑娘们在漳州基地的训练极其辛苦,你现场观察到的训练也是如此? 宋世雄:的确是这样。周总理在1972年提出要把中国的排球搞上去,把中国的体育搞上去,所以中国开始抓女排运动,当时主抓女排的主管是国家体委球队司司长张之槐,具体抓的是钱稼祥,他是排球处的,大家要做的事就是把全国的优秀运动员都集中到漳州进行训练。 新的中国女排成立于1976年,带队教练是袁伟民,当时就有张蓉芳、陈招娣、曹慧英、孙晋芳这些运动员。1977年世界杯,中国队得了第四名,那次比赛中国队赢了古巴队,但是输给了日本队。到了1978年曼谷亚运会,中国队又输给了日本队。赛后我参加了袁伟民主持的总结会,袁伟民说了一句话,“是上还是下”,如果是“上”,咱们就继续练,回去咱们就拼;如果是“下”,咱们回去就解散。我跟他们一起开会,亲耳听到这个话,女排队员们坚持要上。亚运会结束,她们都没休息,直接到泰国曼谷的体育馆继续训练。1979年,中国队就夺得了在香港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这是中国队第一次在亚洲比赛里面夺得冠军,也正是因为这次夺冠,才让中国队有资格参加1981年的世界杯。 1979年亚锦赛比赛后,我采访了袁伟民,袁伟民说了一句话:“我们在奥运会的路上刚走了一半,胳膊断了,腿断了,我们也要上。”这句话至今已经过去四十年,仍然印在我的脑海里。 1980年,女排为奥运备战,在南京训练时,张蓉芳摔倒了,她一个人躺在地板上没人管,也没人问。我后来问袁伟民,你们为什么不管她?他们说了一句话,“让她自己战胜自己”。你看在《夺冠》这部影片里,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真实情景,教练们都是让她们自己战胜自己。 后来奥运预选赛,中国女排姑娘们和日本队在上海进行了一场比赛,中国队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我在解说这场比赛的时候就讲到,中国女排队员们确实很成熟,她们现在在落后的情况下能反败为胜,特别是第三局,9比14落后,是顽强拼搏,终于把这局拿下来,反败为胜。 赛后,袁伟民觉得还不够,他感觉女排的队员们有娇骄二气,于是又让她们在上海的体育馆里练习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到夜里十二点多钟才结束。 电影《夺冠》还原了中国女排在福建漳州基地的训练场景。(剧组供图/图) 南方周末:你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亲历者,“五连冠”转播也是由你来解说的,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决赛时对战东道主日本队,首夺世界冠军。后来在《夺冠》里,你重新为那场比赛的解说配了音,再次“回到”那个时刻,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宋世雄:1981年世界杯确实影响很大,中国女排创造了奇迹,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这场比赛对全国人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就是当时喊出的口号。 参加1981年世界杯的一共有八个队,都是世界强队,包括上届奥运会冠军苏联队,中北美洲冠军美国队、南美洲冠军巴西队、欧洲冠军保加利亚队、上届世界锦标赛冠军古巴队、上届世界锦标赛第三名朝鲜队、上届世界杯冠军兼本届东道主日本队,再加上亚洲锦标赛冠军中国队。 这一场比赛,中国队的目标就是要夺冠,整个士气非常盛。揭幕战,中国队就以3比0拿下了苏联队。大家都知道苏联队是很强的队,八次获得世界冠军,1950年代的苏联队一统天下,到了1981年世界杯的时候,苏联队还是保持着很强的实力,特别是她们加强火力进攻,重点防郎平。第一局,中国队善打快攻,快速变化战术,除了郎平的强攻以外,还有周晓兰的短平快、张蓉芳的打手出界、孙晋芳的两次吊球,第一局中国队就15比5获胜;第二局,苏联发挥了高点强攻,9比0领先,袁伟民这时换上曹慧英加强拦网稳定局面,追成了8比9,最后以16比14反败为胜;第三局,中国队打了苏联一个15比0,三局全胜。 接下来打美国队,美国队当时有世界身材最高的主攻手,1米96的海曼,还有身高1米76,但是摸高3米22的科罗科特,全队平均身高我记得当时是1米79,当时最高的参赛队伍,她们善于打高点球,高举高打,而且把日本的一种训练方法引过来,高快结合。中美对阵第一局就打得很凶,但当时这场比赛我们没有转播权,后来国内观众呼声很高,我们的导演跑了一上午,才把转播权跑下来,加了场转播。在(中美)这场比赛里,我们3比2获胜,中国队气壮山河的气势已经出现了。 最后一场中日决赛,中日双方都派出最强队伍。前两局中国队都赢了,但在后两局的比赛里,中国队分别以12比15、7比15输了。这时候打成了2比2平。