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公安部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和高分专项先期攻关成果,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发现了多处罂粟种植区;在吉林、内蒙古等地发现了建国以来最大面积的大麻种植区;在中朝边界、新疆发现数十条非法越境通道。 我2013年初抵达中朝边境之三合口岸时,这里非法越境贩毒的情形已经得到了部分改观,破获的跨境贩毒案件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有逃北者经由这里非法越境,进入中国境内,并辗转东南亚诸国投往韩国。 这一次国家航天局披露的卫星数据,使得中朝边境长期以来存在的非法越境通道引发关注。上述卫星数据提供的另一个情况是: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毒品种植问题,这使得东北亚的毒品网络再次浮出水面,也符合当时对东北亚毒品形势的判断。 那段时间,出于对朝鲜核试验问题的担忧,有关朝鲜毒品的问题出现在公共舆论的视野。我决定亲自去一次延边,调查来自朝鲜的毒品问题,并以延边地区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报道,报道使用能够搜集到的更加具体的案例来还原整个朝鲜贩毒链条。没有实证案例的信息,即使已经有过报道,也不予在稿件中体现。 延边州以南的龙井市三合镇,一排低矮的建筑沿着图们江依次展开。镇子不大,人口以朝鲜族为主。小镇拥有邮局、边防派出所,以及疏疏落落的几家餐馆,街道整齐干净,一条主街从镇子中间穿过,从龙井市区搭车1个多小时,穿越镇子,即可到达位于边境的三合口岸。 图们江另一侧则是某国光秃秃的山脉。中国沿岸建起了一道铁丝网。进入3月,边境的图们江仍然处于冰封期。 这是个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的宁静小镇。关于三合镇,我后来在报道中提到了一些情况。我抵达江边是在2月下旬,小镇安静的叫人难以呼吸。三合镇的空气中混合着乡下雪地里特有的清爽感。如果我能够在这篇略显严肃的文章中更加自由的支配词句,我希望能用村上小说中的一个地方来形容:世界尽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是一片萧索之地,一切都被局限在整齐荒凉的又不无神秘的雪原里。 是的,这里是尽头。对岸就是朝鲜,一片未知区域。至少在走到图们江边的雪地中时,我能感受到那种已经抵达尽头的绝望。 真正引发我兴趣的是三合镇另一个戏谑性质的称呼——“全国冰毒批发市场”。 这个调侃的说法来自一个当地的司机。尽管这不足以证明什么,甚至可付于笑谈,但据我掌握的案例可以说明,这里一直是边境地区毒品走私者的乐园。 2007年6月17日,两名乘客在开山屯镇边检站附近的堵截中被查获携带冰毒900克,交待是从三合镇境外人员手中走私入境; 2007年10月23日,龙井市公安边防大队抽调警力在三合镇设卡拦截到一位名叫李岩的走私贩毒者,从三合镇走私了冰毒719克; 2008年延吉市公安局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1·08”毒品案,一名沈姓男子从2006年开始,即在三合镇从境外人员手中走私贩卖毒品; 2009年图们市公安局破获的一起贩毒案中,三合镇的崔某等3人在三合镇大苏6队附近边境线上,购买了500多克冰毒,并在当年10月末和11月初先后两次走私毒品,贩卖到黑龙江佳木斯…… 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毒品当然全部来自朝鲜。上述涉及到的越境地点仅是龙井市图们江之一段。 邻国毒品的入境地点除了上述的三合镇辖区边境一带,龙井市开山屯镇、和龙市崇善镇、和龙市南坪镇等边境地区也成为冰毒跨境走私的地段。 延边州与某国隔江相望,从东向西依次排开,其下辖的珲春市、图们市、龙井市、和龙市和安图县均与其有共同边界,边境线长522.5公里。界河图们江夏季江水很浅,冬季又有较长的冰冻期。 我接触到的一名边境地区的禁毒警察,他相当坦诚地讲述了延边近年的禁毒史,三合镇的名字也被不断提及。同样被提及的还有其他几个毒品入境地点。 这名禁毒警察年纪已经44岁了,从警20余年,在边境和毒贩打了多年交道,并曾参与抓捕过朝鲜毒贩。 在这里我仅就一些事实性的重要信息做些补充:朝鲜人贩毒的行为有的是国家性质。这个说法来自延边接受采访的警察。一名警察还说,他审讯过朝鲜的毒贩,这些信息是被抓获的毒贩透露的。这也印证了此前韩国媒体援引来自脱北者的讲述。此外,根据上述受访警察提供的信息,还曾有参与贩毒的朝鲜军人在延边境内被捕的事情发生。历史上曾发生一些朝鲜军人持枪非法进入境内的情况。 韩国对朝专门网站Daily NK还报道称,中国对朝鲜贩毒表示了不满,并要求朝鲜关闭一家参与制毒的制药厂,朝鲜部分接受了这一请求。这一说法没有得到中国方面的证实。不过,事实显然已经足够多了。 贩毒的步骤大体是在中朝边境地段的图们江上展开的。