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马航七周年 唯一幸存者谎言被拆穿 真相让人泪目

加新网CACnews.ca| 2021-3-13 03:44 |来自: 颜小乙

看抖音的时候,刷到一条视频。




讲的是,马航事件已经 7 周年了,飞机依旧没找到,而失联者的家属,至今不肯放弃。


其中一位父亲,坚信儿子还活着,按时给那个再也没开机的号码打电话,打了 7 年。


他相信,儿子会在某个平常的日子里,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然后他可以放心地把两个孙子交给他。


然而,奇迹真的会发生吗?


一晃眼,都 7 年了。


时间越拉越长,找到的期望越来越弱。


也许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已经开始了新生活,幸福地活着。


难度大,花钱多,官方都在 2018 年,正式解散了调查组。


全社会也放弃了。


但他们的亲人,仍然不放弃任何希望,艰难地寻找着亲人的下落。


一些谎言,甚至成了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网上有个帖子,说马航唯一幸存者刘海波被找到,他在坠机后,冲到浅水区,靠吃人肉生活了下来。




这则传闻并未被证实。


但又有多少家属,情愿选择谎言,也不肯接受家人再也回不来的事实呢?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是最简单的诉求,也是最卑微的渴望。


有个 MH370 家属,四十多岁了,为了找家人,工作辞了,没收入,生活艰难,但就是不肯放弃。


他说,我知道难,可是我想找我妈妈啊。


还有那些年入花甲的老人,人生有几个七年可以等?


但为了有人能帮他们找回家人,走上街头,奔走呼号。






一次又一次,举起 " 永不放弃 "、" 等待 " 和 " 恢复搜索 " 的标牌。






就算全无尊严,茫然哭着,跪在马航办公室门口,也要为亲人讨一个真相。




我们无从想象,这些家属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痛彻心髓的煎熬。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他们为了亲人,像孤胆英雄一样,扛着陌生的重量,逆流而上。






七年间,寻找亲人,已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其实相比那些国家力量组成的巨人联盟,这些普通人组合的力量再大,也只是渺小的个体。


机长自杀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黑匣子到底在哪?那些世纪之谜,岂是这些平民可以深究的?


然而,只是抗争,还远远不够。


前天,几个马航 370 的家属代表重聚,开了一个会。




这些白了头,不算年轻的普通人,打算筹钱、凑钱,组建基金会,用基金来收集证据、悬赏知情人爆料、聘请专家,继续寻找亲人的下落。


放着百万赔偿金不拿,自费百万,甚至千万,语言不通,地方不熟,跑到国外,只为解开背后的真相。


决意拧成一股绳,单挑背后整个国际联盟和庞大的法律集团。




明知没资源,没钱,只剩时间这个武器,胜算寥寥。


所有人都说他们疯了。


但这些中国人,逾百个家庭,所求的从来不是问责、赔偿。


所求的,不过是找回家人。


所盼的,不过为在这世界独活,寻找一点支撑。


即便,家属寻找的过程,极其艰难。




有位东北大姐,孩子是马航 MH370 的乘客。


她一个人,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但怎么都没想到,孩子去新加坡打工,在回国的飞机上出了事。


如果没坐 MH370,他本会于 2014 年 3 月 8 日早晨 6:30,在北京着陆。


然后,他会回家,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


然而,相聚比离别难。


事情发生后,大姐不肯与马航和解,在北京租了房子,每个月到马航办公室讨说法,死磕了两年。


后来,她查出癌症晚期,回东北,准备卖房子救命。


结果房子还没卖出去,人就不在了。


其实,大姐如果收下马航赔偿款,可以早点治病,说不定,能救回一条命呢。


但做出放弃搜救的决定,对任意一个马航家属来说,都不容易。


至今,还有约 90 位中国家属,没签和解书,没收赔偿款。


" 不拿赔偿金,我孩子没死,我要找,继续找。"




他们无力的抗争,只为延续细微的寻找希望。


栗二友,河北农民,64 岁。


370 事件前,连北京都没去过。


现在他每个月都去北京,到马航总部讨说法。


从河北最南边的小县城,花两块钱坐到邯郸,再坐 K183,几小时硬座到北京,一趟 66 块 5。


7 年下来,11172 元。


这些钱,对农村老人来说很奢侈,但比起经济的支出,更折磨他们的是内心深处的悲伤。


栗大叔买了一个很大的地球仪,摸着摸着,心里跟针扎一样,越想越难受,没多会,眼泪汪汪。


看着那些从未涉足过的地方,他有时候寻思,我儿子,在哪儿呢?


有时候因为想儿子,夜里惊醒了,他总看到老伴躺在地上,眼泪糊了一脸,疲惫地睡着了。


思念就这样像虫一样,慢慢啃噬着他们年迈的身体,直到成为空空茫茫的大洞。


但一旦有马航的消息,老两口又重新开始迷茫的寻找,与艰难的等待。


这是发生在北京车站,深夜的一幕。




2018 年,马航发布会结束,已经日暮落下。


他们提着行李,匆忙赶到车站,结果票卖没了,为了省钱,栗大叔和老伴,干脆找了个角落,靠在柱子旁,就这样躺在地上,凑合着对付了一夜。


而栗大姐枕着的那一堆超过千页的白纸,是对他们来说,犹如天书般的全英文版《马航 MH370 安全调查报告》。


七年过去了,就算官方都放弃了,这对极其普通的夫妻,仍然没有放弃。


他们逼自己学英语,学上网,逼自己用力学习,试图看懂那些艰涩的文字,为了消失的儿子,接下从天而降的重负。




然而,就算再怎么用心,有些遗憾,也注定会上演。


你还记得她吗?


