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仅靠这一战术,塔利班就控制了86座县城,拜登被迫恢复特朗普政策

加新网CACnews.ca| 2021-6-26 01:14 |来自: 鹰眼防务观察

阿富汗的局势看起来十分紧张,甚至连并不与其接壤的俄罗斯都表现出了忧虑:一旦阿富汗陷入内战或重新被塔利班控制,中亚国家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屏障,俄罗斯会再次被影响到。不过,随着信息的不断披露,加之阿富汗政府以及美国等的反应,情况事实上正在发生变化,局势正重新变得对阿富汗政府有利。



最新消息显示,仅在6月24日,塔利班就再次控制了7个县城。目前,塔利班已经控制了全国86个县城,最近控制的多个县城,实际上是兵不血刃的“和平接收”,甚至都没有与守卫县城的阿富汗民兵发生像样的战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塔利班改变了以往强攻的战术。强攻战术事实上很难奏效,塔利班缺少足够的重武器,一旦战斗爆发,附近的阿富汗政府军和阿富汗空军会迅速赶来支援,塔利班除了扔下一地尸体,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从6月下旬开始,塔利班开始使用心理战术,逼迫县城周边的部落长老向守卫县城的民兵传递错误信息,宣称围攻县城的塔利班武装高达数千人甚至上万人。而守卫县城的阿富汗民兵一般仅有一二百人甚至更少,加之打入民兵内部的塔利班内应蛊惑,导致守卫县城的民兵因为恐惧而逃往省城,在省城有战斗力更强的阿富汗政府军驻扎,而且数量较多。正是利用虚张声势的战术,塔利班才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控制了这么多县城,甚至一个位于塔吉克斯坦边境的边防站,上百名阿富汗边防警察连塔利班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全部逃往了塔吉克斯坦境内。



不过,这种心理战术使用得太多就不再奏效了。阿富汗空军开始出动,给缺乏防空武器的塔利班武装造成严重杀伤。驻扎在省城的阿富汗政府军和逃来的民兵没有人员装备损失,战斗力基本完整。在民兵的配合下,阿富汗政府军在3天内就夺回14个省城,也因此缘故,塔利班实际控制的县城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正不断减少。多位抗苏老将也重新出山,给了塔利班沉重一击。按照阿富汗政府公布的数字,塔利班在两个月的所谓“斋月攻势”中,已经有超过6000人被杀死。



与此同时,美军也开始参战。在阿富汗总统加尼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前的几个小时,美国无人机开始空袭阿富汗北部昆都士省和巴格兰省的塔利班武装,给后者造成了沉重损失(具体伤亡人数不知)。此举意味着拜登政府开始恢复特朗普时代的政策,即任何靠近县城的塔利班武装都会遭到美军轰炸,该政策曾在半个月内让上千名塔利班武装成员被炸死,导致塔利班不敢发起任何攻城战。拜登上台后,为了保障顺利撤军,该政策被叫停。即便如此,美军的参战被认为还是受到限制的,不会影响到撤军的整体计划,除非塔利班直接攻击美军或美国外交机构。



不过,在与阿富汗总统加尼和和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会晤的时候,拜登表示,美军将在阿富汗留下650人,负责保护喀布尔等地的美国外交人员,同时,还会向为美军工作过的阿富汗人提供庇护,约1.8万名曾为美国工作过的阿富汗人,会很快走“绿色通道”移民美国。后者透露出了关键信息,即美国事实上对阿富汗的未来并不乐观,否则也不会带走这些阿富汗人。



包括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成员吉姆·里施在内,多名美国政界大佬也会见了阿富汗代表团。尽管这些美国政界大佬对阿富汗撤军表达了不满,担心20年的反恐战争战果会很快付诸东流,但实际上,不管是谁,都已无法阻止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不少研究机构和相关专家担心,阿富汗会很快陷入内战,喀布尔政府会垮台,而美国实际上将彻底离开阿富汗,对美国来说,遥远的阿富汗对美国其实并没有多少影响,美国需要将资源整合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恐怖! 旅游胜地惊现20具尸体 多人遭斩首示众 塑料袋装人头! 加拿大紧急警告!

国际 昨天 18:25

滑跪!加拿大向特朗普“低头” 连夜取消数字税 贸易谈判恢复 到手的70亿飞了 美方已“赢麻”?!

加拿大 昨天 18:24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国际 昨天 15:47

深圳美女网红夺国际数学奖 因被欺凌退学 16岁入牛津

中国 昨天 15:31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