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 analytics ecommerce
tracking

加拿大新闻网 首页 新闻 国际 查看内容

日欲购两栖攻击战舰 被指防卫方针向攻击型转变

加新网CACnews.ca| 2014-7-14 11:14 |来自: 环球网

 图为2012年5月25日,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马金岛号”停靠在香港维多利亚港。 当日,该战舰停靠香港进行休整。

在日本内阁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决议后,安倍政权已经开始表现出转变专守防卫政策的姿态。据日本《新华侨报》网7月14日报道,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表达了引进两栖登陆作战舰艇等攻击性武器的意愿,并表示将就追加购买F-35战机一事进行研究。报道分析称,这一系列动作已经超越了日本自卫所需的必要最小限度,可能给他国带来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的和平主义基本理念正在发生动摇。

据报道,小野寺在美国圣迭戈视察了“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并称赞该型舰艇能够搭载大量水陆两用战车、“鱼鹰”运输机等装备,并就引进该型舰只装备海上自卫队表现出积极态度。

据悉,两栖攻击舰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执行偷袭登陆任务时使用的舰艇,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还曾执行向作战前线运送士兵的任务。“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LHD8)属“黄蜂级”,排水量约为40500吨,长约844英尺,可部署1000船员,最大部署可达1900人。可部署陆战队直升机和固定翼作战飞机。“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为美国海军首艘混合动力战舰。由于不符合日本的专守防卫政策,此前并不曾装备自卫队。小野寺强调了两栖攻击舰在灾害救援方面的作用,称“东日本大地震期间美国的两栖攻击舰表现活跃”。但果真装备两栖攻击舰,势必造成日本已经摆脱专守防卫政策的印象。

报道还称,在美国沃斯堡视察F-35战斗机生产工厂时,小野寺还表达了追加采购更多战机的意向。他说:“F-35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战斗机,也是美军的主力机型。在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方面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款装备。”目前航空自卫队已经预购42架F-35战斗机。

在华盛顿,小野寺试乘了饱受质疑的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为完成在2018年度前引进17架“鱼鹰”的目标,小野寺表示采购费用将计入2015年度的预算概算要求。与CH-46运输直升机相比,“鱼鹰”速度快了一倍,载重量增加两倍,续航里程更是达到CH-46的5到6倍,确实可以提高自卫队的攻击力。

报道分析称,可以想见,当日本自卫队被派遣到海外行使集体自卫权之时,势必要投入能够达到实战水平的装备。两栖攻击舰可以搭载“鱼鹰”、水陆两栖战车和垂直起降型F-35。这大幅提升了自卫队的攻击力,早已超越必要最小限度。

分析认为,安倍政权虽然通过了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但为真正行使集体自卫权所进行的法律完善工作才刚刚开始。不过,以行使为前提的装备采购工作已经启动。等到安倍政权完成了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一直以来受到限制的防卫政策将可能逐渐变质。

此外,小野寺就加强与美军在离岛防卫领域的合作展开活动。以新设陆上自卫队部队承担离岛夺还任务为目标,小野寺向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员传递了扩大装备及技术领域合作的意向,以配合将于年内完成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强化自卫队的遏制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的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未独立核实其内容真实性,文章也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文章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网提供的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财经、房产类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网内容,包括并不限于健康、保健信息,亦非专业意见、医疗建议,请另行咨询专业意见。本网联系邮箱:contact@cacnews.ca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

比地震恐怖! 北美28城正在'消失' 百万人危在旦夕; 温哥华几分钟内下沉2米

国际 昨天 18:09

最早明天就爆发! 活跃火山即将苏醒 每天狂震数百次 岩浆已达临界点!

国际 昨天 18:08

制造业重创!加拿大失业率飙升至8年最高,应届毕业生最惨,多大24岁留学生诉苦!专家:下月降息

加拿大 昨天 15:11

失业潮爆发!加拿大160万人丢饭碗 制造业大裁员!特朗普“关税战”压垮这批人

加拿大 昨天 15:11

比尔·盖茨定下捐出全部万亿财富最后时间!称“仅留1%”给3娃,网友:留上百亿叫“仅仅”?

美国 昨天 15:10

“一切都结束了!”美驻加大使称:特朗普关于第51个州的言论“已经过去”

美国 昨天 15:10

每次婆婆来,她都莫名又拉又吐,一周后直接死亡?!揭露丈夫出轨,是她的死因...

国际 昨天 15:09

英58岁女子生完15胎又“冲刺”第16胎!医生警告子宫可能会裂,她:不听,爱生!

国际 昨天 15:09

  •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今日焦点

旗下公众号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

Copyright © 2012-2020 CACnews.c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