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4日在广东深圳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习近平14日上午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四十年前,中国通过设立深圳等四个城市试办经济特区,真正开启了经济改革的序幕,如今,在中美关系紧张、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隐患的情况下,从习近平在深圳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国日后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些信号。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称。他表示,通过这次大会,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整个国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努力。
“动荡”下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中国今年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国际形势。年初的新冠疫情及其后的外交风波使得因贸易战已经紧张的中美关系降至新的低点,而外界对中国政府最初应对疫情不力的质疑与指责给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带来重创。此外,新疆、香港等人权问题也让多个西方大国的对华立场变得强硬。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及对外贸易等受到严重挑战。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的前沿,深圳受冲击明显,在美国政府针对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中,华为、中兴、腾讯三家公司总部设在深圳。
在14日的庆祝大会上,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高技术重点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被美国极限打压”,对此他们进行了“积极稳妥应对”。
习近平承认,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他表示,当今世界处在“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他提出,经济特区未来需要全面扩大开放。“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中国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向彭博社表示,此次习近平南下是发出“他想要继续改革开放的重大信号”,“是更加开放的一个象征”。
自力更生与深化改革
这是习近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第三次视察广东,与前两次相比,习近平在这次行程中多次强调“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常见的一句口号,当时面临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的封锁,毛泽东希望中国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突破。如今习近平重提这句口号,是中国险峻外部环境的又一标志。
习近平在14日讲话时称,目前中国改革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复杂程度、敏感程度与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为此,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他再次提到,中国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供给侧改革,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供给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在此之前,他还在此次前往潮州时视察一家电子元件制造企业,并在当时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习近平这次南下同时还给深圳带来了开放更多自主权的机会。10月11日,在习近平抵达深圳前,北京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重点领域改革上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给予深圳更大自主权,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
文件中称,深圳将打造市场化、法制化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深圳还将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大制度性开放力度,扩大金融业、航运业等领域对外开放。
在14日的讲话中,习近平还提到要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国独立时政评论人吴强认为,从习近平的讲话来看,未来的特区建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改革开放”。“特区的模式是40年前的,”他对BBC中文表示。“这种模式本身就意味着不是全面改革开放,意味着无意把特区扩展到全国,无意把改革开放经验变成一个制度性全国推广的模式。”
“越是强调特区,其实是越意味着在特区之外绝大多数地方要实行严格封闭的集权式管理,深圳批量授权自主权的方式意味着其他地方很难获得这样的(空间),”吴强称。
吴强指出,未来深圳等经济特区还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挑战。“深圳作为一个特区,现在它已经不再是资本导向,而是技术导向。而中国现在面临技术封锁,这何以能够成立?”
视察海军陆战队
在此次广东视察行程中,习近平还前往近年新成立的海军陆战队视察。
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13日前往海军陆战队时强调,需要他们“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备战打仗上”。
“海军陆战队是两栖精锐作战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要努力锻造一支合成多能快速反应全域运用的精兵劲旅”,习近平在视察时还这样表示。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