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娱乐 查看内容

又一部辱华好莱坞大片 这回把中国人污蔑成贼了…

加新网CACnews.ca| 2021-8-18 13:52 |来自: INSIGHT视界


那些谣言发出的声音足够大


大到消弭真相的声音


那么


还有谁在意真相是什么样子?


我们必须让那些


把中国污蔑为文物强盗的人知道:


你们不可以一边利用中国文化


又一边恶心中国人!


#StopFilmingTheGreatChineseArtHeist


?



?


最近,全球影视业巨头华纳宣布,关于圆明园被掠文物在欧洲失窃案件的新电影《中国艺术大劫案》已确定导演和编剧。


?


导演是执导过《摘金奇缘》的华裔导演朱浩伟,而编剧团队也由三位亚裔成员组成,Jessica Gao, Jimmy O. Yang 和 Ken Cheng.



?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最令人愤怒的是,在这部电影的同名原作《中国艺术大劫案》当中,文物流失海外的中国,竟然被写成了一个操纵惊天文物盗窃案的强盗!


?



?


2018年,一名叫Alex Palmer的美国白人自由撰稿人在GQ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


《中国艺术大劫案》(The Great Chinese Art Heist)


?



?


这篇文章,先说了欧洲艺术馆中的中国藏品失窃案有多严重。


?


2010年,瑞典卓宁霍姆宫和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的失窃案,这两起都与中国文物不无关系,对于前者,盗贼盯上的是中国馆,后者则被盗走了56件中国藏品。


?


2015年,艺术圣地法国枫丹白露宫同样遭到了盗窃,用这篇文章的话说,窃贼的目标很明确——中国文物。


?


七分钟之内,22件最宝贵的藏品被盗走。


?



?


直到这里,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


?


但在铺垫了繁复的例子之后,作者突然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问题——谁在下订单?


?


按作者的诡异思路,既然这些劫案的共性都是中国艺术品和古董被盗,而且其中一些就是曾被外国军队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连警方都承认盗窃案“所有迹象都表明这是精密谋划过的”,那么,这些文物的去向只有一种可能。


?


于是,这篇文章得出了一个脑洞突破天际的魔幻结论:“盗窃行为是按照国外指示进行的。”


?


合着就是污蔑中国指示了盗窃文物的犯罪行为呗?


?


但事实上,早在当年枫丹白露宫失窃案之后,法国方面就迅速和泰国进行了联系。


?


因为,失窃的珍宝中有不少泰国赠与法国的国宝。


?



?


但就是这么一个随手就能查到的事实,却被文章轻飘飘地省略了,让人误以为所有失窃文物都来自于中国。


?


这不是误导,还是什么?!


?


除了拼命把欧洲艺术馆们的失窃案和中国联系到一起之外,这篇文章里还给中国泼了什么脏水?


?


文物工作者的海外交流,被丑化成了“寻宝队”:


?



?


把参加海外文物拍卖的中国买家污蔑成“战狼”:


?


“无论外国偷了中国什么,总有一天,我们能把它们抢回来。”


?



?


把中国企业污蔑成情报机构:


?



?


甚至直接把中国说成窃贼、强盗!


?


“中国不承认他们是来偷东西的。他们认为这些文物原本就属于他们。”


?



?


“中国艺术最伟大的作品如何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肆无忌惮地被盗?这是一个阴谋吗?这是对多年前对宝物被掠夺而展开的复仇?史上最大胆的艺术犯罪浪潮背后是中国政府吗?”


?



?


是个人就能读出他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他想说的一定是——


?


是的,就是中国,策划并实施了这一系列艺术偷盗案件。


?



?


或许是觉得文字传播不够广,这篇异常之离谱的文章,竟然将要被华纳影视改编为电影,最终搬上大荧幕?


?


在这部电影的相关爆料中,甚至直指那些被盗的文物最终回到了中国。


?



?


这是要干什么?是想误导全世界,让全世界误以为中国是盗窃海外中国文物的强盗?


?



?


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改编后的电影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但在文物流失这件事上,中国从来都是受害者!


?


从1840年开始,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的列强,就不停地对传承了千百年的中国文物进行掠夺。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火烧圆明园」。


?


冲入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士兵们,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将珠宝玉石疯狂塞进自己的口袋,甚至把从仓库中抢来的丝绸当做给马匹包裹伤口的绷带用。


?