最后一局,14平以后,日本队扣球得分,15比14。日本队再拿一分就夺冠了。 这时候袁伟民讲,“拿不下这场球你们会后悔一辈子”。回到赛场,郎平连打两个好球,夺回了发球权,最后孙晋芳拦网得分,以17比15拿下了比赛。那个时候有一个细节,曹慧英、孙晋芳两个人走到一起拍拍肩膀互相说着话,当时我把这个细节介绍给了观众——说明什么?女排精神的背后是团结协作。 中国队夺冠后,我在现场也很激动,在颁奖仪式上我解说:“现在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诗人们你们写首诗吧,赞美我们的姑娘,作家们你们写一篇文章吧,歌颂我们的女排。”这都是现场直播的话,刚一说完,我眼泪就下来了。这场决赛是1981年11月16日在大阪体育馆进行的,比赛结束后,当时车根本就开不动了,回驻地的路上,是魏纪中先生(注:前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国际排联第一副主席)和我,我们两个扶着郎平回到了驻地,你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 南方周末:1981年之后,接下来的四个冠军拿得轻松吗? 宋世雄:都不轻松。1982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在秘鲁的奇克拉约举办,中国队先是0比3输给了美国队,6比15、9比15、11比15,当时外国记者的报道有这么一句话,“美国队打疯了,中国队打傻了”。这场比赛输了对中国队影响比较大,因为这意味着中国队在接下来的六场比赛里必须都获得胜利,而且都必须要3比0获胜才能稳赢。中国队这个时候就面临着很大的考验,最大的压力就是要扭转队员的情绪。我和她们在一起,亲眼看到教练一个一个找队员谈,一个一个做工作。 后来9月18日决赛,到了秘鲁的特鲁希略,打古巴队,中国队士气一下起来了,15比1、15比5、15比11,三战全胜,这三局的比分我记得很清楚,最后赢了古巴队获得了冠军。 1983年中国队大换血,这一步如果走好了,调整好了,接下来的世界大赛才有本钱。当时日本的教练山田重雄就认为,以孙晋芳为首加上拦网很强的陈亚琼这几名队员,曾经使日本队吃了很多亏,现在她们离队了,这是最好的打败中国队的时机。美国队的教练赛林格也认为打败中国队、争取世界冠军的日子为期不远了。1983年世界女排邀请赛,中国队迎战美国队,我也去了。前三局美国队2比1领先,第四局中国队16比14反败为胜,决胜局中国队15比9胜了。但是不等于中国队的实力就超过了美国队,中国队当时的失误分高于美国队,后排防守的失误率也达到60%,比美国差。中国队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差距,就拼命加强训练。 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记得8月3日举行了第一场小组赛,美国队以3比1胜了中国队。袁伟民当时讲,要拿出1982年世锦赛反败为胜的气魄,在挫折面前不要低头,输了就输了,不要动摇信心。最后中国队以3比0战胜了美国队。 南方周末:2008年北京奥运会,你也参与了赛事解说,那次中国女排输给了郎平执导的美国女排。赛前你采访过郎平吗? 宋世雄:那场比赛是中国队对美国队,为了这场解说,我们做了很多准备,我们邀请的顾问是陈昭娣,这场比赛的采访都是陈招娣策划的,我是作为她的助手参加了这场转播。怎么解说,解说哪些,中间战术出现问题怎么讲,胜了怎么讲,负了怎么讲,场上出现情况怎么讲,有招娣在那把关,我心里是很坦然的。 当时我们首先就想到要采访郎平,但是郎平带领的美国队住在北京师范大学,是封闭起来的,一般采访不到,但陈昭娣和郎平的特殊关系,还有我当时的地位,让对方给我们开了绿灯,采访美国女排和郎平。郎平当时跟我们讲到一句话:“我们来的目的是参与奥林匹克运动,更多的是参与,我们要把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技术展现给观众。” 南方周末:在2000年退休之前,还有哪一场女排赛事的解说令你记忆犹新? 宋世雄:那就是1998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了。那时候郎平也去了。那一个月我转播了37场比赛,这个难度确实很大,有时候一天转(播)三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巩俐饰)执教的美国女排击败了陈忠和(黄渤饰)执教的中国女排,赛前,宋世雄采访了郎平。(剧组供图/图) 南方周末:郎平“铁榔头”的称呼是从你口中流传开来的,怎么想到这个称呼?郎平18岁时你就认识她了,从女排队员,到女排教练,你怎么看她的变化和成长? 宋世雄:郎平我们认识四十多年了,我和她第一次相识是在1978年曼谷亚运会,当时她不满18岁。当时的主力是杨希,袁伟民把郎平作为新秀来培养,所以我也很注意她。