那个哭着说,我想找我妈妈呀,看哭所有人的女人。




她叫徐京红,母亲也在 MH370 上,妈妈出事后,她学会了抽烟,整日郁郁寡欢。


为了铭记对母亲的思念,她在胳膊上,文了一个飞机,指向心房。




母亲离开,不仅给她带来了绵延的痛苦,她年迈的老父亲,也在苦苦盼妻归来。


遗憾的是,等待的日子看不到终点。


去年,徐京红的老父亲,含恨而终,终究没有等到爱妻回家。


而生前,因为妻子失联,老人家受了刺激,只要听到 370,就会崩溃。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所念皆星河,星河不可及。


你还记得漫步鱼吗?


飞机消失,带走了她的丈夫,也带走了她的爱,自此陷入无尽的等待。






回忆越甜,就越伤人。


樱花开了,她想起丈夫,扶在床上痛哭,多想他在身边,可以一起散步。




深情的人,摆脱不了对老公的思念,就连看到邻居宝宝的照片,也会毫无预兆地崩溃,为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而遗憾。




丈夫离开,抽走了她的幸福,快乐成了禁地,再也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她病了,瘦到三十公斤,怕夜里想到他,会失眠,怕眼睛被泪水堵住,怕看见瞳孔中那份怎么也消失不了的相思和渴望。但更怕没有他的消息,余生与遗憾为伴。




她一次次满怀希望,又一次次落空,摇摆的心像钟摆,晃个不停,就这样,痛苦地记录了整整四年对丈夫的思念。




但昨天我去看她的微博,发现最后一条动态,停在了 2019 年 12 月 5 号。


她说,那个 " 承君此诺,必守一生 " 的人,可能,真的,再也回不来了 …




即使隔着银幕,你也能感受到那锥心刺骨的痛苦。


但我想,每到 3 月 8 日,马航失联这天,她的心一定很痛。




其实,马航失联者家属,在困境中,依旧不放弃寻找亲人的背后,更是在寻找那些失去的情感。


而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寻找。


最让人绝望的两个字就是 " 如果 "。


最无力的三个字,是 " 早知道 "。


有人说,如果可以,我会买最后一张机票去找她。


有人说,早知道,我会好好抓住孩子的手,不让他走丢。


有人说,时光倒流的话,我会和父亲拍张照。


但所有遗憾,都是历史车轮的一部分,无法逆转。


《克斯维尔的明天》里说: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的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一条信息看哭若干人。


地震突然发生,女孩被压在废墟下,奄奄一息,她拼尽全力,给男友发了这样一句话。




他们约定,如果女孩还能活着回来,就结婚。


然而,到最后,女孩还是没有撑住。


村上春树说:


" 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


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


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 "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


一次擦肩而过,可能就是永别。


刘德华有部电影,叫《失孤》,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


两岁儿子被拐走,自此下落不明,刘德华饰演的男主,为寻子,驾着一台破旧的摩托,带着厚厚的寻人启事,终日奔走在祖国广袤而荒凉的土地上。




而男主原型郭刚堂,也如影片里讲述的那样,在现实中,骑着摩托寻子 20 年,几乎走遍了每个城市。


多年来,他抱定一个愿望:


不管儿子现在过得怎么样,都要见他一面。


前几天,他找到最近大火的拉面哥,请他帮忙找儿子,江苏一个与他神似的理发小伙子站了出来。


他兴奋地去做亲子测试,结果发现两人 DNA 并不匹配。




听到这个消息,这个中年男人,瞬间就崩溃了。


即便想尽办法,可惜,他还是没能找到儿子。


哈兰 · 科本在《永恒的迷失》里写道:


" 珍惜眼前的人,珍惜此刻的情,明天不一定有太阳升起。"


不要等失去后,再去寻找那些我们深爱的人,要珍惜身边还能联系的朋友,家里等你吃饭的爱人,站在身后为你托底的爸妈。


最后,我祈愿马航 MH370 真有奇迹。




祈愿在这人间苦苦守候的每一个妻子、丈夫、父母、子女,能等到亲人归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6死30失踪! 度假胜地恐怖海难 载65人客轮突然沉没 家属港口痛哭!

国际 昨天 18:18

惨了! 19岁华裔网红被拘留! 独自飞行7大洲 意外闯祸 触犯国际法规!

华人 昨天 18:18

水煮50欧能变150欧 巴黎女子煮光22万欧

社会 昨天 15:02

中国成人娃娃 抢占欧美消费者的床榻

财经 昨天 14:49

租金大撤退!中国房东们正在批量跑路!

中国 昨天 14:43

知情人士曝贝索斯婚礼幕后:让宾客疲惫不堪

娱乐 昨天 14:30

普京秋后算账 快刀斩乱麻 亲信部门大换血

国际 昨天 13:57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