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优质音乐才子」人设崩塌。 感情问题曝光后,竟只顾维护自己的形象。 你以为这是娱乐新闻? 这其实是一部新出的国产剧。
上线3天,这部剧的热度就跃居全网榜首。 7天播放量,已经冲破2亿。
杀出重围,靠的是亮眼的内容。 不少剧都是追着热点走。 但这部剧,却是被热点追着走。 它无缝衔接娱乐圈的热点话题,普通人的情感困境。 以悬疑氛围烘托出PUA的噩梦。 还神预言了因王力宏事件忽然出圈的「煤气灯效应」。
不少吃瓜网友惊叹: 「现实照进电视剧吗?」 「真的是紧跟时事了。」 「编剧是预言家吗?」
这部「预言剧」,其实初看海报,很容易误解为普通的甜宠剧。 但香玉在一口气追平后,却觉得满满惊喜。 故事贴近生活,节奏毫不拖沓。 越看越上头—— 《沉睡花园》
这是一部融合了爱情、悬疑、心理的国产剧。 元素多,却毫不紊乱。 因为剧情以单元剧的形式呈现。 每个单元集中讲述一个当代社会典型的情感问题。 话题性强,也极易引发共鸣。
男主林深(龚俊 饰),科班出身的心理咨询师。 就职于知名心理治疗机构。 有5年的心理咨询经验。 深谙心理学知识和催眠疗法。
同时也在高校做客座教授,宣讲应用心理学知识。 教学水准同样出类拔萃。 在忘记带讲义的情况下,也能凭借储备知识侃侃而谈。
女主肖潇(乔欣 饰),是一名情感博主。 原本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 只因在大学时期,有过广播站情感栏目主播的经历。 渐渐对爱情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毕业后,她选择自己创业,经营一个情感类公众号。 内容主要针对普通男女的感情难题。 偶尔也蹭热点写明星的情感八卦。 从校友群开始传播,慢慢积累了不少粉丝。
后来又与画手合作,增加了插画形式。 慢慢积攒了影响力。 会接到明星团队的合作请求,要她替明星写「洗白文」。 还会被恋综节目请去做观察嘉宾。
一个学院派,一个野路子。 不难想象,男女主一相遇,就是针尖对麦芒。 在一档同时被邀请的综艺节目上。 面对即将分手的情侣,两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肖潇表示,根据微表情可以看出两人还会旧情复燃。
但林深却说,那些所谓的微表情只是出于惯性。 并给出更多的例证说明这对情侣已经互相死心了。 还不忘嘲讽女主是在误人子弟。
初见时互相看不上眼,慢慢又日久生情。 相爱相杀,先虐后甜。 这不是甜宠剧的惯常套路吗? 乍一看,这又像是一部披着恋爱外皮的职业剧。
但实际上,这只是开局10分钟的剧情。 之后的情节,不仅没有急于发糖。 反而通过十分接地气的情感问题,处处彰显「反恋爱脑」的主题。 尤其是融合悬疑元素后,很多人都看出了现实的毛骨悚然。
剧中,男女主目睹了很多病态的情感关系。 比如,首单元的故事中,讲述了恋爱中疯狂的控制欲。 画手女孩遇到了一个很有耐心的暖男。 对方主动帮她维修手绘板,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一来二去,互生情愫。
恋爱之初,男孩对她呵护有加。 一日三餐,无微不至。 原生家庭不幸的她,久违地感受到了被捧在手心的甜蜜。
但好景不长,这段感情逐渐就变了味。 男孩展露出极强的占有欲。 不允许女友和其他男性聊天。 不允许她存其他异性的联系方式。 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看到她发消息时在笑,都会无端猜忌,暴跳如雷。
女孩提出分手,无异于火上浇油,进一步激怒了对方。 她的暖男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变态。 在她的手机里安装定位,在房间偷藏录音笔,随时随地监控她…… 还短信轰炸「你敢离开我,我们就同归于尽」。
而婚姻中的控制欲,也同样真实可怖。 妻子原本是一个大公关公司的经理,工作能力出众。 婚后,被丈夫要求辞职做全职太太。 她当时未觉不妥,欣然回归家庭。
但离开职场的她,并不幸福。 她感到失去了自我存在价值。 在家辛辛苦苦做家务,却被丈夫反问: 「你再累能比我上班还累吗?」
想接点兼职工作,也会被丈夫打压自信。 说她离开工作岗位太久了,没能力胜任。
强烈的爱与关心之下,是畸形的占有欲。 将伴侣看通过自己的所有物,切断对方与外界的联系。 实为比肉体折磨更残酷的精神操控。 这很难不使我们联想到北大女孩包丽自杀的案件。 当事人牟林翰对女友包丽进行了疯狂的精神操控。 一方面打压、摧毁她的自信心,让她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另一方面,切断她与外界的联系,不允许她和任何异性接触,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她想分手时,同样以死相逼,使其走投无路,选择服药自杀。
不对等的两性关系,在偶像和粉丝的问题上体现得更为极端。 剧中另一个故事,就紧贴时事,讲述一段男明星和素人女孩之间的恋情。 起初,男明星还是糊咖,他喜欢上了公司里的实习生。 对方也被他的才华吸引,两人就这样开启了一段甜甜的地下情。