中国的手机信号覆盖了朝鲜的一部分地区,朝鲜毒贩在走私毒品之前,会通过电话和延边的毒贩约定时间地点。其中,手机和电话卡均由中国的毒贩提供,并负责替朝鲜毒贩充费。 约定的时间到来之后,朝鲜人会携带冰毒涉水或从冰面带过江来,交给中国或者韩国的贩毒人员,对方通过贩毒网络贩卖完毕,再约定时间将毒资分成给他们。当然,还有一些在江边当场就完成了交易。 早在七八年前,从朝鲜走私入境的冰毒极多。朝鲜的毒品因为纯度高,在吸食的过程中会上头,能让人飘飘欲仙,因此在吸毒者中颇为抢手。我并没有吸毒的经验,但据有禁毒经验的老警察的说法,来自中国南方的冰毒并没有达到这个功效。南方毒品1克能卖到1200元,而朝鲜毒品最低就可以卖到1500元。在21世纪初,朝鲜冰毒的进货价格1克仅为六七十块钱,如今已经一路飙涨。 也就是那时,毒品开始攻陷中国东北。此前毒品尽管已经渗透到了延边境内,但并未泛滥成灾。 延边也不是朝鲜毒品的终点,而是作为“毒品主要的走私通道、中转站、集散地和消费地”(新华社语),相当多的冰毒并未被警方截堵于边境一线。从警方破获的毒品案中寻觅链条可知,在这个贩毒链条的下方,冰毒进入青岛,并从青岛转运到韩国。毒品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繁荣一个地方的冰毒市场。 这里面披露了一个更加具体的信息,朝鲜的脱北者参与了中国境内的毒品贩卖活动。这说明朝鲜不仅仅只是上线的毒品制造者。 毒品引发的犯罪行为作为一种现象成为延边当地学者的研究对象。延边大学法学院的崔军勇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援引了一组数据,中国延边地区首府延吉市吸毒人员在不断增多:从1995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44人增长到2090人,10余年增长了近47倍。 2009年,延边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申昌协在接受采访时还介绍,延边由于地处边境,近几年毒品犯罪猖獗,延边州和龙市在押嫌犯有一半是因涉毒犯罪。 如果把这个问题扩及到吉林省,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吉林省在2009年上半年缴获的毒品总量超过6吨,升至全国第一。吉林的边境地区团伙走私贩毒加剧。这些走私团伙长期暂住在边境一线,与境外毒贩和境内毒贩勾结,将毒品走私入境后,部分供应当地毒品市场,大部分转运至周边国家、地区和省份。 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2011年做客人民网时公布的数据显示,东北地区滥用合成毒品的情况突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登记的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已占全部吸毒人员的72%以上。这就是朝鲜毒品问题带给东北的影响。进入2013年,目前还没有更新的数据说明上述问题。 本次卫星地图显示的内容,除了提到中朝非法越境通道的问题外,还说明了东北地区和内蒙古毒品形势的复杂性。 尽管中国从未就朝鲜毒品有过任何公开的表态,但根据我所掌握的材料可知,朝鲜毒品问题早已引发了高层的重视。只是即使在警方内部,谈论这个问题也显得过于隐晦。 比如我在延吉市公安局看到了一张展板,挂在禁毒大队的走廊上。这块展板试图宣扬一次禁毒战役的成果,但又不免遮遮掩掩。 展板上的信息是一封来自公安部禁毒局的贺电,称在2007年5月19日的一次行动中,延边州公安局破获了“4·09”跨国走私贩毒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缴获冰毒4050克,冰毒片13粒,毒资72万元,手枪1支及轿车9辆。在抓获境内主要毒贩后,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周旋,最终将朝鲜籍犯罪嫌疑人抓获。 在这块用于内部宣传的展板上,用词也显露出了谨慎的作风。这次缉毒行动被看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毒品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努力遏制××毒品入境,坚决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一次成功突破”。 尹卫东见证了延边的缉毒历史。他声称甚至能通过眼神分辨出吸毒者,还亲历过毒贩逃脱追捕的情形。 他的父亲是朝鲜咸镜北道人,尽管经常有朝鲜的亲戚过来探亲,对他来讲,对岸仍然保持着神秘。 我与尹卫东也谈到了朝鲜半岛的局势。他说一旦朝韩开打,他从情感上会支持朝鲜。但他也十分清楚,来自对岸的毒品,让延边的治安问题变得复杂。
|
加拿大 2 小时前
加拿大 3 小时前
社会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地产 3 小时前
温哥华 3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