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有充分的理由对在中国投资保持警惕。你很容易会被新闻的标题吓到,然后就驻足不前了。
随你挑吧:问题太多了。
或许可以从美中紧张关系加剧开始。自小约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接替唐纳德·J·特朗普(DonaldJ.Trump)入主白宫以来,美中关系并没有真正缓和多少。然后把你的目光转向太平洋两岸的监管问题,这些问题令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暴跌。同时,也不要低估两国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社会、文化和经济差距。
你很容易就会觉得倒胃口。不过,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我认为,将部分资金投入中国股票和债券的好处,比远离中国的理由更有说服力。
中国股票可能是你退休储蓄金的一部分。
许多美国人已经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间接持有中国证券,因为全球股票和债券基金包含了这些证券。在我查看之前,我对自己的退休账户并不确定,这些账户主要包括领航(Vanguard)指数基金。是的,少数中国股票和债券被藏在了这些基金中。其他大型基金提供商,如富达(Fidelity)、贝莱德(BlackRock)、道富(StateStreet)和普信(T. Rowe Price),都在全球基金中加入了中国证券。
如果你了解到,你投资的一个广泛而多元的投资组合中有一部分是中国证券,无论如何,不要因纯粹的金融理由而恐慌。如果你在中国还没有任何资金,那么尽管目前存在问题,你还是可以通过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开始小规模投资。我有一些保留意见,但我认为持有中国金融市场的股票是一件好事。
根本原因很简单:中国市场很重要,而且正变得更加重要。
在2021年,如果没有中国,一个投资组合就不是全球性的。
投资者以适当的资产配置方式,持有完全多样化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以反映整个金融世界,这至少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就是金融学的一条要义了。在21世纪,中国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看来,在现阶段将中国证券排除在全球投资组合之外,大致相当于坚持认为地球是平的。
尽管如此,与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相比,中国的市场和公司更加不透明,更容易受到政治控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方面,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中国家。尽管资本主义繁荣,共产党仍统治着中国。
在中国创办了锐联财智公司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Angeles)金融学客座教授许仲翔(JasonHsu)在上海与我进行了视频通话,他说:“在中国,资本主义的无形之手是戴着红色手套的,监管有时会非常严厉。然而这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地。”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出于这些原因,主要的全球指数公司至今尚未让中国拥有与自己的10万亿美元股市和16万亿债市价值相符的影响力。中国股票在全球股票指数(比如MSCIACWI或富时全球全市场指数)中占比将将超过4%,中国债券在一些全球债券指数中的占比超过7%。
我的投资组合——大约包括60%的股票和40%的债券——包含了多样化的基金,其构成与这些指数大致对应。我觉得这样挺好。如此小的中国证券占比,即使它们出现暴跌,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从长远来看,中国股份无疑是有帮助的。
MSCI在其主要股票指数中给中国设置的权重只是其当前主要价值的五分之一,并且只会逐步增加。这种谨慎在我看来是明智的。
我对风险的承受力不算很大。除非你很能接受风险,我会建议不要购买单支中国股票和债券。
富达投资全球宏观总监朱利恩·迪摩尔(JurrienTimmer)认为,“如果有一种资产类别是需要用一种广泛组合的思维去对待,也就是持有许多的证券,而不是少数高度集中的证券,那么中国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尽管有风险,对美国人来说,持有广泛多样的中国证券还有一个理由。上海股票市场和华尔街是不同步的。用金融学的话讲,中国股票和美国股票并不是紧密联动的。吊诡的是,MSCI发现,持有中国股票可以减少一个经过妥善多样化的全球投资组合的总体波动。
值得担忧的原因也是不少的。
但那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人有充分理由不把钱投在中国。
首先,短期和长期的政治分歧无疑不容轻视。
美国官员说,中国现在是对美国构成威胁最大的对手,并存在广泛的人权侵犯行为。中国领导人坚称他们选择了一条更优越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国的最高领袖习近平本月初发出警告,任何外国势力若想阻止中国的崛起,“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但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自1970、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亿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铭基国际投资(MatthewsAsia)的投资策略师安迪·罗思曼(Andy Rothman)在视频通话中说。
中国不断检验着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Fitzgerald)的格言:“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相反观点,但仍然能够保持运作,这是对一流智力的考验。”