但当男星渐渐跃升为顶流后,担心公众形象受损,便冷处理了这段感情。 直到同框照被曝出,纸包不住火了。 为了否认恋情,男明星团队买通告将女孩盖章为可怖的私生饭。 还利用饭圈力量、花钱买水军攻击女方。 买通营销号,有意带偏节奏。
而女孩说出相恋实情,却遭到严重的网暴。 人人都指责她蹭热度,想红想疯了。 父母也觉得她追星追得魔怔了。
外界的质疑声彻底淹没了她。 她的精神状态越发不稳定,无法直面过去的自己。 潜意识中逼迫自己忘记那段真实存在的恋爱经历。 自欺欺人地觉得,可能一切就是自己的「恋爱妄想」。
这些情节,一一与现实相互呼应。 但,把病态关系呈现出来,只是第一步。 《沉睡花园》真正的突破,在于更进一步。 它不仅没有将故事引向极端化,以死亡收场。 反而还试图反套路,反狗血。 以心理学理论和催眠方法为依据。 从当事另一方的想法,剖析问题的根源—— 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全感,深层原因来自内心的依恋问题。 「对他人的不信任,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控制欲男因过去被背叛的经历,留下心理创伤,导致他容易走极端。 而背信弃义的顶流男星,所作所为更多出于对自身地位的危机感。 「有多少伪造的偶像,眼见高楼起,宴宾客,最后楼塌了。」 他怕成为其中一个,而畏惧感又让他更深地失去自我。
这样的剧情发展,并非是在给男方洗白。 而是为了说明: 人心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神秘幽深的花园。 明丽的美景与晦暗的险境往往是相伴而生的。
正如最近因王力宏事件出圈的「煤气灯效应」。 这个词常常被简单化成「PUA」「冷暴力」,令人误把这一现象完全归咎于情感操纵者。 但《沉睡花园》用丰富的案例,给出了一种更全面的解读。 煤气灯效应,是由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不健康的关系。 情感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 被操纵者,为了能让关系继续,不惜自我怀疑,为操纵提供条件。 如同《煤气灯效应》一书中所写:「双方都有责任,这才是煤气灯操纵的本质。」 《沉睡花园》不去给任何当事人简单粗暴贴上标签。 而是带着充分的尊重和共情,去深入剖析双方的心理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 对观众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段感情失控时,也如同迷失于一片密林中。 唯有拨开迷雾,才能认清现实,及时止损,真正脱离情感关系的困境。 所以,上述几个故事直到结尾,依然「反套路」。 即使男方都有情可原,并且已经各自道歉。 但女孩都毅然选择离开了对方,开启了新的生活。
女主肖潇也在自己的情感公众号上,给他们的故事作了精彩的注脚。 对于被畸形的占有欲毁掉的爱情,她写道: 「信任不会自己生长,更不会成双。 猜忌,则是无孔不入的混蛋。 感情中的安全感,是从相信自己、相信对方开始的。」
对于偶像和粉丝的爱情,她写道: 「偶像不能,也不该利用自己的光环,从任何粉丝身上攫取情感利益。 当你在享受成名的红利时,也必须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 不要人在台前,把心落在暗处。」
「对粉丝来说,喜欢偶像,本质上是喜欢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 他们是前方灯塔,随行的航标,抑或是同行的伙伴。 但人生,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去掌舵。」
就这样,男女主结合自身经验,帮助这些遍体鳞伤的恋人摆脱了感情束缚。 在这个过程当中,感情自然发生了。 林深让肖潇看到,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专业知识过硬只是大前提。 尊重和共情无比重要,哪怕对方是人们眼中的「过错方」。 综合角度看待问题,才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此外,剧中也埋下一条暗线。 男主虽为心理学专家,但自己也有心理疾病,他还未能和过去的经历和解。 不难猜测,他的心结也需要依靠女主来解决。
这条感情线与其他故事相比,无疑是亲密关系的正面案例。 他们的爱情,是基于志同道合的职业理念。 也是基于互相治愈、共同成长的目的。 就像剧中所说—— 一段好的感情,是能为自身提供养分。 是两个人并肩同行。
这部剧娓娓道来都市男女的情爱故事,映照出幽深难测的人性。 也借此警示我们,在任何一段感情中都要擦亮双眼,关爱自身。 当陷入不健康的亲密关系时,及时止损。 当受到感情创伤时,务必求助专业人士。 而这些受过的伤,只会成为一段经历,而非枷锁。 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要如剧中所说—— 「愿我们都是,爱情里的勇者。」
|
健康 3 小时前
娱乐 3 小时前
美国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