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新病变异株Omicron本月上旬在非洲南部(博茨瓦纳、南非)现踪并快速传播,引起各国恐慌。 今日,日本、德国、瑞士也纷纷爆出确诊病例,更糟糕的是,德国、苏格兰以及加拿大等多国病例并没有非洲旅游史,有专家估计Omicron可能已在社区传播。此外,中国国家卫健委指出,Omicron在南非首先发现和报导,不代表这个病毒是在南非演变形成的,变异株的发现地不一定是起源地。 日本发现首例Omicron感染者 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昨天日本刚决定从30日凌晨起禁止全世界外国人新规入境,结果今天就发现了首个奥密克戎“Omicron的感染者。 据日本媒体报道,感染者是一名30多岁的男性,11月28日从非洲的纳米比亚抵达东京的成田机场,国籍并未对外公布。落地后在机场进行检测时发现是阳性,不过还不确定是否感染的是“Omicron”变异毒株。后来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对样本基因进行了分析,今天(30日)确认感染的就是在南非发现的新变种毒株“Omicron”。和这名男子同行的还有两名家属,不过在机场检测时的结果呈阴性。 今天下午,日本松野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正式公布了这个消息,这也是日本发现的首例“Omicron”感染病例。 东京都知事小池表示,和这名感染者搭乘同一架飞机的共有70人,其中有40人都居住在东京都内,并正在家中隔离。会尽快将这些人转移到东京都准备的隔离酒店中。 据透露,其他乘客入境时的检测都是阴性,但为了防止“Omicron”发生感染扩大,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为了对应突如其来的新型变异病毒“Omicron”,日本盐野义制药准备研发专门针对该病毒的疫苗,而且已经开始对“Omicron”的病毒样本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认定“Omicron”为“最危险的毒株”,而且感染极有可能会波及到全世界范围。截止到11月30日,除了日本以外,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Omicron”变异毒株感染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港已经发现了3例“Omicron”毒株的病例。最新1例感染者是一名37岁男子,11月24日从尼日利亚抵达香港,全程都是无症状,29日样本基因分析结果确定感染的是“Omicron”毒株。该患者已经在尼日利亚接种完两剂新冠疫苗。 瑞士出现首名Omicron确诊 瑞典卫生部门当地时间周一公布,一名从南非回国人士感染Omicron,是全国首名确诊上述变种毒株人士。 卫生部门发声明指,由于欧洲多国陆续出现确诊Omicron病例,他们早已预料当地失守。当局强调,瑞典自上周五起已收紧非洲南部国家入境措施,正密切注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发布的建议。 在西班牙,马德里卫生部门周一亦证实,当地周日发现一名早前前往南非、中途停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51岁男子感染Omicron,是全国首宗病例。 德国发现首例Omicron社区传播 根据CNN报导,英国卫生官员指出,一名来自莱比锡的39岁确诊男子,基因定序结果出炉,确认感染Omicron病毒,而他也是德国首例没有非洲旅游史的确诊病患。 莱比锡卫生局长克劳斯多林(Regine Krause-D?ring)表示,这名确诊病患近期没有出国的纪录,也没有和任何从国外返回的人有过接触。这也是在德国发现的第4起Omicron病毒确诊病例,其余包含慕尼黑发现的2例,与黑森发现的1例。 英国累计11宗Omicron个案 英国当地时间周一录得8宗Omicron病例,其中6宗是在苏格兰出现,令全国感染该变种病毒的确诊患者累计增至11人。 与此同时,英国放宽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接种计划的合资格人士范围,容许所有18岁以上的人接种,以应对Omicron。 另一边厢,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称,在苏格兰出现感染Omicron的病例中,部分人近期并没有外游史,或接触其他从非洲南部国家回来人士。她估计Omicron可能已在社区传播,又指病例不太可能与本月较早前,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关,但亦并非不可能。 中国专家:Omicron未必起源南非 中疾控专家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南非首先发现和报道,但不代表这个病毒是在南非演变形成的,变异株的发现地不一定是起源地。 据中国网报道,26日,WHO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Omicron变异株。但11月29日晚,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号发布的关于Omicron的解答中也提到,Omicron在南非首先发现和报导,不代表这个病毒是在南非演变形成的,变异株的发现地不一定是起源地。 对于Omicron变异株出现的可能原因,中国国家卫健委推测三种可能情况: 一、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在体内经历较长时间的进化累积了大量突变,通过偶然机会传播; 二、某种动物群体感染新冠病毒,病毒在动物群体传播过程中发生适应性进化,突变速率高于人类,随后溢出传染到人类; 三、该变异株在新冠病毒基因组变异监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持续流行了很长时间,由于监测能力不足,其进化的中间代次病毒未能被及时发现。 中国国家卫健委表示,目前全球尚无Omicron变异株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数据。但Omicron同时具有前4个变异株Alpha、Beta、Gamma和Delta刺突蛋白的重要氨基酸突变位点,包括增强细胞受体亲和力和病毒复制能力的突变位点。 |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