我1970年代在台湾读书,1980年代在北京当记者,这些问题从那时起就一直困扰着我。你得自己去做个选择。
监管问题也令人不安。
即使你倾向于在中国投资,你很快就会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着一系列恼人的监管问题,特别是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价值约2万亿美元的ADR,也就是美国存托凭证。
美国已经认定,数十家此类公司与中国军方和情报机构联系密切,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其中一些已经被禁止在美国交易,并从全球主要股指中摘牌。
对其余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来说,还有三年的时间。根据美国去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它们必须向美国监管机构提交财务审计报告,但中国不允许此类信息流出中国。
这些公司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预计他们不会遵守,”香港安本标准投资(Aberdeen StandardInvestments)的投资经理郭蕙嘉(ElizabethKwik)在电话采访中说。她说,很有可能“它们会‘回归’中国,在那里上市不会有什么问题”。
中国监管机构对大型科技公司也有自己的担忧。去年11月,他们阻止了金融巨头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蚂蚁金服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姐妹公司,后者的创始人包括亿万富翁马云和蔡崇信。对许多篮球迷来说,蔡崇信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布鲁克林篮网队(BrooklynNets)所有人,凯文·杜兰特(Kevin Durant)、凯里·欧文(Kyrie Irving)和詹姆斯·哈登(JamesHarden)的老板。
在中国,蚂蚁金服没有进行可能是史上金额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而是遭到了“整改”,自毛泽东在延安的革命时期起,这个词一直被用来表示意识形态上的纠正。对于中国科技股来说,“整改”被用来描述对肆意妄为的企业家的遏制,这很难说是一个令人看好的迹象。
与此相关的是,6月30日,中国版的优步和Lyft——滴滴出行——在华尔街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对该公司的估值为670亿美元,结果却遭到了中国监管机构的激烈反应。滴滴被要求从移动商店下架其应用程序,并与其他中国科技公司一起接受“网络安全”审查。滴滴和其他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股价都大幅下跌。
如果你想要中国股票,你可以绕过纽约。
从表面上看,对美国人来说,通过ADRs在美国市场交易的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股票,似乎比在上海、深圳甚至香港等当地市场出售的股票更安全。
但锐联财智的许仲翔说,在某些方面,中国对首次公开募股的监管要求可能比美国监管机构更严格。
他说,一个原因是缺乏经验的中国投资者进行“社会赌博”,给当地股市带来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美国的“米姆交易员”。为了安抚市场,中国监管机构要求企业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时必须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
在更加自由放任的美国,首次公开募股就不需要这么做。
此外,当美国人购买中国公司的ADRs时,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得到的不是实际的股票,而是通过在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设立的具有异国法律结构的银行持有的债权。这些结构被称为可变利益实体,使这些公司能够在满足法律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美国和中国的税务。这些安排有利于中国企业家、美国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和私募股权基金。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加强监管审查似乎是有必要的。
与上市的美国公司相比,在中国交易所上市、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中国公司也不透明。而且,在美国日益壮大的股东权利运动,在中国也远没有那么发达。
不过,选股型共同基金的经理们说,他们发现中国经营良好的公司可以随着消费支出的增加而蓬勃发展。
掌管了两支铭基基金的经理安德鲁·马托克(AndrewMattock)说,他看好汽车连锁经销商中盛集团、制造风力发电叶片的中材科技、以及制造工业机器人的埃斯顿自动化。
最近提交给监管机构的一份文件显示,由郭蕙嘉担任经理的阿伯丁中国A股股票基金(Aberdeen China A Share EquityFund)持有的公司包括贵州茅台和云南恩捷新材料。贵州茅台是一种受欢迎的以高粱为原料的白酒,云南恩捷新材料生产薄膜、包装和纸制品。
我在购买个股时会很小心。但我确实喜欢通过基金投资组合参与中国消费市场增长的想法,只是我倾向于投资指数基金。尽管政治时起时伏,但在我看来,与中国保持间接的商业联系是人性化的,而且可能有利可图。
但我已经接受了自己是一个顽固的全球主义者的事实。如果你不能忍受这种想法,我也没什么意见。那么,将你的投资保持本土化吧。但要知道,中国的支出已经很重要了,无论如何你都会通过波音(Boeing)、卡特彼勒(Caterpillar)、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福特汽车(Ford Motors)和耐克(Nike)等公司接触到一些。中国是如此重要,已经无法被忽视。
此页来自:加拿大新闻网 https://cacnews.ca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