至于实在搬不走的园林,就直接放一把大火,连烧三天三夜。


?


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因此变成了一片废墟,雕梁画栋只剩断壁残垣。


?



?


疯狂的洗劫之后,他们又是怎么对待中国文物呢?


?


被英国人盗走的《女史箴图》,被大英博物馆直接拦腰截为三段,明清时期对该作品的题跋也都被裁下,然后直接用胶水粘在木板上。


?


这幅《女史箴图》背后的流传故事,再也无人能够知晓。


?



?


美国强盗为了洗劫敦煌莫高窟,居然想出了用胶水粘贴的方法撕下了36幅唐代壁画。


?


由于规模宏大,每一幅完整的壁画,竟然被他们切割成若干部分,变得支离破碎。


?



?


在大名鼎鼎的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古老的佛像壁画直接不带任何防护的裸展,仿佛当做地摊摆设。


?



?


在大英博物馆的潮湿的库房,从中国劫掠来的佛经早已积上了厚厚一层灰,甚至几乎发霉。


?



?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昭陵六骏、唐三彩,被当做宴会厅的装饰品。


?


只要掏600美元的租金,就可以在珍惜无比的中国文物们旁边开一场狂欢Party.


?



?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


一百多年来,文物流失一直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


?


曾经他们抢我们的文物,毁我们的文物,到头来,他们还要拍个电影颠倒黑白,骂这些被掠走的文物是最终被我们偷走的?


?


无耻至极!!!



?


美国的电影工业有多强大,从小看着好莱坞大片长大的我们应当能有所体会。


?


那些超级英雄世界中的正义与和平,那些童话电影里的爱和浪漫,都曾一度让无数中国人相信,美国就是世界灯塔,美国生活就是轻松且自由。


?


这就是电影对于文化传播的力量。


?


试想一下,等这部颠倒黑白,把中国污蔑成文物盗贼的电影真正上映了,全世界会有多少观众因为“华纳”“好莱坞”的金字招牌蜂拥而至?


?


看完电影后,又会有多少人对其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当然知道要追回文物,中国以前,现在,以及未来都会用光明正大的外交手段,绝不对向曾经的西方列强一样,做一个烧杀抢掠的无耻强盗!


?


但是,被美国大片们洗脑的外国人们,会在看完电影以后,直接认为是中国利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勾结窃贼,在欧美疯狂搜刮流落在海外的中国文物。


?


在我们试图辩解的时候,他们还会说:“可电影里就是那么拍的啊。”


?


就像当年在美国勤勤恳恳工作,做苦力的华人,却被污蔑成“黄祸论”一样,谎言说多了,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实。


?


如今,经历了无数次文物洗劫的中国,又要被污蔑成“史上最大胆的艺术犯罪浪潮”的始作俑者?


?


我们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从那个积贫积弱,拥有无数珍宝却任人掠夺的旧中国走出来。如今,我们刚刚有了一点实力,能够用外交手段追回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却仍然要被西方泼脏水、诋毁污蔑。


?


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颠倒黑白!


?


我们认为改编自一篇全部在污蔑中国的文章的电影,让我们不舒服,我们认为这部电影根本不适合上映,所以我们要发声,要抵制!要勇敢地站出来,让世界接受到我们的意见!


?


沉默只会让全世界认为中国是贼,是强盗,是和八国联军一样不惜一切手段搞破坏的国家。


?


可我们觉醒了,也逐渐强大了,我们不仅拥有了一席之地,也拥有了在世界的发声权利。如今,我们要利用这种权利,扭转西方的偏见,抨击一切对于中国的不公!


?


我们应该让华纳知道:你们不可以一边利用中国文化,又一边恶心中国人!


?


主页君在推特开了#StopFilmingTheGreatChineseArtHeist?的tag,希望大家可以努力发声,共同抵制这部辱华电影。


?



?


如果你不希望这部辱华电影面世


那么就应该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了解到这部电影背后的事实真相!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恐怖! 旅游胜地惊现20具尸体 多人遭斩首示众 塑料袋装人头! 加拿大紧急警告!

国际 昨天 18:25

滑跪!加拿大向特朗普“低头” 连夜取消数字税 贸易谈判恢复 到手的70亿飞了 美方已“赢麻”?!

加拿大 昨天 18:24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国际 昨天 15:47

深圳美女网红夺国际数学奖 因被欺凌退学 16岁入牛津

中国 昨天 15:31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