她有一次训练完了做身体的放松,医生踩在她的腿上,她眼泪都快出来了,疼得厉害,但也忍着。 我跟郎平做过几次长采访。1979年的12月18日,我和郎平谈了六个小时,她跟我谈到从小喜欢体育,14岁的时候身高1米73。16岁的时候到了北京队,再到漳州集训,老队员们每次打比赛都很关心她,她就想到一个字:冲。她给我讲,有时候一天训练这么多小时,一睡觉晚上腿就抽筋,真的不想干了,但是舍不得,她就是想到国家的荣誉和她自己人生的价值,要用汗水换取胜利,不能被困难吓倒。讲这些的时候,郎平还不到19岁。 1980年12月9日在漳州的训练基地,郎平又和我有一次长谈,她跟我讲,1980年跟美国队打的时候,打到第五场的时候她的脚崴了,第二天比赛前她想,可能教练不会让她打。后来教练跟她讲,一定要坚持,如果受伤不参加比赛,会很遗憾。 到1981年的1月15日,我跟她又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她就跟我讲,一切都为了世界杯,做运动员要经受住考验。还讲到她自己的文化修养,她看《简爱》《飘》,看电影,看《十月》《花城》。 通过这几次长时间的谈话,我对郎平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她的一举一动都印在我的脑海里,所以在激烈的世界杯比赛里,看到郎平一锤定音,我就想到了她的“郎”,最后解说用了“中国的铁榔头锤一个雷霆”来形容,叫了她“铁榔头”。这不是偶然产生的,是多年的酝酿,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很好的蓝图,最后在场上看到这个场景,就出现了这个绰号。 电影《夺冠》中的青年郎平(白浪饰),她的绰号“铁榔头”是宋世雄比赛解说中首创的。(剧组供图/图) “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南方周末:网络上流传着你2019年到女排训练场探班的视频和照片,你代表球迷向年轻的女排队员们鞠躬,当时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宋世雄:我是1960年参加工作,2000年退休,然后又继续转播排球比赛,到2008年参加奥运会,后来又参加了广州的亚运会等等。半个世纪里,我都生活在体育圈,跟中国的体育界有着深厚的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织上给我创造了很多条件,让我转播了“五连冠”,采访了女排,我知道这个夺冠多不容易,知道她们的付出。2015年,她们世界杯夺冠的时候,我作为一个老头亲自到机场去接她们,那时候我已经退休,不在工作单位了,我自己找的车、自己问的时间,到那去接她们。 2019年那次,是她们要参加世界杯的比赛,我当时觉得她们训练很苦,所以去看看他们,看看郎指导和排球界的一些朋友。去了以后,我并没有想到给她们鞠躬,但是我看她们的训练,对她们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作家魏巍不是写过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嘛,我生活在体育界,觉得这些运动员就是最可爱的人。我给她们鞠躬,当时我没想我80岁,朱婷25岁,也没有光想到女排,我是向所有的体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南方周末:今天的中国女排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宋世雄:她们都保持了中国女排的精神,这一点是共同的。但是因为时代不同了,有一些理念在不断发展。像郎平提到“每一次比赛我们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这跟原来的女排是一样的。 但是女排精神也有升华,郎平后来也讲,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掉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了坚定。教练郎平可以在影片里讲,你们去谈恋爱吧,但她作为队员那时候不能。 南方周末:大家都在提女排精神,在你看来,究竟什么是女排精神? 宋世雄:就是祖国至上、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永不言败。中国女排的成功,不仅在于夺得了十个世界冠军,这只是其中的体育部分,更精髓的是她们奉行的人生哲理。 相关阅读: |
美国 1 小时前
华人 1 小时前
加拿大 1 小时前
加拿大 1 小时前
加拿大 1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加拿大 2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